美文网首页
美玉相赠,子罕却不以为宝

美玉相赠,子罕却不以为宝

作者: 蒲公英有约 | 来源:发表于2018-12-18 23:14 被阅读0次

在我国古代的时候,那个时候还没有发展的太高,所以能够用来当做宝物的东西,实在是不多的。而在古人的眼中,他们最认可,也是最喜欢的宝物,那就是一块品质极好的玉石了。因为玉石对于他们来说很是特殊,它能够彰显自己的品质,所以它也因此很受热捧。曾经有一位君主为了得到一块传说中的玉石,甚至愿意用自己的城邑和人民来交换,由此可见,高品质的玉石对于人们的吸引力是多么的大了!

在子罕生活的那个年代里,曾经有一个人,得到了一块玉石,想要把其送给他。他看到之后,却没有很高兴的收下,而是拒绝了。要知道,这完全是送给他的,根本不需要花一分钱,换做是其他人,那肯定是争着要的!可是他却没有收下,这就不由得让人疑惑了。我们都知道,如果是一块高品质的玉石,即便是放在了今天,那它的价值也是非常的高的,因为很多人愿意为买一块自己喜欢的玉石,而花费数额巨大的财富。在这种现象在古人眼中那也是一样的,玉同样是非常珍贵的。所以有人送玉,那简直是中了奖了。

送玉人看到他并没有接受这份礼物,还以为他是嫌弃这块玉的品质太低,配不上他的身份。也的确,毕竟想他这样身份的人,怎么会随便佩戴一块品质很低的玉石呢?那不是自己降低自己的身份吗?所以就急着说:您放心,这块玉我已经请玉石工人看过了,它的确是一块上等的玉石,也正是因为如此,我才拿来送给您的。

子罕听到他这么说,才知道他误解了自己的意思,于是就告诉他,自己并不是这个意思。原来在他看来,自己最引以为宝物的东西就是不贪,送玉人视之为宝物的东西就是他捧着的那块玉石。如果他收了那块玉石,那么自己就会失去最宝贵的,而送玉人也会失去他最宝贵的,所以他建议两人还是各自保护好自己的宝物吧。

相关文章

  • 美玉相赠,子罕却不以为宝

    在我国古代的时候,那个时候还没有发展的太高,所以能够用来当做宝物的东西,实在是不多的。而在古人的眼中,他们最认可,...

  • 以廉为宝

    春秋时期宋国的贤臣子罕是个以廉为宝的人,有人得了一块美玉,把它献给子罕,子罕不肯接受。子罕说:“我把不贪当作宝物,...

  • 每天一则文言文故事之以不贪为宝

    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

  • 左传 子罕弗受 — 敬佩

    宋人或得玉 献诸子罕 子罕弗受 献玉者曰 以示玉人 玉人以为宝也 故敢献之 子罕曰 我以不贪为宝 尔以玉为宝 若以...

  • 阅读分享|一起读经典——《论语》9.13∽9.14day115

    古人半部《论语》治天下 今人半部《论语》修自身 《子罕篇》——子罕第九 9.13 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

  • 恋爱笔记(3):对方一定有拒绝的权力

    宋人或得玉,献诸 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

  • 《念楼学短》学习录36

    原文 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

  • 子罕辞玉

    “喂喂喂,观众朋友们晚上好!这里是张大帅在前方现场为大家带来独家报道!” 宋国有个人得到一块美玉,献给子罕,子罕却...

  • 《论语》子罕篇有美玉于斯

    《论语》是一部由孔子的弟子以及再传弟子共同编撰而成的,也是儒家学派的经典代表著作,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

  • 子罕辞宝

    春秋时期,宋国有人在开凿石料时发现一块宝玉,请人鉴定是宝石,就抬到都城献给大臣子罕,子罕说如果给我,我们都失去了宝...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美玉相赠,子罕却不以为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ngrk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