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手写作就像发神经病,写长篇时的新手更是如此!
新手在一开始写时,往往不肯满意。可如果你写得多了,就会猛然增长许多自信出来。尤其当你写完一个长篇后,甚至会突然觉得似乎世界都是自己的!
可如果等再过两周,等你遍读高手的文字再回来看自己的文稿时,那时你才更会意识到自己的浅薄。这时,新手通常又会陷入到对自己新一轮的质疑。
所以,新手写作总像是发在神经,一会儿哭一会儿笑,一会儿自恋,一会儿又嫌弃不已!
要我说这都是平常,你肯定觉得我在发疯。可现实就是这样,没有经过磨砺怎样才能正确认识自我呢!
这其实是一个不断认识自己、提升自己的正常逻辑。反复地否定,又反复地写,作品在这往复循环中螺旋上升,终有达到预期的一天。
上月,我刚完成了《请叫我李英若》的三稿修改,记得当时经过了大量修改删减,最后的效果颇令人满意。可现如今时隔一月再看,我已经不再喜欢。于是第四稿已经启动,这次将是大变,把原来的第三人称视角变成第一人称视角,更加突出个人体验和对人生的思索。
这样修改后,大段的其他人物视角的情节将被舍弃。说实话,特别心疼。那可是我熬了多少个日月的辛苦成果,一字一字地累积,一字一字的雕琢!可没办法,为了整体的效果,不得不放弃小节。
经过了几次大量删减,我早已习惯了字数在十几万到几万字之间的剧烈波动,现在对于字数我已宠辱不惊,只要对整体效果好,没有什么不可以舍弃。
人称视角的转变也是一次新的尝试,成不成功我没有把握,在于全折腾!
我对作品原也没有寄予太多的要求,更不急于把它拿去怎样。写作本身就是我最大的目的,改来改去只为写就写到最好!
我从不贪多,只求写一个就把它写好。写得不好多了也只耗费心力。做个文字搬运工没有意义。只有在不断地修改中才能锻炼自己,提升文笔和对文学的理解,这才是我的目的。
比如,上一次修改时觉得文字已经很精炼,可这次之后还是进行了大幅度地删减。原来感觉尚好的文字,现在竟觉得拖沓,甚至发现了大量的废话。这样的地方只有一点:统统删!
当然,也有写得精妙之处,多次阅读竟也一点不需要改变。这时,我就不禁感叹:妙笔不常有,它只在偶得见!该写时写下,累计起来,才能成就一篇佳作。要不是随时写,神来之笔到哪里求?
可文章却不能只靠这偶得的神来之笔。因为长篇小说需要的文字繁多,工作量巨大,仅靠神来之笔不知得到何年何月才能完结了。
所以,还是勤奋最能解决问题。既然长篇的文字大多来自于勤耕笔辍,修改就是常态,折腾再所难免。
写作就在于不断折腾,折腾完情节折腾人物性格,折腾完故事折腾立意深刻,折腾完架构折腾文字感觉,总之一句话:等到没得折腾了才完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