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娥冤》是元代杂曲奠基人关汉卿的代表作,全称为《感天动地窦娥冤》,王国维于《宋元戏曲史》中评价:“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
溯其源头,《窦娥冤》 的题材起于《汉书 于定国传》和干宝《搜神记》中"东海孝妇”的故事。
而到了元代关汉卿这里,作者在继承的基础上又做了发展,他把对当时社会生活的观察揉杂到杂剧之中,极大了丰富了故事内容,并赋予了新的内涵。
在《汉书 于定国传》中,从清官于公的角度出发,叙述东海孝妇之事,这一版的感天动地是“三年大旱”。
根据记载,于公认为由于旧太守造成冤假错案,导致出现大旱,所以在新太守上任后极力要求为孝妇平反。
“后太守至,卜筮其故,于公曰:“孝妇不当死,前太守强断之,咎当在是乎?”于是太守杀牛自祭孝妇冢,因表其墓。天立大雨,岁孰。郡中以此大敬重于公。”
这就是正史中最早出现的“窦娥”形象。
到了晋代的干宝时期,真正从“孝妇”的角度出发,同时孝妇在此也出现了姓名,即为“周青”。《搜神记》版的“窦娥”又有所不同,《搜神记》版的感天动地是“血当逆流”。
长老传云:孝妇名周青,青将死,车载十丈竹竿,以悬五幡。立誓于众曰:“青若有罪,愿杀,血当顺下;青若枉死,血当逆流,”既行刑已,其血青黄,缘幡竹而上标,又缘幡而下云。
比较《搜神记》《窦娥冤》的故事发展情节,两者之间既存在相似 ,又有所差异。
关汉卿笔下的“窦娥”在死前许了三个愿望:血染白绫、天降大雪、大旱三年。
这里的高潮是整篇悲剧的集中体现,主题思想深刻,反映了作者鲜明的爱憎,这种超现实的夸张情节,运用了浪漫主义手法,作者在此寄托了为正义伸张,惩奸除恶的美好理想。
窦娥在死前高呼:“我不要半星热血红尘洒,都只在八尺旗枪素练悬。等他四下里皆瞧见,这就是咱苌弘化碧,望帝啼鹃。”
“这都是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
再如:“若果有一腔怨气喷如火,定要感的六出冰花滚似锦,免着我尸骸现;要什么素车白马,断送出古陌荒阡?”
通过窦娥血泪的控诉和不屈的斗争,引起人们对封建社会现存秩序与传统观念的怀疑,把窦娥悲剧的意义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无不让读者为之动容。
《感天动地窦娥冤》是中国古代悲剧成熟的标志,和中国古代悲剧的典范作品。
而窦娥的悲剧所在,原因之一是为时代社会的黑暗,劳动人民在残酷的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下,生活无比悲惨,高利贷的毒害、泼皮流氓的欺压、贪官污吏的毒刑和判决等等,都压榨着窦娥的生命。
原因之二,也在于窦娥内心信念和社会现实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她所遵循的孝道、贞节等伦理观念不能救她,恰恰相反,虽然这个社会要求女子恪守这些规矩,但最终将窦娥推向死亡的也正是这些,遭到社会的无情打压也是必然的结局。
在这双重矛盾的重压之下,窦娥终成为了悲剧主体。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