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论语》学做人

作者: 晓梅1125 | 来源:发表于2018-08-04 00:30 被阅读45次

       子曰:吾日三省吾身。我时常在入睡前想想一天之中的经历,将一幕幕过往在脑海中过一过,不是修炼自己,而是一向睡眠不好,找点事做,做着做着就成了习惯,这种自省的确受益良多,这么多年来,遇事冷静了,做事低调了,对自己的觉察让我越来越坦然面对很多之前的执念。当然,这只是生活中的一部分,于做人而言,这些远远不够,因为,学做人,真的是一辈子的功课。

       有位哲人说过:做人的极致是平淡。

  做人需要我们穷尽一生的时间来学。子曰:无友不如己者,不要看不起任何人,“不因其人废其言,不因其言废其人”。在我们成长的路上或是人生任何的时刻,都需要不断地去校正自己的律行,包容他人与自己的分歧、质疑,容许别人和自己不一样,让自已以善美的心姿融入到生活的舞台上,赢得社会、生活、他人的信赖。

  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从我们来到这个世上的那一刻起,我们就已经用纯净的心灵来感受父母的身传言教,耳染目濡种种关于人的行为。当然父母的教育是最好的榜样,是他们把做人的善良、宽容与对生活的爱,一点点的浸染了我们全部的身心;及至上了学,又得到老师们关于做人更深层次的教育,让我们读懂了做人的道理,处事的哲学。这一阶段对我们整个的人生都大有裨益,因为知识让我们有了做人的资本、和识别行为的能力,也让我们懂得了什么是人生,爱父母,爱自己的家人,爱身边的人们,坚守初心,才能将所学的道理融入平凡的生活中,这才是做人的根本。

  人生的目标与做人相互结合在一起才有了美好的希望。当我们参加了工作,真正走上了社会,耳闻目睹了人的全部生活本真。处人与立世其实并不简单,仅仅以自己一颗善良的心去温暖它人,其实也不尽然。因为美与丑共存,假与真并在,这时的做人真的很无奈,人的自私的一面,齐齐都会展露在你的面前。太多的时候不得不让我们为了生存左右逢迎而变得世故精练、圆滑,其实这才是做人生存中为了适应生活、社会的无奈之举,子曰:观过而知仁,不忘自省,时时体验,自然会不亦说乎。

  有时候,做人也让我们颇费思量,诚如哲人所言,做人的极致是平淡,但真正能做到这一点的又有几人,因着人的欲望、道德、修养、自身素质的不同,人也不尽相同,是为:人以群聚,物以类分,就很能代表这一点。

  《论语别裁》中,有很多做人的道理,而这些道理终究要在生活中体验和感悟,生活需要我们不断地去学会做人,但做人有时候却让我们在生活中永远也读不懂它。这就要我们一生都要学做人,并且仍是要做到善良与平淡才是最真。

相关文章

  • 跟《论语》学做人

    子曰:吾日三省吾身。我时常在入睡前想想一天之中的经历,将一幕幕过往在脑海中过一过,不是修炼自己,而是一向睡眠...

  • 跟《论语》学做人

    1.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每个...

  • 跟《论语》学做人

    一部《论语》说透了中国人的做人之道。所以,跟《论语》学做人。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出自《论语·里仁》...

  • 跟《论语》学做人

    以前听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满腹疑虑。如今读了几遍《论语》,信了。《论语》中汇集了太多的智慧:做人、处事...

  • 跟《论语》学做人,跟《史记》学做事。

    以史为鉴,可知兴替: 以人为鉴,可明得失。 中国人做人做事可以概括为两个字:道与术。 历史上有两位圣人,用两部作品...

  • 跟《论语》学做人,跟《史记》学做事

    1 跟《论语》学做人 1.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

  • 跟《论语》学做人,跟《史记》学做事(建议收藏)

    以史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 中国人做人做事可以概括为两个字:道与术。 历史上有两位圣人,用两部作品,...

  • 跟《论语》学做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以史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中国人做人做事可以概括为两个字:道与术。一部《论语》说透了中国人的做人之道...

  • 跟《论语》学做人: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以史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中国人做人做事可以概括为两个字:道与术。一部《论语》说透了中国人的做人之道...

  • 论语:读《论语》,学做人

    1、不迁怒,不贰过。 选自《论语·雍也》。从来不迁怒于别人,也不会重复犯同一错误。 2、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语...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跟《论语》学做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nrpv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