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八月份受到和菜头的文章《写作这件小事》鼓舞,拿起键盘敲打出第一篇公众号文章,期间基本保持了一周三篇的更新速度,到今天快满一年了,从彼时到今日,经过这一年的写作,以及最近听了北辰的写作课,我觉得现在正是回顾一下这段写作经历的好时候,回想这一年以来写作对于我的意义,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想明白
刚开始写的时候,总有些思绪和想法会如电光火石般突然闪现在脑中,但它们就好像线团中露出的一小截线头,一个翻身可能就不见了,我要做的就是小心翼翼地捏着这个线头,顺着它底下的走势,慢慢把线抽出来,再抽出来,然后用这跟抽出来的线编织成可以看的文字,完成这个过程,也就完成了和菜头所说的,经历了从无到有,经历了一件事情被创造的完整过程,而对我来说,这个过程是厘清思绪,想明白的过程。
刚开始这个过程大约需要3小时的组织,加工,编辑,不过这个过程似乎可以通过锻炼而缩短,经过这一年的写作,我似乎可以更精准地抓住思维的线头了。
第二阶段,真理解
我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听说了某个概念,觉得很新奇很有用,听完就觉得自己也懂了,等过了几天,再去回想这个概念究竟讲了些什么一二三,居然什么都想不起来了,比如李笑来常在一块听听上讲区块链的知识,听的时候觉得津津有味,天下我有,但几天后再回想区块链到底是个啥,却完全想不起来了,脑子里只有些零碎的词语,无法搭建起完整的认知体系。
这是因为听懂了看懂了,并不代表理解了,就好像高中时候背了很多数学公式,看老师解数学题时,也觉得轻松加愉快,但这都是幻觉,等自己上的时候,发现简直无从下手,那句话讲得好“道理懂了很多,却仍然过不好这一生”,套用在这里就是“公式背了很多,却仍然解不出数学题”,背后的原因就是缺乏实操,没有真正理解那些数学公式背后的含义,而要真正理解一件事情的背后逻辑,唯有通过阅读和写作,去走一遍作者当初走过的路,你才能理解,哦,原来这个概念是这个意思呀。
第三阶段,说清楚
无论第一阶段还是第二阶段,写作都是一种把思维碎片和片段固化的过程,它帮助厘清思路和逻辑关系,当想法和理解最终落在纸上后,为了保证自己看得下去总会呈现一种结构化和因果的关系,无论是起因经过结果,还是一二三,并且在成文的过程中,还会自动自觉的把某些啰嗦废话给精简掉---虽然到今天我的文章还是比较啰嗦,这就给转述天然带来了好处,我一直以来被人批评说话抓不住重点,一件事铺垫了半天,有关系没关系都讲一通,最后听的别人云山雾绕,干着急,等核心观点出来的时候,只说了一点就结束了,听众表示很不满意。
自从写作以后,这个毛病似乎得到改善了,无论是讲故事还是工作汇报,慢慢的可以几句话完成铺垫,就切入要点,这大概是写作时候的强制结构化带来的收益吧,因为想法和思维可以发散的存在于脑子里,但文章那样就没法看,同理,表达需要结构和逻辑。
以上三点就是这一年写作经历的三个过程,这三个过程代表了从思考,到收集理解,再到叙述表达的过程,而我表达的主要是自己的想法,虽然曾经有过一点妄念,想影响多少人,写出多少W+的文章,不过这一路走来,渐渐明白我也许做不到和菜头,北宸那样,但我还是可以去尝试准确抓住自己的想法,发现自己的兴趣,深挖下去,并把想法呈现出来,因为这才是写文章最初的初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