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因果录》
![](https://img.haomeiwen.com/i28741801/3797b34a31df1da6.jpeg)
辛公义,隋朝官员。
辛公义早年丧父,由母亲一人抚养并亲自教授他诗书典籍。辛公义以勤奋刻苦而著称,常被人叹为奇才,同辈的人都很仰慕他。隋灭陈后,辛公义因军功被任命为岷州刺史。
岷州当地有一种奇特风俗,假如一人患病,全家人都躲避他,甚至父子夫妻之间都不互相看护照料,毫无孝义之道可言。
因此患病的人大多死亡。辛公义见到后非常忧虑,于是派官员巡查各地,凡是患病的人都运来安置在官府的厅堂里。
夏天流行瘟病时,病人有时候多达几百人,厅内廊下全都住满了。辛公义却独自坐在里面,从早到晚就对着病人处理政务,而他的俸禄则全部用来为病者请医买药。
这些病人最终都痊愈了。
辛公义于是又叫来他们的亲属,教导他们说:“生死有命,和接触病人无关。过去你们抛弃他们,他们才会病死。现在我坐在他们中间,如果说传染,我哪能不死呢?
他们又怎么能痊愈?你们不要再迷信了!”此后,大家都争相效仿辛公义救助病人,没有亲属的病人,大家便留他在自己家里疗养。而岷州百姓也从此互相关爱,这种恶俗被完全革除,全境百姓都尊称辛公义为“慈母”。
辛公义后来调任牟州刺史,一到任就先到监狱亲自审问查验。十几天后,处理完遗留案件才回到大厅。如果有新案子没审完,被告必须监禁时,辛公义就住在办公地。有人劝他说:“这种事情自有规章制度,您又何必如此辛苦自己呢?”
辛公义回答说:“我作为刺史没有德行可以教导百姓,却让百姓拘禁在监狱,哪有把人关在监狱而自己心里还踏实的呢?”
结果,犯人们听了之后无不诚心服罪。甚至后来凡是想打官司的,父老乡亲们就相互劝告说:“这种小事,怎么忍心去辛苦刺史大人呢?”于是双方相互礼让一番后作罢。
当时山东一带连降大雨,四处受灾。辛公义所在的牟州境内,地形犬牙交错,却丝毫无损。牟州山中还出产黄铜,辛公义组织开采后献给朝廷,朝廷又派官员娄崱到辛公义那里祈祷求福,竟然听到空中有悠扬美妙的奏乐之声。
顺便说一句。
辛公义救助的病人是否传染我们并不知道,但可以肯定的是,大仁大义、大慈大悲、大善大勇,一定可以“传染”!以一己之力,不问吉凶、不问结果,带动全境百姓效仿,进而改变全境风貌,这不是仁心善行的“传染”是什么?
现实生活中,我们如果想改变现状、改变环境,我们又可以做些什么?如果我们看不惯一些人的恶,我们是否可以坚持住自己的善?如果我们看不惯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我们是否可以努力释放自己的热情?
如果我们看不惯社会的阴暗面,我们是否可以让自己保持光明、发光发热?如果我们早已习惯呼吁、指责、攻击别人甚至社会为什么一直没有改变,我们是否可以从真正地改变自己开始改变?
古人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说的不是去看别人如何改变世界,说的恰是我们每个人应当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从自己的起心动念、言行举止开始,改变自我的小环境,去“传染”更多人改变社会的大环境!
匹夫之责,从我做起。
我们怎样,世界就会怎样。
(史料选自《隋书·循吏·辛公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