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呀~
最近看了这两篇讲token经济的理解的文章:
如何设计一个通证经济体系?
TokenX.Group发起人赵大伟:研判Token经济系统的7个层面
尽管现在已经有不少大大们写过token economy的理解和看法,但看文章和实际写出来的理解度还是不同。区区在下不才,只能以个人笔记的形式倒逼思考。好吧,想法真的很浅薄,还是不脸地顺便来求各位多多拍砖 :D
首先看第一篇中王玮的观点:
通证应该具备3要素:“通”、“证”、“值”,才能够被认为是“可流通的凭证”。
“通”
即具备流通性,表现是“可使用、可转让、可兑换”。不能被流通的token不是好token。为啥呢?
区块链是价值网络,token作为传递中介,本身只有被流通才能够承担起价值转移的功能。
设想,如果一个token不能被流通,或者说流通的应用场景体量十分狭小,那这不就跟论坛积分类似了嘛。
但无论怎么说,论坛积分偶尔还能换点小特权。可见,流通场景会存在的,只是其流通应用场景体量的大小区别而已。且,流通面大,说明其被认可程度越高,则其流通程度更大,token价值实现螺旋式上升。
证
即可识别&防篡改。为什么也这个因素也要考虑在内呢?
先从线下场景来看好了,人民币的印钞都要研究防伪,那么,转移到线上场景,一个不涉及到银行系统的token发行方(马爸爸的支付宝不同),若不解决双花问题,则线上交易没办法愉快地玩耍。
毕竟,不能够证明唯一性的token,存在无限增发的可能性,那么物品无限贬值,交易跑不起来。
值
即价值,类似“货币”,作为价值载体,承载了物品使用权、法币兑换值、股权等多种权利。这是很常见的理解,故此处略提。
类似地,第二篇中的赵大伟也认为token应该“三权合一”:专属使用权+货币通用使用权+股权投射。
股权
三权中的前两个使用权很好理解,且前面探讨“通证值”的时候也包含这两个因素,故此处聊聊“三权”中的股权投射理解。
此处股权投射,是基于“发行token总量恒定”的前提下提出的。但,个人认为,对股权投射的理解不一定要总量恒定。
广义上对股权的理解,用户也是投资人只要这个用户持有一定数量的token的话。比如,币乎平台发展越好,KEY价越上扬,则用户作为平台参与者持有一定数量KEY,也相当于持有币乎股权。
股权还可以结合到具体应用场景去理解。如,币问白皮书中提出过“内容投资人”的概念,即一个人看到一篇文章不错,可以对这篇内容投入一定token作为本金,等待该文的后续收益发展,从而投资人也能够跟随这篇文章收益上涨而获得一定回报。
综合一下,无论是“通证值”还是“三权合一”,均离不开这样的共识:
token有价值且有成长性。
token成长性和项目发展挂钩。
项目发展和用户参与挂钩。
用户参与程度和激励机制挂钩。
但激励机制设计中,token增值和流通似乎存在一定悖论:
token增值是因为大家都看好这个“好股票”的成长空间。且这个“股票”发行总量一定,故大家宁愿持有不愿松手。
而token流通却又能够侧面证明这玩意儿具有价值,应用覆盖面广,大家看好。
一方持有一方松手,看起来矛盾但实际上两者间还是存在互通关系的,毕竟不同人的需求不同,从而选择在天平两端站的位置不同。
比特币就是很好的例子。
它总量固定,冠有“数字黄金”的名号,10年历史多少人唱空它就是死不掉,屯BTC“发家致富”似乎成为一个主流观点。
然而屯币也并不影响BTC的流通量,去coinmarket查查市值和流通量就能发现老大哥不愧是老大哥。第一宝座稳稳的。当然,比特币的流通场景嘛,大家都懂,大部分不可描述就是了。
小结一下,本篇从王玮和赵大伟对于token要素的理解入手,发现无论是通证值还是三权合一,均离不开“流通”&“增值”的两个基本要素。这两基本要素看似相悖,实则能够在不同层面上满足多元化需求,从而拉开应用层次。如此,想屯币的屯币,想交换的交换,丰富了项目中的参与角色,对该token生态发展起到一定助推作用。
我是山淮,区块链边学边写的思考型写手。
主要关注token设计+产品相关。
欢迎来撩,我们一起走在通往“财富自由之路”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