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收到了幼儿园老师的视频。
小朋友们在跟着老师学唱儿歌,新入园第六天,大部分的孩子都能跟着一起做着动作,大声唱着歌。
但一群活跃孩子中间,我的女儿却全程岿然不动,安静得格格不入,只有两只小手紧张得不停的互相搓着。
“啊,还是这么慢热啊。”
“还是这么融入不进去。”
“如果一直跟不上节奏,那以后要怎么办。”
就这么电光火石的10秒钟视频,焦虑的情绪早已在心中百转千回。
过去三年,不知有多少人对我说过
“没想到你女儿竟这么内向”
而作为一个敏感而内心尚不足够坚强的妈妈
我也无数次问自己究竟是孩子天性如此
还是真的是因为我的教养出了问题
甚至很多时候
我也会一边心疼理解女儿的情绪
一边暗暗艳羡那些别人家落落大方的孩子
她就是那种,一有人在
连滑滑梯都会感到压力的孩子
如果不是小女儿的出生,我也许早就自我怀疑,并自我否定了。
过去三年,我家大女儿的表现,实在不算得上符合传统主流家长期待的孩子模样。
她对环境总是敏感,在陌生环境很容易紧张。不管是去商场还是公园,她都一定会紧紧拉住我们的手,从来不用担心她会走丢。
她对人很容易焦虑,见到陌生人,更习惯的是躲在我们的身后。别人跟她说话,她也极少回应,以至于在很长时间,大家都说她是“高冷宝宝”。
她很少能跟其他孩子玩在一起。小区的滑滑梯,没人的时候,她可以玩的兴高采烈,可一旦有别的小朋友来了,她就会立马离开,哪怕那个小朋友她早就见过无数回。
她几乎不愿意跟人有任何的身体接触。别的小朋友最爱的手牵手,对她来说就像酷刑,如果遇上热情的孩子牵她的手,或者抱她,她就会满脸尴尬,身体僵硬。
在创办野兽国之初,还是新手妈妈的我怀揣的是做活动给自己孩子参加的梦想,可如今两年多下来,不管参加什么活动,我家大女儿却总是远远在旁边看着,很少 参与。
| 每次遛娃发朋友圈,总会有人问为什么能拍到这么人少的画面,那是因为我们家小朋友压根就不会往人多的地方凑
内向
本来是个很中性的词才对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内向慢热已经被上纲上线到是没有教养的程度了。
当小朋友因为害羞而不打招呼时,总会被说“没礼貌哦”,随之而来的,还有对妈妈没教好的不满。
内向,这个原本仅仅是和外向一样,用来形容性格特征的中性词语,到了当今社会,是越来越被贬义化。
有段时间,每次和大女儿出门,总是会被“焦虑”。
“这么害羞,怎么可能交到朋友。”
“这个胆小的性格,以后肯定会被人欺负吧。“
“这样下去,将来怎么能在社会上生存啊。”
也无数次被“良心建议”。
“你要多带她出去走走。”
“要跟其他小朋友多玩玩。”
“不要那么宠着她。”
我自然努力过。作为一个职业尚算自由的妈妈,我几乎每天都保持着带小朋友出门的习惯,各大公园、博物馆和商场,我们逛过了无数回,但越是出门出的多,我越是发现,小姑娘是真觉得一个人玩更自在。
我不是没有过迷思。但后来我想想自己,想到自己每次打开电脑要写文章时,最怕的也是有人站在我旁边,不管那人是不是在看我,我都觉得精神紧张,大脑一片空白,半天也写不出一个字。但一旦人走开,只剩我一个时,我的大脑就会自动连线,重新文思涌动。
如此,也就想通了。
既然自己明明知道独处的好处,也能体会到有人在旁的压力,那么又何必为了世俗的眼光,想当然的去强迫孩子去融入人多的环境呢?
顺应孩子的节奏
也许才是我们最应该做的事
事实上,孩子还是会变化的。
二胎后,为了让大女儿继续保有专享妈妈的时间,我给她报了早教。
虽然第一节课,她就像树熊一样,从头到尾都挂在了我身上,让产后40天的我,眼冒金星,差点喘不过气来。
虽然我们随后用了将近10节课的时间,才从树熊模式转变到牵手的模式,然后再用了快一年的时间,才开始主动跟着老师做动作。
但不得不说,她最终还是跟上了节奏。看见她从一个树熊模式,到在课堂上放飞自我,撒开我的手自主玩耍,以及能单独和老师聊天,我的内心竟然都是感动。
三岁左右的时候,小姑娘的社交能力慢慢开始呈现。在小区,会学着我们和别人打招呼,偶尔还能聊上一会。很多曾经说过她“怎么这么认生”的爷爷奶奶们,都会感慨“竟然变得那么多”。
遇上认识了三年的小朋友,也总算能接受别人牵手的热情。
但这过程中,我扪心自问,我真的有做过什么提高或帮助的事情么?好像也没有。我只不过是将焦虑和不安都放在了最心底,然后用最大的耐心,去等待她的成长,等待她建立起足够的安全感。而不是在她还没准备好的时候,就急迫的把她推出去,强迫她去做她还不习惯的事情。
有育儿大V说,在看了无数“如何让内向的孩子融入人群”的育儿书后,才发现所有的技巧都是虚张声势。很多时候,我们认为的内向、害羞,都不过是孩子在迎接新环境过程时,所作出的适应性准备。
也许,他们所用的时间会比其他孩子长得多,甚至等到长大时,都还是无法入群,但只要他们内心是放松的,平和的,那么终究会找到自己和这个世界相处的平衡。
就像前两天,幼儿园安排了孩子们玩波波池,我在视频中遍寻不到女儿的身影。然后,我们就聊了一下。
“你今天在幼儿园玩了波波池?”
“没有。”
“噢?”
“小朋友太多了,我玩了一下,就不玩了。”
“那你干嘛了呢?”
“我就在旁边看他们玩,给他们捡球。”
“那你开心么?”
“开心。”
是啊,开心就好。
即便当今社会早已是个外向型社会,但也并非每个孩子都必须站到C位才会开心,如果仅仅是为了让父母不再担心,就强求自己变成一个外向的人,也许才是孩子最悲哀的事情。
我不知道女儿还需要多久才能跟上老师的节奏,也不确定她什么时候才建立起足够的安全感,迈出第一步,但又有什么关系呢?
这就是她的人生节奏啊,而我能做的不过是耐心,再耐心,然后静待花开。
你有遇过内向的孩子么
或者你有什么好的心得么
欢迎在文末留言交流
爱你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