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的自控力,是拥有着权利,而不滥用。
近日,一则新闻引起了大家的热议:12岁女孩公交车被尾随强奸,后被警方通报揭穿真相。受害人与网友为男女朋友,多次发生性关系而怀孕,因怕责骂而编造谎言。
真相大白,各路人纷纷感慨自己玩泥巴的12岁。但其中透露的缺失的家庭教育更发人深思。
12岁,也是情窦初开的年纪,初尝禁果依然太早,而家长的教育简直微乎其微。是啊,又一个谈性色变的主题,但慢脾气想说的是,家长与孩子好好沟通到底有多难。
这在警方通报中表现的淋漓尽致。
警方查明:“11月,小雯被父母发现怀孕后,因害怕责骂而隐瞒了真相,编造“在公交车上遭遇诱骗后被强奸”的谎言,随后由其母亲陪同到公安机关报案。”并且“报案后,小雯将相关情况告知白某成(网友),白遂从长沙逃至山东青岛,直至被抓获归案。
事件中的小女孩,怀孕后并没有告知家长真相,而仅仅认为“害怕遭到责骂”,且自动站队“网友”,并没有深刻意识到自己遭受的伤害。
这个母亲知道是谎言且女儿与网友如此“感情深厚”之后,会是怎样的感想啊。
诚然,性教育不可缺失,但最关键的,还是父母与子女的沟通能力不缺失。
我们总习惯于利用家长的权利“发号施令”,打着为你好的旗号,掌握着话语权,便可以“随便”把自己的想法混杂着各式各样的情绪”一股脑倒给孩子,却忽视着孩子的承受力和感受。
然后,子女成年后,又会不由自主的重复着新一轮的权利与忽视。
同事小凡是个口碑很好的男孩,可是亲子关系很差。后来的谈话中,他说从小就不知怎样与父母交流,他的家教甚严,家里注重礼仪规矩,过节要说漂亮的场面话,稍有不慎就被指责,甚至打电话多说两句“多余的含含混混的语句”也会被奚落。久而久之,小凡发现说话之前都会胆战心惊,也慢慢变的自卑,不敢表达自己真实的感受。
其实不难看出,他的小心翼翼的处事方式,患得患失的性格,使他特别害怕失去与“得罪别人”。即使成年后不喜参与朋友间的聚会,也会为了“顾及别人感受”而勉强参与。久而久之也就成为了朋友口中的“好脾气”与“老好人”。
心理学家苏珊·福沃德博士在著作《中毒的父母》中提到:小孩是不会区分事实和笑话的,他们会相信父母说的话,并将其变为自己的观念。
没有好好说话对待的孩子,遇到需要帮助的时候,第一时间是会逃避的。在他们的心里,已经知道诉之于口会得到怎样的后果,自责而又维护自己自尊的心态导致他们宁愿将保密放在第一位。这种状态下,反而与处于同一境地的人(如上述案件的网友)成为“盟友”,也更加会忽视自己收到的伤害,从而很可能形成二次伤害。
尊重孩子,把他们当成熟的人一般看待。好好沟通,聆听孩子的声音。或许更能了解他们,从而更好地保护他们。
本文为慢脾气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