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论语》里的这句金句,让你看透“利”字背后的纷争与怨恨!

《论语》里的这句金句,让你看透“利”字背后的纷争与怨恨!

作者: 尘若渝 | 来源:发表于2024-04-05 08:30 被阅读0次

今天,我们要探讨的是《论语》中的一句经典名言:“放于利而行,多怨。”这句话看似简短,却蕴含了深刻的道理,揭示了人性在利益面前的微妙变化和社会现象中的普遍规律。

在解读之前,我们不妨先来看看钱穆先生、朱熹等大师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钱穆先生在《论语新解》中指出,“放”字可理解为依循、放任,而整句话的意思是,如果一个人总是以利益为行动的出发点,那么他必然会招致许多怨恨。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也有类似的解读,他认为这是孔子在告诫我们,不可因小利而忘大义,否则将自招其祸。

现在,让我们结合这些解读,深入探讨这句话背后的意义。

一、利益驱动下的行为,为何会招致怨恨?

在当今社会,我们不难发现,“利益”二字似乎是驱动许多人行动的最大动力。然而,孔子却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提醒我们,过分追求利益往往会带来不必要的怨恨。这是为何呢?

损害他人利益:当一个人以自我利益为中心时,很容易忽视甚至损害他人的利益。这种行为自然会引起他人的不满和怨恨。

破坏社会关系:利益纷争往往会破坏原本和谐的社会关系。亲人、朋友、同事之间,一旦涉及利益问题,很可能会反目成仇。

违背道义原则:孔子一贯强调“义”的重要性。当个人行为违背社会公认的道义原则时,不仅会招致他人的怨恨,还会使自己内心不安。

二、如何正确看待“利”与“义”的关系?

既然过分追求利益会带来诸多问题,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看待“利”与“义”的关系呢?

明确义利之分:我们首先要明确,利益并非生活的全部。在追求利益的同时,我们不能忽视道义、责任和良知。

坚持道义为先:在面对利益诱惑时,我们应时刻牢记道义原则,并以此为行动指南。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正确的价值观。

追求长远利益:短暂的眼前利益往往会让我们陷入更大的困境。因此,我们应学会从长远的角度看待问题,追求那些能够带来持久幸福和满足感的利益。

三、如何将这一智慧应用于现代生活?

孔子的这句名言虽然诞生于古代,但其蕴含的智慧却对我们今天的生活仍具有指导意义。以下是几点建议,帮助我们在实际生活中践行这一智慧:

职场中的智慧选择:在职场中,我们经常会面临各种利益诱惑。此时,我们应学会权衡利弊,以道义为准绳,做出符合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的选择。

家庭关系的维护:在家庭中,利益纷争也是导致矛盾激化的重要原因之一。我们应该更加注重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沟通和相互理解,以包容和爱心化解利益纷争带来的怨恨。

个人修养的提升:通过不断学习和自我反省,我们可以提升个人的道德修养和境界。当我们内心充满正能量时,自然能够抵御外界利益诱惑的侵蚀,从而避免陷入不必要的怨恨和纷争之中。

总结:孔子的“放于利而行,多怨”这句话,不仅是对个人行为的深刻警醒,也是对整个社会现象的精辟剖析。在追求利益的道路上,我们不妨放慢脚步,多思考一下“义”与“利”的关系,这样或许能够让我们走得更加稳健和长远。

相关文章

  • 2020.1.25日精进

    见 金句总结 ​心存怨恨就是让你讨厌的人,免费住进你的脑袋里。而我不是那种慷慨的人会让人白住。 生命就是等待正确的...

  • 五绝.因与果

    花繁蝶起舞,叶密鸟相呼。 利聚纷争起,财疏怨恨无。

  • 教育与信息技术使用的新思考

    《论语•卫灵公》里有一句话“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句话影响了中国甚至亚洲很多国家。这句话的意思是工匠想要使他...

  • 《论语》学习第188天,9.1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弘毅乐学书院之学妹读经 一字一句读《论语》,第188天 原文阅读: 9.1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译文讲解: 孔子...

  • 金包谷,有力的表达方式

    1.1什么是金句 是能触动你的内心,激励你让你有所启发的话,只有你认同了这句话后,你才能影响别人。 1.1金句的构...

  • 如何提高读书效率?献上六大“利器”

    文/非是藉秋风 说起“利器”,《论语》里有这么一句: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理解这句话,需要把握两点: 1...

  • 决定行动了,再接着学下去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是论语的第一句,第一句要学好,才可以学习论语这本书。或者说,论语中一般的内容都在这句话里,...

  • 每天读论语-78

    读论语-78 原文(4-12): 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译文: 根据自己的私利去做事,很产生很多怨恨。 小...

  • 《论语》金句

    1、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2有子曰:“其为人也...

  • 《论语》金句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 有杀身以成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里的这句金句,让你看透“利”字背后的纷争与怨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nvwt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