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我们仨》

作者: hhy素言 | 来源:发表于2019-01-28 11:28 被阅读10次

    《我们仨》是杨绛先生在92岁高龄时,一个人追忆“我们三”而著的一本书。

    曾经,在朋友家曾见过此书,当时也曾大体翻阅着读过一点,也许因年龄还小也许因环境干扰,那时的我竟觉得晦涩难懂;而今得此书再读,便再没有当年的无知,这不就是朴实的点滴生活吗?朴实中流露着伟大的爱与感动。不由得感叹:小时候读着晦涩的,长大后却变成了生活!

    我用了约莫三天的下午和晚上看完了《我们仨》,我看书慢,没有别人一目十行的本领,所以,这对我来说算是快的了吧!除过 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和《人生》,我已很久没有这样如饥似渴的爱一部书了。三个富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人组成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家,三个人在一起的相伴相持,生活的点点滴滴,读来眼前都呈现生动的画面感,心里是暖暖的感觉。

                                           “我们俩老了”

    老了,老了,梦境也变得更近黄昏。当杨绛先生埋怨梦中的锺书时,他并不为梦中的自己辩护,反而安慰她道:那是老人的梦,他也常做。

    读者这儿时,仿佛看到了两个老态龙钟的老人那深情而又朴实的眼神。好的家庭关系必有好的夫妻关系,这点,我深信不疑。

    之前在上心理课上,老师曾问过一个问题:失去父或母,失去配偶,失去孩子,哪一个会对你的刺激更大?当时的我们,赞同父母的有近一半(而我也是其一),赞同孩子的也有近一半,赞同配偶的所剩无几。当时老师笑了,说答案应是配偶,老师也给了解释,说服力很高,我将信将疑,而今的我,却深信不疑。原因在此就不做解释了。

    好的爱情莫过于相知。钱锺书和杨绛是一类人,他们热爱文学,热爱生活,他们是天生的创作者,两人一见倾心,在漫长的岁月里总有聊不完的话题。

    我向往的也莫过于此,并非要两人都是大文豪亦或科学家,只要兴致相投,三观相合,追求相依就好。简单朴实快乐有爱就好,就如杨绛先生所言:我与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

                                                  “我们仨失散了”

    走上古驿道,然后在古驿道上的相聚相失。

    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莫过于那杨柳的四季变化和老人的那一步又一步。“堤上的杨柳开始黄落,渐渐地落成一棵棵秃柳。我每天在驿道上一脚一脚走,带着自己的影子,踏着落叶。”“我疑疑惑惑地在古驿道上一脚一脚走。柳树一年四季变化最勤。秋风一吹,柳叶就开始黄落,随着一阵一阵风,落下一批又一批叶子…我在古驿道上,一脚一脚的,走了一年多。”“我抚摸着一步步走过的驿道,一路上都是离情”

    这部分带着浓浓的感伤与凄婉,但丝毫不影响我们从中读到的浓浓的情味。于患难中见真情,一家人的相依相扶与相牵相挂正是我眼中所呈现的《我们仨》。

                                             “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

    “三里河寓所,曾是我的家,因为有我们仨”

    这句话虽简短,能蕴含的情却不简短。有家人的地方便是家。常年在外的人常说想家,其实他们想念的是由家人构成的那份温馨。小时候,我们围着父母过年,有爸妈的地方就是家;长大后,父母围着我们过年,孩子在哪儿哪就是家。家可能在不断的变迁,但不变的是家里的人。我家这是由三人组成,居住的地方变了三次,始终不变的还是我和爸妈。这就是我眼中的“我们仨”。

    ““我们仨”其实是最平凡不过的。谁家没有夫妻子女呢?至少有夫妻二人,添上子女,就成了我们三个或四个五个不等。只不过各家各样儿罢了。”

    我见过大大小小各种各样的家,最基本的生活组成无非都是柴米油盐酱醋茶。只不过有的伴着不断地争争吵吵,有的伴着不断地嘻嘻哈哈;有的在幸福中度过,有的在将就中过活……像杨绛先生家这样朴素,三个人这样单纯,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的家庭我见得着实较少。而我所向往的“我们仨”无过于此。

    “我想,一个人的出处去就,是一辈子的大事,当由自己抉择,我只能陈说我的道理,不该干预”

    这是我眼中一个家庭最不可或缺的东西,便是尊重不强求求同。包括钱媛后来对爸妈说“我不结婚了,我陪着爸爸和妈妈”的时候,杨绛父母也尊重孩子的意见,不勉强。看到这的时候,我不免想到自己,同样的三口之家,我也同样有着和阿媛一样的想法,很难相信我的爸妈是否也能十足的尊重我的意见呢!那就交给时间去定夺吧!

                                                 我眼中的“我们仨”

    书中的故事都是杨绛先生追忆的三个人在一起时的点点滴滴,很朴素,也很令人感动,里面有几个细节的生活片段都能让我脸上带着笑眼里噙着泪的去读。

    当看到“阿媛长大了,会照顾我,像姐姐;会陪我,像妹妹;会管我,像妈妈”的时候,我真的感到自愧不如,我也是我们家的“阿渊”,可我做的却远远不够,为营造出我眼中的“我们仨”我会更努力的。

    这个片段也让我想起了之前在董卿主持的《朗读者》,那一期的朗读者是马伊琍,我很喜欢的一个上海演员,她朗读的便是《我们仨》中的这个片段。

    她当初讲的几句话,我至今印象还蛮深:“对于一个女孩来说,如果有一个非常非常爱她的父亲,这个女孩会活得非常有底气;如果有一个非常非常爱她的妈妈,这个女孩会懂得自尊自重也会懂得爱自己”。

    我的这个家可能没有《我们仨》中的那样,都有着深厚文化底蕴与文化熏陶,有着令人向往的安宁与朴素。但我也足够幸运,有着非常非常爱我的爸爸妈妈,让我活的有底气,懂得自尊自重爱自己,以后的“我们仨”也会向着《我们仨》出发!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眼中的《我们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nxaj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