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在X的酒店见到她,说实话,二十多年没见,第一眼有些失望。当年及腰长发已经剪成了齐耳短发,当年窈窕的身姿也变得臃肿不堪。那个在繁华城区做酒店大堂经理的美女,变成了眼前这个普通普通的中年妇女。
任何一对相隔二十多年没见的女友,再见彼此都会有凤凰变母鸡的感觉。估计她对我的印象也好不到哪里去。
我们一开口并没有寒暄,三言两语说完彼此的经历,然后就开始说正事。是我喜欢的风格。
说到她的工作时,她眼里的光才慢慢的散发出来。她讲得细致又翔实,该用数据说话的时候用数据、该举例子的时候举例子。遇到可能我不懂的专业词汇,还要问我需不需要解释。
这个时候我才明白,她在行业内真是深耕了二十多年,她对得起业内对她的评价。
我敬以X为代表的在自己的岗位上认真工作的三八们,她们用专业诠释了自己的价值!
K曾经是我的同事,中学跟我侄女同学,因此跟着侄女喊我三姑。以前在我眼里,她是个浑浑沌沌的吃货。一本院校法律专业毕业,就窝在报社做个很不起眼的编辑。当时报社采编部门只有她一个法律专业的毕业生,她的编辑岗位需要用到的知识,高中毕业足够。
突然有一天,她微信里约我吃饭,然后宣布她辞职了,准备去一家律师事务所。
原来,这些年她并没有像我看到的那样浑沌。处在没落的传统媒体中,她一直在思考自己未来的出路。利用工作和带娃的空余时间她通过了律师资格考试,这次时机成熟就做了这个决定。
当律师后,我们再约饭时,她身上的浑沌气消散了,昂扬的脸上已经有些意气风发的意味。在她的朋友圈里,能看到开始一份新工作的艰难,立案、取证、开庭,关关难过关关过,每过一关后,她都有显而易见的成长,也有着过关后的成就感带来的喜悦。
我敬以K为代表的能够跳出舒适圈的三八们,她们用勇气为未来的自己提供了另一种可能!
C是比K更早辞职的同事,她在报社只呆了一年,辞职的时间大概是七八年前。印象中是个白净温和的女孩子,在报社广告部工作。广告部是报社离文字最远的部门之一。听说她辞职后以写文为生,我真替她捏把汗。她的家庭经济条件不如K,那时候网络没有也现在发达,投稿渠道还是纸媒为主。纸媒的稿费低得一篇稿子还不够买杯奶茶的,怎么为生呢?
现实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艰难。不久就看到她频繁在朋友圈晒稿费单,一叠叠的,养活自己肯定不成问题。
再后来,她进入了网文写作,成了签约作家,作品上了推荐榜,一年的所得税超过了我的工资收入。
她说,网文每天更新特别辛苦。几年来她最大的感悟是坚持最重要,很多文友写了一本书没看到收益就放弃了。她已经写了六本书,每天更新五千字。有她的陪伴和榜样,儿子也爱看书,爱学习。
我问她网文作者的理想是不是作品被编剧看上?她说不是啦,理想是月入百万。
我敬以c为代表手持坚持之矛的三八们,她们用坚韧不拔的毅力为自己开疆辟土!
一袭白衣的R袅袅娜娜地穿过马路向我走来,停在路边跟我说话。依然轻声细语、依然春风拂面。退休好几年了,脸上只是多了几丝浅浅的细纹,神情中更少了一份因工作压力而带来的拘谨。
我一直当R是女神一般的存在,每次见到她都要盯着看不撒眼。有幸同一个部门共事过一年,总是想学她说话走路的样子,自然是东施效颦啦。
虽说是个文字工作者,R的朋友圈更新很少。偶尔会发一些自己写的文字,一些和朋友出游的照片。最近一次在朋友圈见到她,是跟朋友在青海湖边骑行。轻柔的笑容、柔软的身姿,看不出年龄 。
我敬以R为代表的美丽的三八们,她们告诉我衰老也没有那么可怕,人生四季都有风景!
我还要敬一敬以我为代表的我周围的三八们,为我们一直都在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为我们每一次被拉回原地还要再一次逆流而上的选择,为我们的每一次争吵,和每一次妥协。
最后,我要敬一敬我的读者们,写作于我来说是预防老年痴呆的工具,在这个繁忙的时代,在这个写作者比阅读者多的时代,感谢你们愿意听我絮絮叨叨。
这世界这么多人,多幸运我有个我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