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众的认知中,18岁读大学,25岁研究生毕业,26岁结婚生子,28岁工作晋升或博士毕业,30岁有房有车,工作稳定,婚姻幸福美满就是当代青年关键10年“最优”发展时间线。大部分青年人都在按照这个节奏发展,向着这个目标努力。
反观自己的这10年,比别人慢了好多,研究生毕业的时候自己一直想着先把主要精力放在工作上和个人发展上,暂时不考虑结婚,也没有精力找对象,对于别人的介绍总是推三阻四,直到现在婚姻大事搁置不前。工作上因为最初想着回老家发展,放弃了在外地发展的机会,错失了年轻人的最佳奋斗良机,一味追求稳定和离家近,和同学之间的差距也越来越大。
有一段时间自己明显变得有些自卑,不太愿意和大家联系,与同学们比比感觉自己就像是个逃兵,在最应该奋斗的年纪,选择了逃离北上广到家乡追求一份稳定。渐渐的,自己都有些瞧不上自己,感觉当初的选择是多么的愚蠢。
直到有一次,看到一个年轻人的演讲视频,他向所有的观众讲述着每个人的生活都有每个人的节奏,有的人20岁成家立业,有的30岁事业有成婚姻幸福,有的35岁一事无成,不要去跟别人比较,不要去否定自己,只是节奏比别人慢些,又不是犯了什么滔天大罪。
昨晚和同学聊天,聊到一个同门师姐,博士在读已经8年,到现在还没有毕业,当年她是因为厌倦一线城市体制内的稳定工作,选择辞职全日制读博士。还记得刚入学的时候,她的皮肤白皙红润,虽然比我们年长4-5岁,但是看着比我们的状态好很多,真的令人羡慕,我们当时都很诧异,那么好的工作为什么要辞职,待遇又好又轻松。她微笑着跟我们说就是觉得太稳定了,没什么挑战性,为了自己的梦想,所以辞职读博士,她怀揣着读博的梦想到工作室开始她的新生活。当时的我们都替她捏了一把汗,内心很忐忑,不知道她得读几年才能顺利毕业呀!因为我们入校时候的2个博士师姐读了5年才顺利毕业的。
还记得2023年初自己在工作中变得迷茫,有读博的想法时联系了那个博士师姐,记得当时师姐跟我说,如果有坚强的经济后盾,有家人的无条件支持的话,不是为了找到更好的工作,可以读个博士完成自己的学历梦想。读的话选择在职读,不建议辞职全日制读博,压力和风险太大了,因为现在读博的科研压力很大,很内卷。如果是为了换工作找好工作而读全日制博士的话就不建议读了,因为年龄上已经和现在的小孩比没有优势了,而且高校是对入职的博士年龄有限制的,好学校基本都要求有海外留学经历。还有个更现实的问题是自己是个女孩子,如果自己不是个不婚主义者的话,当务之急是先找对象成家结婚生子,不能再晚了,女孩子的青春很短暂的,错过了后悔一辈子。如果问她选择读博后不后悔,记得她说不后悔是假的,实在没想到这么难,这么有挑战性。她说这几年明显感觉自己的身体和精力大不如前了,而且已经有些力不从心了,读博也打消了她的自信心,有段时间她都开始怀疑自己了。还有就是读博的经济压力也很大,她读博期间,不仅花光了自己以前的存款,还需要家里给与很大的支持才度过的,幸好父母这几年在精神上和经济上给了最大的支持,现在也没有时间和心思谈恋爱找对象,也错过了最佳的生育年龄。从她的话语中,其实明显能感受到她的遗憾、后悔和无奈等情绪。
当时也是认真听取了这个博士师姐和另一个博士师姐的劝说,放弃了辞职读博的念头。当时师姐说她又申请了2023年度毕业答辩,当时我还很开心师姐终于要毕业了,真心替她高兴。结果,昨晚听前几天回校的同学说,那个博士师姐还没有毕业,说因为缺乏一篇论文还没有达到毕业要求。当时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真的感觉好难过,心想师姐的压力得有多大呀,这么久了还无法毕业。如果内心不够强大的话,估计早都抑郁了吧!
和同学还提到的另一个博士师姐,90年的副教授好几年了,还有个93年的师弟都副研究员了,再看看上面提到的博士师姐比他们年长好几岁还没有毕业,真的差距还是很大的。但是,那个没毕业的博士师姐她只是在学术上没有他们出色,她也尽自己的努力了,不应该被世界辜负,不应该被世俗的眼光所定义为失败者。她是比别人走的慢,但是也在一直努力向好的方向发展,不应该被随意定义,也应该向阳而生,朝着自己的目标继续努力。
我们要不害怕比别人“慢”,乌龟赛跑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兔子虽然跑的很快,但最后率先到达终点的却是乌龟。大家不能只比较眼前,人生说长不长,但也有大几十年。有些人选择平凡,有些人早早声名鹊起,混得风生水起,在自己的圈子里有名有利。对于平凡者或许这平凡也不是他自己选择的,而是能力有限,确实折腾不出什么成就,但是,至少我们知道他也努力过,也付出了,没有选择自暴自弃,只是没有得到好的结果而已,那也无可厚非,毕竟我们也要学会接纳自己的平凡与普通。
总要有人去做平凡的事和普通的工作,只要我们心平气和,慢下来思考积极行动,既不要心比天高也不要妄自菲薄就好。慢是一种生活态度,在当下快节奏的生活和发展中,大部分人渴望尽快成名得利,尽快成为别人眼中的成功人士,但成名后忘记了初心,忘记了为什么出发,从而失去了本我和自我。
较之很多人,我是一个失败者,三十大几,没有婚姻家庭,工作平庸,长相平庸,但是在父母眼中,我依然是他们的骄傲,是他们培养的花朵。无论何时,父母都是孩子坚强的后盾,当全世界抛弃一个人的时候,希望所有的家人都不要抛弃他,因为你们或许就是孩子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是他们身后最大的力量,即便你们作为家人给不了孩子物质和经济支持,但也要给孩子最大的精神支持,不要让孩子们感觉到被所有人抛弃了,尤其是被家人抛弃了,那样的话,他们的心将彻底凉凉,会走向两个极端,一种是往好的方向发展,内心强大者会努力奋斗给所有人看,一种是往不好的方向发展,内心脆弱者会走向一条不归路,放弃自我。
让我们时刻保持钝感力,如果你快不起来,那就接受“慢”,慢也是一种鲜明的人生态度,慢的人生也值得鼓励肯定,接纳“慢”不丢脸,做自己的光,向阳而生,成为自己的光,追着光,成为光,终有一天会走到终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