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小就喜欢写作,但也只能停留在喜欢上。
小学时,大姐夫到城里给我买了几本作文书,成了我唯一的课外读物,那真是爱不释手啊,翻到烂。直到现在仍记于心,感恩我的姐夫。我有两个姐姐,自然也有两个姐夫,从小到大,他俩给过我无数多的疼爱。
小学六年级毕业时,写了一篇文,题目忘记了,大概意思就是告别啊不舍之类的吧,校领导把它贴到了操场边的黑板报上,当时觉得很光荣啊,几乎全村人都知道。
上初中时,有幸到了县城。第一单元测验一不小心考了92.5分,全班第一名,被同学们推选为班上的学习委员。刚从乡下进城,说实话,心里很忐忑,生怕身上的“土”味遭到同学们的嫌弃啥的,处处很是小心,也觉得父母供我进城读个书不容易,所以,只敢埋头学习。
不想到,班上的同学和老师都很友好,对我都特别好,现在想起来,还有丝丝暖流。有个汤女同学,因为她嫂子也是我们村的,她把我的名字讲给了她嫂子听,说我是语文学得特别好特别好的一个女孩,她嫂子一听,竟然记得我发在学校黑板报上的那篇文章,表扬我写得特别好,文笔很优美。这才又回忆起来小学时的那篇文。为了让她嫂子看到文章背后的作者,她还特意邀请我去了一次她家里玩儿,那热情的招待直到现在还记忆犹新。
在我们村里,教过我语文的老师如果也同时认识我的哥哥姐姐的话,老师们见到我哥姐总会提出表扬:你妹妹很会写作文......
就这样,为了不辜负他们对我的表扬,我一直很勤奋学习语文,也为了能把作文写好,经常去语文老师家找她借书来看,老师她的一家对我都很好,老师的父母当时在县里是当领导的,她还有一个弟弟当时在读高中,但全家人都很平易近人,与路遥《平凡的世界》中描述的一些看不起农村人的一些人物相比,完全不一样,感觉自己幸福许多,温暖许多。
那时候,多幸福啊,读了很多老师的存书。像《简爱》、《平凡的世界》、《人生》、《穆斯林的葬礼》、《安妮日记》、《傲慢与偏见》等等很多很多的名著就在初中时得以读完的。
在我的人生当中,直到目前为止吧,遇到的人多是好人居多, 我总是很幸运的能与好人为伍。也许正像我母亲生前常说的,傻人会有傻福的。瞬时,母亲微笑着的面庞又浮现到跟前,母亲啊,想念你的苦也只有我自己能体味。
写作勾起了我诸多的回忆,它就像一条清澈的河流,像一面明亮的镜子,呈现出我孩时走过的美好,时刻提醒我:“多写些于人有益的文章,少批评骂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