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4年9月10日教师节,昨天下午,我接到放学的儿子,看见旁边的文具店有很多五颜六色的花,还有很多孩子围着、选着,叽叽喳喳讨论着。或许,在他们纯洁的内心里,正在想象着敬爱的老师,收到自己精心挑选的花朵后,脸上的那一抹甜蜜的笑。
儿子看着,也有点心动。可是经过跟我的讨论后,他决定不买花了,而是买好看的本子送给老师,并且要在扉页上写祝福的话语。于是我们两个就开启了逛街模式,吃饱喝足,也寻到了心仪的本子,马不停蹄地回到家里,先完成剩下的为数不多的一点作业,接着就开始写字。我一会儿怕他写错字,一会儿怕他排版布局不行,一会儿又怕他的内容太过敷衍。总之,各种“捣乱”,根本就没注意到他的情绪已经开始变化了。
恰巧,弟弟从外边玩耍回来,浑身脏兮兮的。我不得不带小家伙去洗澡收拾,当我把一切忙完之后,发现人家已经收工了,三个本子也装进了书包。
我征求他的同意后,从书包里面拿出来本子。送数学老师的比较简单,写了一句诗“桃李春风满校园,能不敬吾师?”虽然内容不多,但情谊满满。送给英语老师的,是用全英写的,不会的句子就百度查。而送给语文老师的,是自己创作的一段话:“语文老师,您如春风化雨,滋润我们的心田;您如大海上一座明亮的灯塔,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在这特别的日子里,我想祝您节日快乐,桃李满天下。”
那一刻,我深受震撼,醍醐灌顶。是呀,我为什么每天都对他要做的事情指手画脚呢?总是觉得他这样不对,那样不好?完全忽略了他有自己的想法,最后的结局是什么呢?孩子要么唯唯诺诺,不敢再表达自己的想法;要么是想法被扼杀后,产生自我怀疑;要么是想法成功说出,但是被否定,拒用,不再主动思考······最可怕的是他受到的委屈会永远地压在心底,跟你的关系会越来越远。
这不仅让我想到了《欢乐家长群》中的一个情节,老师让孩子们故事分享,要搭配有PPT,更好地讲解。所有的孩子,要么家长出手,要么高价寻求专业人士。初一第一次没有过关,因为太过于专业,安史之乱,一年级的孩子怎么能讲好?还闹了笑话,让本来就内向的她,更是无地自容,所以妈妈决定自己帮忙。初一画画特别好,所以她想要自己去画。可是妈妈呢?一边手忙脚乱、绞尽脑汁地制作幻灯片,一边埋怨女儿的打扰和辜负自己的良苦用心。直到初一满脸落寞、垂头丧气地离开,她才幡然醒悟。赶紧给老师打电话,确定一下孩子自己画的可以吗?得到老师的肯定回复后,她告诉女儿可以自己画时,初一眼中的光和脸上的笑,真的很美很美。后来,初一带着自己的画和准备的故事,落落大方地完成了分享,赢得了老师的表扬和同学们的掌声,那一刻,她的开心和自信千金难买,最主要的是对她人生的影响将是深远的。
所以,父母适当的放手,不强势干预,才是对孩子最好的爱,你们做到了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