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少年夫妻老来伴,执手相看两不厌”。岳父母已进入耄耋之年,二人的年龄叠加,已经一百七十多岁。他们风雨同舟相伴,一起度过了钻石婚,相携走过了六十多个年头。俩人相濡以沫,堪称美好婚姻的楷模。他们相互理解,相互包容,相互支持,相互学习,幸福快乐每一天。
退休二十多年来,他们独立生活,不给三个女儿增加任何麻烦,不仅不让她们贴身照顾,而且还想法设法从生活上帮助她们,平时总是力所能及的做些好吃的,要么给她们送去,要么让她们自己拿回去。
俩老人退而不休,不断丰富自己的生活。岳父是个多才多艺的人,从小做过木匠,喜欢书法和音乐,青中年时期,见缝插针学习吹拉弹唱。退休后俩人一拍即合一起报名,上老年大学音乐班。对待学习,他们很认真也很刻苦,不管刮风下雨,还是酷暑严寒,都能看到他俩手牵着手,行走在求学路上的身影。岳母虽然不是音乐天才,她受丈夫的熏陶,耳濡目染,她爱学习,在大家的帮助下,她学会了很多地方戏、红歌和流行歌曲。慢慢的俩人从学员到演员,岳父还逐渐成为学员班手风琴、电子琴的老师呢!每逢老年大学举行大型活动,他们都会一起登台一起演出。尽管每次演出前练习很苦很累,结束回到家,他俩就躺在床上,一动也不想动,每次活动,他们还是非常积极的去参与,心里充满了快乐。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毕竟他们都是八十多岁的人了!在“口罩”放开后的第七天,岳父不幸中招,开始发烧,无力,咳嗽。孩子们都劝他去医院,接受检查和治疗,他不知道是怕给孩子添麻烦,还是更相信自己的身体?坚持在家自己治疗。
为了减少孩子们的接触,减少感染的机会,岳母就主动承担呵护丈夫的责任,她一个人来照顾老伴,没有特殊需要,她不让孩子们回家,让她们各自照顾好自己,安排好自己的生活。二女儿不听她的话,每天偷偷的回家,每次还没有聊上几句话,都是被她催着,赶快回自己的家。
看着老伴有气无力的样子,她不怕麻烦不怕劳累不怕吃苦,但她也非常担心非常害怕非常难过,她怕有意外事情发生……。她从媒体报道中知道这个病的厉害,每天小心翼翼,按时喂老伴吃药。尽管老伴没有食欲,她像照顾幼儿园的小朋友那样,一日三餐外,上下午还要做加餐,有时做好饭端到老伴跟前时,他确摇着头不想吃,她就坐他身边,耐心的一口一口的喂,不管吃多吃少,哪怕只吃一口,她都不会放过,每天都默默的坚持着。
开始那些天,老伴因为特别乏力,起床的劲都没有,她每天到床边看的没遍,问寒问暖,给他盖被子,帮他穿衣服,抚他起床,协助大小便。有时老伴起床稍微慢一点,走不到卫生间就屙尿在裤裆里,她还要帮他清洗打理。最让她担忧的事,是怕老伴去卫生间时,两腿一软摔倒在地上,一对一的搀扶他,她用尽九牛二虎之力,有时也不能把他从地上拉起来,真的是太难太难太难了!尽管她竭尽全力的去照顾老伴,前几天,病情不但不见好转,而且还逐渐加重,岳母有些担心,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乱七八糟的,有说不出的难受。她把丈夫的情况告诉给女儿们,孩子们也很担心,一致同意到医院检查接受治疗。她劝老伴听孩子的建议,他不但不听,还故意装着没听见,躺着一动不动,不论怎么说,就是不理她;有时还给她耍脾气威胁她,非常严肃的告诉她,如果再劝他去医院,就不吃药不吃饭也不让管他了!
看着老伴那坚决的态度,她实在想不出更好的办法。但是她对老伴的挚爱确一直没有变,不论老伴怎么固执,她依然不弃不离。心里填满了苦水,既不能说出来又不能表现出来,为了能让老伴早日康复,她坚持坚持再坚持。和以前相比,她观察的更细,照顾的更精心,老伴的一举一动都印在她的心里,甚至老伴的所思所想她都能够感应到。在那度日如年的岁月里,她一天天的坚持着。她不是机器人,且已年届八十,长期的身心疲惫,她多年的腰疼病复发了,她带上“腰围子”尽管还是痛,但她对谁也不说;平时基本不吃的安眠药,不得不按时吃上了,一直稳定的血压又升高了、血糖也像过山车一样,她根据自己的经验,不停地加药量。孩子们劝她,要量力而行。她左耳朵进右耳朵出,把孩子的话当耳旁风。在照顾老伴的问题上,她不但不服老,而且还把自己当成年轻的小伙伴,没有她干不了的事情,并且自己经历的艰难事,从不给人表白。功夫不负有心人,半月后,看到老伴病情开始好转,她揪着的心也开始变轻松,满脸像战壕一样的皱纹也悄悄地伸展些。一月后,老伴能吃饭了,能下床活动活动了,她也开心的笑了。经历那场事之后,老伴逢人便说,他是从阎王爷那里逃跑出来的,他的第二次生命是老伴给他的。
他们的养老金,完全能够满足自己的日常生活。女儿们知道父母亲心疼钱,平时省吃俭用舍不得花。就想自己出钱,给他们请保姆或者送养老院,可怎么也做不通他们的工作,一分钱也不愿“多花”。他们想的不是自己,更多的是为孩子们。可敬天下父母心,在他们眼里,孩子不论多大,都永远是个孩子,都需要他们的照顾。他们愿意牺牲自己的一切,一年又一年,永远呵护着孩子们,让他们能幸福快乐的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