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家长注意了,孩子有可能在要求你的过度关注

家长注意了,孩子有可能在要求你的过度关注

作者: 琼阁阁 | 来源:发表于2019-03-24 22:26 被阅读0次

你家孩子有没有如下情况?

A家里一来人就疯,俗称人来疯

B 你一接打电话,孩子就来打断你

C总是重复叫你并提出一些要求

有专家称其实孩子这时在寻求你的过度关注。那什么是过度关注,为什么会这样,家长要怎么应对呢?

1 什么是过度关注?

如果我们发现孩子没有什么正当的理由,而让我们不停的为他忙碌,并且我们觉得不高兴或烦躁时,我们可以确定孩子正在要求过度关注。

当我们面临孩子要求过度关注的时候,需要审视一下

A孩子要求的是什么?

B如果我们不介入,孩子自己能否处理

C如果我们有所回应,会对孩子的自我认知有什么影响?

D我们的反应会帮助孩子懂得,他是个有能力的人,还是会导致他认为自己无助无力,需要他人帮助才行?

我们要帮助孩子根据不同的需求做出自己的贡献,并从生活中获得满足感。

2 寻求过度关注的原因:

寻求过度关注的孩子,没有自我价值感,孩子认为,自己应该拥有父母所有的关注时才会有价值。所以他需要不断地确定自己是否重要。

如果妈妈注意和关注她,那他就会停一下,不过很快他会又产生同样潜意识疑问,比如,“妈妈仍然会关注我吗?”,“我在妈妈心目中有重要位置吗?”所以形成了恶性循环。

3 如何解决过度关注问题?

案例1:一个小孩多次重复的叫妈妈,最终让妈妈妥协陪她一起去散步。

A 第一次愉快回应,告知对方自己很忙,但不用走过去

B 第二次不做任何回应,保持情绪稳定平和,妈妈自己继续做自己的事情。同时妈妈要相信孩子能有独处的能力。

B1当孩子有不满和反抗的时候,妈妈可以提供一些建设性的帮助和选择。妈妈要相信孩子能有独处的能力。

B2当妈妈看到孩子有恰当行为的时候,给予他鼓励。

C 当孩子提出散步等要求的时候,可以跟对方设定一个散步时间,让他感受到接受规律和顺应环境的好处。然后不再说什么,继续保持稳定平和的态度,做自己的事情。

案例2:人来疯,喜欢告状,不断问为什么

A 表达理解,提供选择:比如说我明白你的意思,现在家里有客人,你是想继续和伙伴玩,不打扰我们,还是自己在房间里玩儿更开心,你来决定吧。

B 稳定平和,保持微笑,保持沉默,不多评论

C 离开现场:如果孩子还是生气,愤怒或变本加厉,这个时候父母不需要惊讶,可以平静的暂时离开现场。

案例3:打电话时孩子打断父母,或去招惹妹妹。

A 了解孩子可能是需要过度关注。

B 忽略孩子的过分要求,继续打电话。

C 对表现好的行为给予恰当的鼓励,从而帮助孩子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确立自己的价值。

比如

A 孩子这样真好,你知道怎样照顾自己啦。

B 我看到你和朋友玩的很开心。

C 大家相处的这么好,咱们都很快乐。

你在工作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度关注的故事呢,你是怎么处理的呢,分享即利他,也说说你的故事吧。

相关文章

  • 家长注意了,孩子有可能在要求你的过度关注

    你家孩子有没有如下情况? A家里一来人就疯,俗称人来疯 B 你一接打电话,孩子就来打断你 C总是重复叫你并提出一些...

  • 令人窒息的“关注”

    但凡做家长的,总希望自己的孩子被老师关注、关照,可怜天下父母心!可是家长往往忽略了被关注甚至是过度关注的感受:孩子...

  • 121体育说,孩子虽小,心理健康不容忽视

    家长要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注意不要过分地关心孩子。过分的关心只能会使孩子失去自信,过度地以自我为中心,通常孩子可能会...

  • 2018-01-29

    90%的家长误判了孩子视力下降的原因 90%的家长,可能认为孩子用眼过度视力下降。 很多家长,认为造成孩子近视,是...

  • 《正面管教》

    家长们常常指责孩子“不懂事”、“太调皮”,其实,孩子是有自己的想法的! ①寻求过度关注 孩子们想要得到父母的关注,...

  • 学习习惯

    但是,现在大部分家长的问题是过度关注,而且往往只是过度关注了孩子表面上的安全、健康、情绪、学习这些问题,对于他深层...

  • 日记录:维铭父母正面管教1801第62号-美辰and新新-22/

    今天中午听老师讲课,我感触比较多,老师说到现在有很多家长害怕孩子受挫折,害怕孩子收到伤害,过度保护和过度关注了孩子...

  • 悦读分享:《正面管教》解读四种不良行为

    不良行为的四种类型: 【寻求过度关注】 孩子的目的:寻求过度关注。 家长或老师的反应:心烦;恼怒;着急;愧疚。 想...

  • 《正面管教》第六章(64-83页)

    一,孩子的错误信念与错误行为与养育方式密切相关,比如,家长如果总是“看不见”孩子,孩子就可能寻求过度关注。再比如,...

  • 教育要放下过度的焦虑,关注当下

    家长放下过度的焦虑,关注当下,孩子会成长的更好。 为什么说家长的焦虑是过度的呢?我们回想一下,作...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家长注意了,孩子有可能在要求你的过度关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ogpv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