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日更达人榜读书婚姻育儿
悦读分享:《正面管教》解读四种不良行为

悦读分享:《正面管教》解读四种不良行为

作者: 花花小世界 | 来源:发表于2019-04-24 22:55 被阅读8次
悦读分享:《正面管教》解读四种不良行为
不良行为的四种类型:

【寻求过度关注】

孩子的目的:寻求过度关注。

家长或老师的反应:心烦;恼怒;着急;愧疚。

想采取的行动:提醒;哄劝;替孩子做他已经会做的事。

孩子的回应:暂停片刻,很快回到老样子,或换成另一种打扰人的行为。

孩子行为背后的信念:只有在得到你的关注时,我才有归属感。

家长或老师主动的、鼓励性的回应:

把孩子引向建设性行为。
给孩子一个对大人有帮助的任务,比如给一个秒表,帮打电话的你计时。
做孩子意想不到的事。
一个大大的拥抱常常有效。
设置特别时光,定期陪孩子。
约定一些无言信号。
避免给孩子特别服侍。
给孩子安慰,表达你对他的信任。
不管孩子的行为,关切地把手放在他肩膀上。
彼此愉快时,花时间训练孩子。
闭上嘴,采取行动。
停止哄劝,站起来,拉住孩子的手,带她去洗漱间刷牙,挠挠她的咯吱窝。
说出你的爱和关怀。

【寻求权力】

孩子的目的:寻求权力。

家长或老师的反应:被激怒;受到挑战;受到威胁;被击败。

想采取的行动:应战;投降;希望自己正确。

孩子的回应:变本加厉;屈从而内心不服;觉得自己赢了;消极对抗。

孩子行为背后的信念:只有当我说了算时,我才有归属感。

家长或老师主动的、鼓励性的回应:

从权力之争中退出来,让双方都有时间冷静,然后再按照下面的一项或几项去做。
承认你不能强迫孩子做任何事,并请孩子帮助你一起找到对彼此都有用的解决方案。
用“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
随后开个一对一的解决问题的小会。
引导孩子建设性地使用他们的权力。
让孩子参与问题的解决。
决定你自己做什么,而不是试图让孩子做什么。(等大家都准备好以后,我会继续讲课。)
设定特别时光。
让孩子参与建立日常惯例。
提供有限制的选择。
让孩子把他们的问题放到家庭会议,或班会的议程上。
说出你的爱和关怀。

【报复】

孩子的目的:报复。

家长或老师的反应:伤害;失望;难以置信;憎恶。

想采取的行动:反击;以牙还牙;心想“你怎么能这样对我”。

孩子的回应:反击;伤害别人;毁坏东西;以牙还牙;行为升级,或换另一种武器。

孩子行为背后的信念:我得不到归属,但至少能让你同样受到伤害。

家长或老师主动的、鼓励性的回应:

不要还击,要从报复循环中退出来。
保持友善的态度,等孩子冷静下来。
猜测孩子因为什么受伤,表达同情和理解。
坦诚地告诉孩子你的感受。
反射式倾听,启发式提问。“你看起来很伤心。能告诉我发生什么了吗?”
如果造成了伤害,用矫正错误的3R。

【自暴自弃】

孩子的目的:自暴自弃。

家长或老师的反应:绝望;无望;无助;无能无力。

想采取的行动:放弃;替孩子做;过度帮助。

孩子的回应:更加退避;消极;毫无改进;毫无响应。

孩子行为背后的信念:不要放弃我,请给我一点鼓励、肯定。

家长或老师主动的、鼓励性的回应:
花时间训练孩子,把事情细分到能体验成功的简单步骤。
向孩子演示他可以照做的小步骤。
安排一些小成功。
肯定孩子的任何积极努力,无论多么微小。
放弃你对孩子的任何完美主义的期待。
关注孩子的优点。
不要放弃。

二、帮助识别错误目的和观念的线索

孩子意识不到自己的错误观念,但是有两条线索可以帮助我们识别孩子的错误目的。

第一条线索:大人对孩子行为的情感反应。

如果你感觉到以上类型对应的情感反应,孩子的错误目的就有可能识别出。虽然很多成人都说自己的情感反应是愤怒和沮丧,但事实上,这是对最初感觉的第二反应。

受到威胁、伤害或无能为力,都会让人有非常无助的感觉,以致于我们很快用愤怒作为第二回应把它们掩盖起来。愤怒至少让我们有种虚假的力量感。

问一问自己,愤怒和沮丧背后是什么感受,对照以上类型。

第二条线索:当你要求孩子停止行为时,孩子的反应。

对照以上类型,你就能懂得孩子行为背后的信念。一旦懂得,大人就会乐意去鼓励孩子,而一个受到鼓舞的孩子不需要行为不当。

对每一种错误目的的有效鼓励方式

按照对应的情况鼓励孩子。请注意,同一个行为可能代表着所有四种错误目的,并且,次序也不是必然从寻求关注开始,依次过度到自暴自弃,被动的孩子受到打击,很有可能直接就进入自暴自弃。

对待十几岁的孩子

十几岁孩子不良行为的错误目的,不同于以上常规归纳,有着更多因素。其中,同龄人压力对十几岁的孩子极其重要。此时,同龄人的认可比大人的认可更重要。而且研究表明,此时,大脑的额叶前部可能有迅速地发育,十几岁的孩子常常把周围其他人的身体语言误解为挑衅行为。因此,养育十几岁的孩子时,必须格外注意表达清晰,而且不要妄加猜测。赢得他们的最好方式,是以相互尊重、相互平等的态度来解决问题。


反思:从小儿子的错误行为最多的就是寻求过度关注。特别是当他觉得我不理解他的时候,他就喜欢制造各种噪音不停的叨扰你,让我烦不胜烦,情绪好的时候我会有耐心的引导他,给他拥抱,通常这样的关注很快就过去,情绪失控的时候,两个人都掉进坑里,弄得两败俱伤。

想到以前的事情总会看到自己那时的无助,无力。当我意识到儿子对爱的匮乏,没有安全感,寻求关注,慢慢我把目光投到他身上,在他需要关注的时候及时回应他,在他需要我帮助的时候给予帮助,事情无大小,有求必应,倾听孩子内心的想法。

这两年,尽可能满足他的需求,不对抗他的作业,真正做到分数考到倒数几名也不生气,作业没写完也不督促,完全放权给他自己安排。结果今年,因为没写完作业被投诉的事也没有了,早睡早起早到校。给予了孩子自由,孩子才能感受到被尊重,慢慢走向自律。

悦读分享:《正面管教》解读四种不良行为

相关文章

  • 2019-08-14

    清亲悦读#正面管教分享# 重新看待不良行为 什么是不良行为?当你主动观察,就会发现,所谓不良行为无非是缺乏知识或意...

  • 悦读分享:《正面管教》解读四种不良行为

    不良行为的四种类型: 【寻求过度关注】 孩子的目的:寻求过度关注。 家长或老师的反应:心烦;恼怒;着急;愧疚。 想...

  • 不良行为背后的心理需求

    孙文娟 焦点解决64期 分享第295天 简.尼尔森在《正面管教》中描述了孩子不良行为背后的四种心理需求: 一、寻求...

  • 正面管教

    读正面管教第24天打卡 亲爱的小伙伴们大家晚上好今天和大家分享的内容是正面管教当中的将不良行为转向积极的方面。 要...

  • Booboo读《正面管教》(20170325)

    [太阳]20170325徐海波读《正面管教》分享: [玫瑰]原文摘录: 当你认识到在你的孩子或学生的不良行为中你也...

  • 赵晓英  焦点网络初级13期 坚持分享第45天

    今天读《正面管教》感悟:大人的不良行为(由于知识和技能的缺乏)促成了孩子的不良行为。当大人改变自己的行为...

  • 重新看待不良行为

    重读《正面管教》第四章,为记忆更深刻,故做读书笔记,提醒自己,也分享给大家。 *什么是不良行为 《正面管教》中对不...

  • 《正面管教》读书笔记(二)

    文|慧妍 今天继续分享《正面管教》这本书: 1、什么是不良行为? 当你把不良行为看成是“因失望而产生的行为”“缺乏...

  • 《正面管教》读书笔记分享D9

    2019.11.14 《正面管教》第四章 重新看待不良行为 第63-65页读书笔记分享 1.当我们重新看待不良行为...

  • 孩子的不良行为分类-学以致用-1组-69菲儿第2篇

    【学】今天我复习了正面管教中对孩子不良行为的分类。包括以下四种: 1、乏知识或意识的行为. 2、 缺乏有效技能的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悦读分享:《正面管教》解读四种不良行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qbgg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