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天色将晚,韩国仁川文鹤体育场内,灯光闪耀,掌声雷动,来自中国lpl赛区的选手们紧紧的相拥在一起,他们拿下了七年来第一个S赛世界冠军。这七个平均年龄不到20岁的少年,终于没有辜负千万玩家的期望,在场下观众浪潮般的欢呼声中,享受着颁奖舞台上下起的漫天金雨。

10月22日晚,山东临沂市四医院十三号室里,里面透出微弱的灯光亮,一阵痛苦的哭叫声从里面传来,哭声惨烈。让人惊悚的是,这里是当年杨永信用来对儿童进行强制网瘾电击治疗的十三号诊室。
网上有明确的公文,这个网瘾治疗中心在两天前被媒体曝光后已被政府关停。但听到这里头传来如此撕心裂肺的哭喊声,你很难不联想到那个并没有消失的杨永信。临沂回应说“初步了解,是有个女孩因为便秘大哭”,后来却又统一改成了这个答案。

有人打电竞拿下世界冠军,有人被电击导致精神失常。
2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ig夺冠的意义是什么?”
七年的漫漫历程,几代少年们的执着努力,最终在这一个瞬间有了答案。在许多人还在迷惑漫天刷屏的“IG牛逼”为何物的时候,这些年轻人忘我的欢呼,不仅仅是因为自己支持的队伍赢得了胜利,更是因为这些少年不曾被理解的过去与现在,终于在此刻得到了正名。
但是我也知道,这一瞬的闪耀,依旧无法使这种“不被理解”从此消失。即便这项运动,去年S7的比赛的全球收看人数峰值就达到了9787万;尽管两个多月前的亚运会电竞表演赛,中国团队的少年们已经凭此代表着国家拿下了2金1银,创造了亚运会中国电竞的历史;
在一些“大人”看来,这一切都不过是打游戏。这些在竞技赛场上为国争光的年轻人,在他们眼里也不过是爱打游戏的网瘾少年。
站在电竞赛场上的少年们是幸运的,即便他们当中许多人最终都无缘夺冠,即便这一条路崎岖曲折,但他们是最有天赋的那一批人,是获得了最大的支持和理解的那一批人,也是能够坚持这一份爱好并以此为事业的那一批人。
而有更多不幸的少年,不论他们愿不愿意,他们最终都被称做“网瘾少年”,他们有的与父母关系决裂,有的受到冷眼嘲讽,最糟糕的结果就是,被送进那间神秘的十三号室。

3
2006年,杨永信创立了临沂网戒中心,时任临沂市第四人民医院副院长,临沂网戒中心主任的杨永信,被誉为“全国戒网瘾专家”。

被家长押送过来的“网瘾少年”们都会被送进十三号室,经过40分钟至1个小时的“治疗”出来以后,瞬间都变得“温顺、乖巧”,这一过程经过有关媒体的报道,曾被成为“奇迹”。而他的治疗方法,就是使用一台已经停产的非法仪器DX-II A型电休克治疗仪,对孩子进行“电击”。
电击有多痛呢?
就是剧烈的疼痛,然后抽搐。
就像无数根针从脑袋里往外扎
像是那种特别高频率震动的小锤子一下下打着我的太阳穴。
这种让人痛不欲生的疼痛,在杨永信的嘴里,不过是“不舒服的体验”。柴静节目《网瘾之戒》里,拍摄了过治疗过程。
一群“盟友”抓住新来的孩子,死死地摁在铁床上面,然后杨永信拿出两个电击探头,不停地电击对方头上的两个太阳穴。
一边电击一边问:服管了没有,听话不听话?

听从或者嘴硬的孩子,会一直电击到崩溃、妥协为止,有的孩子承受这样的痛苦长达一个小时。为了避免这样的痛苦,孩子们只好违背自己真实的意愿,顺服杨永信的意志。
于是他们最终只能被迫留下,迎接他们的,是长达四个半月为一个疗程的“网瘾治疗”,在这里,他们没有隐私,没有尊严,鼓励跪拜杨永信,把他当成唯一的精神支柱,服从这里的规则,才有可能出去。
要知道,这种电击疗法,其实是用于重性抑郁障碍,以及严重精神病的;在十三号治疗室里,却不需要任何检查,直接用仪器电击孩子的太阳穴。而只要走出杨永信的十三号室,网瘾从来都不被归为任何精神疾病。更不用提电休克疗法也因为过于激进早就被国际医疗界弃用,电击诊疗器都是无法拿到合格证的无证产品。
在面对柴静的采访时提出的一连串关于电击诊疗器的安全性问题和治疗方法的规范问题时,杨永信依然保持着一脸的笑容,含糊不清地回应了许多个“我认为”、“应该”、“我觉得”。
俨然一个微笑着的魔鬼。
4
直到2009年,杨永信和他的电击疗法都活在阳光里,甚至被许多家长捧上神坛。他们趋之若鹜的要把自己的网瘾孩子送到这里,来电一电,他们觉得自己是真正爱孩子,为了孩子的未来。
在杨永信的集中营里,这些“网瘾少年”们被驯化,被蹂躏,被伤害,还要伤害新来的成员,按住他们去接受电击,就像当年自己被别人按住那样;
他们只能如此,只能隐藏自己真实的想法,该跪拜是跪拜,该痛哭时痛哭,该忏悔时忏悔,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早一点逃离这个人间地狱,没有人在乎他们所说所做的是不是发自内心的改变,杨永信面对柴静说“要是能伪装一辈子不也是很好的吗?”,而家长们也相信“要是能恐惧一辈子,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柴静问网戒中心的一个孩子:“为什么哭呢”
孩子:“我没有”
柴静:“你在流眼泪了。”
孩子:“没有。我想待在这。”


直到2009年柴静的新闻纪录片播出之后,舆论哗然,杨永信终于才沦为美国《科学》杂志痛骂的“臭名昭著”。
风波之后,杨永信好像从此消失了,和他的电击诊疗仪一起消失了。所有人都以为杨永信应该已经得到了应有的惩罚。杨永信也逐渐从严肃新闻里的施暴者慢慢变成了网络上戏谑的表情包。
直到2016年的那篇缴文出现,《杨永信,一个恶魔还在逍遥法外》,所有人才从这一场大梦里惊醒过来。
整个临沂卫生系统没有人被追责,第四人民医院连罚款都没有。
临沂网戒中心依旧红红火火的开着,收费不减,杨永信依旧在使用类电击诊疗器,只是打了擦边球换成了一种叫低频电子脉冲治疗仪的东西。
这个物件没有原先电休克治疗仪那么大的电流,也有合法的合格证书,但据一些“学员”披露,本来只有两根电流针的仪器,他们每次“接受治疗”的时候,都至少是插四根。
一切都换汤不换药。
而2015年,药监局就已经通报了这一类设备的危害风险。

可是一切都好像没发生过一样。
7年前什么都没起作用,柴静的纪录片没有用,卫生部管不了,央视也没有用。

但是幸好,2016年舆论的再次引爆,也再次引起了央视及相关部门的关注。
藏进黑暗里的杨永信和网戒中心又被挖了出来。
临沂网戒中心被正式关停,电击治疗彻底停摆。
这场打了7年的法制战役,也终于算是有了些胜果。
但是谁也没想到它会有再次走入我们视线的这一天。看到上面那个视频的时候,我无法判断视频到底意味着什么,也不能够发表任何揣测。
只是当看到那么多的家长对杨永信趋之若鹜,深信不疑,亲手把自己的孩子送到正常人都会觉得心惊胆战的十三号室的时候,我深深地觉得这样的家长非蠢即坏,他们理直气壮的以爱的名义带给孩子最大的伤害。
5
柴静在节目当中向网戒中心的家长问了几个问题:
因为以前过于忙自己的事情而不顾及孩子的请举一下手!”
因为夫妻间关系不好而发泄在孩子身上的请举一下手!”
有过不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在言语当中刺伤孩子的这样的行为经常有的,请举一下手!”
认为孩子是属于自己的,所以可以随意支配的,请举一下手!
底下举起了密密麻麻的手。
正是这些双手,亲自给恶魔杨永信递上了屠刀。这些高举的双手下面,是家长们对科学原理的无知,对虚假权威的迷信,对家庭教育的懒政。
而只要这些高举的双手存在,杨永信们就永远不会消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