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热映的电影《二十二》,想必你即使没看过,也应该听过。
刚听到这个片名时,我并不能从这个片名上猜测出电影内容是什么,为什么要叫《二十二》。后来了解之后,才发现这个片子虽平凡却不简单。
原来是这样的体裁,原来讲的是这样的故事。一段快要被遗忘的历史,一群勇敢却势单力薄的老人。二十二,原来指的是一群特殊人群的个数,她们被称为“慰安妇”,这是一部描述中国幸存“慰安妇”生活现状的纪录电影。
2014年开拍这部电影时,中国仅剩22位,当如今这部电影播放时,只剩下了8位老人在世。真的是一部与时间赛跑的电影,我们还没有完全了解她们的生存现状,她们一生顽强的生命终敌不过岁月已经凋谢。

在那个黑暗的时代,日本侵华战争期间,20万中国妇女被迫成为日军的性奴隶。20万庞大的数字,如今只剩下8位,她们已经老去,差不多都在八九十岁的年龄。
如果没有她们勇敢地出现,勇敢地站出来指证,我们恐怕也怕忘记在中国大地上还有这样一段屈辱的历史。
她们这一生是怎样艰难地走过来,是怎样接受旁人的指指点点,又是怎样治愈自己受伤的心?或憎恨,或流泪,或忍气吞声,或带着痛走完这一生。
这段疼痛的历史,她们就是历史的见证人,她们活着就是意义。
在看《二十二》之前,我也去看了最近异常火热的《战狼2》。
可喜的是,《二十二》虽不及《战狼2》的票房50亿,但它作为一部纪录片,如今票房也超过了1亿。有时我想,这1亿多的票房份量是不是更重一点?
老人们存在即是最大的意义,而这部电影传递的东西更深,也更广。在这个世界上,有那么一群悲苦的人来过、活过、顽强过、爱过。


“我们从不缺乏对英雄的崇拜,可很少有人佩服平凡人承受苦难的那种了不起。”
豆瓣上有句短评是这样写的,得到了很多人的点赞。的确,反思自己,我们真的忽略了平凡人承受苦难的那种了不起。
都说时间是冲淡痛苦的良药。
可时间真的能抚平她们内心的创口吗?她们经历的灾难和痛苦,我们不能想象,也无法想象那样的磨难。她们在战争时遭受了多少身心的重创,她们在战后又受了多少国人的嘲讽,背负了多少的屈辱,我们根本无法感同身受。
我们崇拜英雄,我们崇拜像《战狼2》里吴京演的战狼那样在战乱的异国,为救出中国的同胞跟敌人殊死搏斗。
而我们却很少能想到在国家的战乱中,不幸沦为战争的牺牲品,从此失去光辉一生的平凡受难者。她们整个一生为此承受的苦难,在茫茫的时光海洋里,洗尽不了。
多少老人抱着“我不能死,我是证人”的信念,一直倔强而孤苦地生存着。终生为状告日军犯下的罪行而四处奔走,直至生命终结而没等到日本政府的一句道歉。
电影没有渲染太多的情绪,也没有一帧关于二战时的残暴历史画面,更没有一句讲解,有的只是对老人们客观理性的记录。
最让我流泪的是,荧幕上出现的22位老人们的名字,到后来因为她们的去世,仅仅只剩下了8位高龄老人的名字印在屏幕上。生命一个一个无奈地离去,真相和道歉却始终看不到。

不禁让人想起那句话:“她们在等日本政府的道歉,日本政府却在等她们死去。”
强征妇女充当性奴隶,并美化称“慰安妇”,还有比这更恶心的称呼吗?
她们不该遭受这样的待遇,她们那么有勇气地站出来,她们应该得到我们社会大众的呵护和尊重,而不是二次伤害。
她们还在倔强地活着,带着时代给予的沉重与这个世界和解,她们真的太了不起。

“这世界真好,吃野东西都要留出这条命来看。”
在电影《二十二》之前,还有一部纪录片叫《三十二》,同样讲述的方式很平淡,但看完真的泪目。与其说对她们同情,我真的觉得她们伟大。
韦绍兰奶奶,全世界唯一公开自己和日本儿子身份的“慰安妇”。她在那群不幸的妇女当中,较早地逃出了炼狱。起初丈夫也不理解她,她自杀未遂。
更绝望的是,她怀了日本兵的孩子,名叫罗善学。而生下的罗善学一辈子就背负着“日本人”的名,一辈子都在遭受嘲笑与欺负,至今七十多岁依然单身。
最后剩下他们娘俩,依靠低保生活,吃最多的是白菜,因为她说白菜便宜。你看电影时,可以看到她的生活状况,凄苦得很。
世界对她这么不公平,可她却说:“这世界这么好,现在我都没想死。这世界红红火火的,没有想死的。”
“这世界真好,吃野东西也要留出这条命来着。”

没有人比她更苦,受尽磨难,却依然热爱这个世界。
痛苦了一辈子,令人唏嘘痛了一辈子,没有抱怨和仇恨,仍恋恋不舍人世间的美好。
历史让她们承受那么多非人的痛苦,可她们早已原谅世间,与这个操蛋的世界和解。
整个电影的镜头很柔和,讲述着她们的日常,偶尔她们会讲到那段痛苦的回忆,可很多老人讲着讲着无法继续。
“不讲了,不讲了……”
“不说了,不说了,说出来让人笑话。”
不了解的痛,我们不过多追问,希望我们能正确地看待她们。你看,她们那么善良,即使失去生育能力的,也会养育没有家庭的孩子,照看好后代,想好好地过自己的余生。
好想跟每位奶奶说声:“你们的过去不是屈辱,你们很伟大,这不是你们的错,错的是他们,你们应该接受世人的尊重和道歉。”

铭记历史,陪你老去,也郑重地陪你等那句“对不起”。
推荐这部电影,真的很想你也去看看,记住她们的伟大,而不是承受的苦难。
前些日子,我在山东威海的刘公岛,参观了中日甲午战争博物馆,重新温习了那段屈辱的历史,中国遭受各国列强的侵占和瓜分,丧权辱国,民不聊生。后来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更是,日军侵华实施的大规模屠杀,各种“活体实验”,强生性奴隶……
如果不记得疼痛的历史,就唤不回今日的中国梦。
不过我也不希望有那么多狭隘的爱国情结,提起日本就是一阵强烈的抵制。
我们总是在说爱国,但我们应该怎样去爱国。是狭隘地抑制日货,还是说不看和日本有关的任何东西?
相反,我喜欢日本的很多东西,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样。不能否认的是,他们做的东西就是很精致,漫画我们从小看到大,日剧又很励志,产品也做得好。
什么是真正的爱国?
我觉得有位中学小朋友说得非常好:
“我们要抵制日货,不是要砸自己的日货,我们应该在自己的各行各业,都比它都得好。我们的官员比他们清廉,我们的街道比他们干净,然后我们的桥比他们结实,还有我们年轻人,比他更有未来,更有希望。”

况且日本现在的民众很多也是无辜的,只是日本政府的确欠我们一个道歉,更欠这些奶奶们一声道歉。
承认自己犯过的错这么难吗?
同样是面对历史犯下的错误,1970年德国总理勃兰特访问波兰,在华沙犹太人殉难者纪念碑前下跪道歉,感动无数人,让两个民族之间的仇恨瞬间冰释。不像某些政府,一会儿都不消停地去参拜这个那个供奉侵华日军的神社。
从此,德国抛弃了回避历史的态度,转而走向对纳粹的清算。当时很多的媒体评论说:勃兰特跪下了,而德国站起来了。
德国非常地重视“去纳粹化”,德国的刑法典86条第1款第4项规定,禁止持有与传播“复辟纳粹组织”的宣传品。
知错就改,这是小孩子都懂的道理。承认自己做过的事,然后赎罪,这样的行为才值得被尊重,不然呢。

日本欠她们的一句“对不起”,欠我们民族的一声“对不起”,总有一天,因为国家的强大而被听到。
很可惜的是,她们也许都听不到了。
但,我们决不会让这样的故事再重演!
不希望这段历史因为仅剩的8位老人的离去而深埋进时间,我们应该记住她们的苦难,历史留下的苦难。陪她们老去,也郑重地陪她们等那句“对不起”。
【小森林·书与电影】
推荐电影《二十二》。
我是柯锦川子,用心写作,会持续更新有用的内容,欢迎关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