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大家一起在生活中获取育儿经验,在书中汲取育儿智慧。我是伪90后未婚准爸李。[公众号:优育育儿邦]内容持续更新,敬请关注!
家庭环境对一个孩子的成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夫妻经常吵架孩子可能会缺乏安全感、自卑、自闭、压抑,在成长的过程当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相反,如果家庭和睦,孩子就会像获得了充足养分的幼苗,健康茁壮地成长。而家庭环境很大程度上又是由夫妻关系决定的。

现实中太多数夫妻都处理不好夫妻关系,大家应该都发现身边离婚的人多了起来,尤其是现在的年轻人,更多时候还没有准备好进入婚姻的殿堂,但是年龄到了,再加上父母耳提面命,匆忙间进入婚姻。进入婚姻后,对于如何和另一半保持良好的亲密关系却没有深层次的了解,所以一旦出现矛盾就开始争吵,双方都感到愤怒、恐慌、无助、疲惫,当恋爱的幸福感越来越淡薄时,婚姻真就成了爱情的坟墓。
上一篇文章跟大家分享了亲密关系发展的四个阶段,让我们了解了亲密关系的本质是爱而不是索求。今天的内容主要跟大家分享最容易破坏亲密关系的四种偏差行为,以及这些行为带来的后果。接下来进入正题。
第一种偏差行为—引起注意
“我和你妈妈同时掉河里了,你先救谁?”
“你看我今天有什么不一样吗?”
“你爱我吗?”。
引起注意的方式有很多,比如撒娇、沉默不语等等,但为什么说这是一种偏差行为呢?因为为了快速引起伴侣对自己的重视,很多人会采取一些抱怨和试探的方式,比如为伴侣制造一些困境,问伴侣如上面的一些难以回答的问题。

成年人也像孩子一样有两种非常重要的需求,分别是归属感和确认自己的重要性,当这两种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时,他们会觉得异常沮丧,就很容易产生一种“他不爱我了”的担忧,所以我们会想方设法找寻归属感,并且不断从伴侣身上确认自己的重要性,然后做出种种偏差行为。
这种引起注意的方式容易造成两个隐患,一个隐患是频繁地发问会让对方感到厌烦,而且会觉得伴侣非常“作”。另一个隐患,一旦对方以敷行的态度进行了反馈,引起注意的一方反而会更加泪丧、失落,认为对方确实不爱自己了,然后变本加厉地去寻求更多关注,再次确认这种感受是不是真实。这种情况下,夫妻双方很容易陷入一个恶性循环,时间一长,彼此都会身心俱疲,而想吸引注意的一方不仅没有得到他们想要的答案,还有可能会让原本正常的亲密关系出现裂痕。因此,引起注意是大家最经常出现的,也是最容易导致亲密关系被破坏的第一个偏差行为。

第二种偏差行为—权力斗争
我们前面说到,在建立亲密关系的时候容易出现一个问题,就是夫妻双方都想让伴侣按照自己的期望做事,让家庭变成自己想象中的样子。这时伴侣间很容易为了争夺控制权而陷入频繁的争吵、冷战或者嘲讽当中,两个人相互指责相互批评,谁都希望自己是最终的赢家,谁都不愿去轻易妥协,这就是权利斗争。
触发权力斗争的事情往往是一些一毛蒜皮的小事,比如没叠被子或者伴侣不舒服时没有及时关心,所以夫妻吵架时经常听到一句话“这有什么可吵的?为这点事至于发那么大的火吗?”但其实我们是被表面的事情迷惑了,这些事情只是导火索,真正引发争吵的往往是那些没有被解决、藏在内心深处的旧伤痛或旧矛盾。

第三种偏差行为一报复心理
如果一个人在权力斗争中总是占不了上风,就会容易出现报复心理。这里的报复并不一定展现为多么激烈的行为,而是一种你怎么对我、我就怎么对你的心态。
我有一个朋友就普经跟我抱怨自己的丈夫小心眼,让她很失望,原因就是丈夫总会用各种办法报复她。有一次她和丈夫吵架了,原因是丈夫借了一笔钱给别人但是没和她商量。她非常生气,认为丈夫不尊重自己,于是两人大吵了一架,最终朋友吵赢了,本来挺高兴,但随后的几天,她的丈夫无论做多小的一个决定,比如卫生纸买哪个牌子,都要问她。她不胜其烦,丈夫却说:“我得问好啊,免得你又说我不尊重你。”
所以大家看,生活中发生在伴侣间的很多报复行为就是在这些小事中去开展的。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报复心理,一方面是想让自己的情绪得到舒解,一方面是想让伴侣也感受一下痛苦的感觉。

虽然这种行为能让人得到一时的畅快,但却是建立在攻击和牺牲对方的基础之上的。正所谓”冤冤相报何时了”,当夫妻间不是用爱去化解矛盾,而是把对方当成仇人一样,用报复去没完没了地回击,亲密关系的建立,自然就无从谈起了。
第四种偏差行为—自我放逐
这种行为常出现在我们之前所讲的亲密关系的第三个阶段一一内省阶段。这个阶段是因为夫妻之间经过长期斗争,彼此厌倦、互相排斥所引起的。因为内心的疲意,很多人会出现自我放逐的行为,所谓的自我放逐就是逃避、冷战、将自己和另一半隔离开,仿佛自己是单身,没有家庭的束缚和困扰。
自我放逐的行为一旦发生,就很容易导致家庭氛围变得冰冷。这个过程当中,不仅夫妻关系会受损,更重要的是会对孩子产生无法弥补的影响。一个冰冷的、没有爱的家庭,不仅会使孩子成长的活力受到压抑,同时还不利于他们正确的婚姻观和家庭意识的形成。所以在四个破坏亲密关系的行为中,自我放逐是伤害程度最深的。

虽然导致我们出现这些偏差行为的往往是生活中一件又一件的琐事,但是如果想要真正解决问题,并不是要疲于奔命地去解决这些个体事件,而是要从源头上意识到我们的问题所在。一旦从根本上扭转了错误意识,那那些令人心烦的不愉快也会迎刃而解。
明天将为大家带来三个方法,教大家解决相处过程中出现的矛盾,拥有美满的夫妻关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