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三个月的北漂生活之后,我以为北京会成为我的一个梦境,虽然经常魂牵梦绕,却也变得遥不可及。曾经每星期会去三次的国家图书馆里特意保留的借书证 ,是我现在最爱不释手的书签;去过三次的故宫博物院,里面斑驳陆离的宫墙上或许还残留着我抚摸过的余温;几乎每天晚饭后漫步的玉渊潭公园,几乎每一个角落里留下的脚步声还在回响……那个时候的我像一只不知疲倦的鸟,每天打了鸡血一样奔波在北京的各个景点之间,圆明园、颐和园、恭王府、簋街、天坛、地坛、什刹海、798……这座城市在明媚的阳光下诉说着惊心动魄的往事,让我无法直视,我一直带着一种敬畏的心情,在北京盛夏的高温中颤栗着。整整三个月,我就像一个懵懂无知,未经世事的孩子一样,睁大眼睛求知若渴地在诺大一个北京游走,那种心惊胆颤的震撼随时冲击着我脆弱的心灵和灵魂。我以为经历过这些惊心动魄之后,北京会是我不敢触碰的一段记忆。没曾想,时隔一年多之后,有了一次在北大培训的机会。我的内心是拒绝的,我还没有准备好和北京再次邂逅,第一次我拒绝了,可后来出于工作安排,我还是要与北京再次重逢。忐忑不安成了确定行程后我唯一的心情。
蓝天白云枯树
再次抵达北京已经是深夜两点了,这次北京迎接我的不再是炽热的怀抱,而是凛冽的北风刺骨的寒冷,整个人像掉进冰洞之中,残存不下一丝暖意。带着困倦的朦胧睡眼分辨不清方向,在北大老师的带领下入住酒店,一夜无梦。第二天清晨在闹钟的催促下全凭毅力起床,跟着老师在寒风中穿越过几个街口,从一个没有牌匾看不出名头的偏门进入北大,七歪八拐地后来到了一个餐厅,在完全懵圈的状态下买了餐食,囫囵吞枣地咽下,然后跟随着人流来到教育学院的教室里。在开班仪式后,虽然努力迫使自己集中精神,却架不住沉重如山的眼皮,老师的谆谆教诲成了催眠曲,一上午就顾着和自己战斗了。窗外阳光明媚,天空湛蓝,北京以柔情妩媚的姿态欢迎着我们。中午吃饭回宾馆,下午上课,晚上饭后回宾馆。同学们都在蠢蠢欲动,挤着课余时间以教室为原点,向外拓张着领地,计划着到什么什么地去玩玩,学员微信群里北大的美景在刷着屏,我却始终在那种近乡情怯的情愫里迟疑着。
北京大学第三天,我才结束了课堂宾馆食堂三点一线的生活,开始了北大的游历。冬天的北京虽然有冬日暖阳,但仍有一股深入骨髓的萧瑟感,堆积成小山似的落叶刚刚清扫干净,很快就又堆积了厚厚的一层,踩在上面咔嚓咔嚓作响,令人惊心。这座曾被叫着京师大讲堂的燕园,是多少莘莘学子的孜孜以求的梦想,看着身边快步走过满脸青春与自信的孩子们,心里满满的感动和欣喜。北大最有名的莫过于未名湖,博雅塔“的一塔湖图” 了,我是在中午暖暖的阳光下开始探寻之路的。
光影交错的银杏林过了没几分钟,就看到了在树木之上露出的一个塔尖,因为这个塔是北大最高的建筑。博雅塔,这个有着意味深长的名字 ,仿造通州燃灯佛舍利塔、取辽代密檐砖塔样式建造的古塔,是1924年,燕园为了向全校供水而修筑的一座水塔。为了与燕园的古典建筑群中相辉映,才修建了这座与未名湖畔风景协调的古塔式的水楼,这个当时一个颇有争议的博雅塔却成了中国最高学府中永恒的经典,成了北京大学的象征! 工艺繁复的博雅塔就那样古朴地坚守在湖畔,经历岁月的变迁和风雪的洗礼巍然不动,他默默地纵观着北京大学的风云变幻,看着莘莘学子的喜怒哀乐,将人生的悠悠岁月全部纳入自己海纳百川的胸怀。
一塔湖图
走到未名湖旁,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在北方这样的一汪湖泊,陡然增添很多灵气。这个时节未名湖已经结了厚厚的一层冰,湖边的柳树却还在北风中迎风招摇着,少了波光粼粼的生动,多了残叶飘零的萧瑟。
绿树红楼在北京大学德斋北部土山上,有一座名为“校景亭”的亭子。它原名翼然亭,是昔日名园鸣鹤园中一座最大的方亭。亭的北面俯临红湖,四周叠置假山,树木阴翳。校景亭早在乾隆初年就已存在,算是燕园最古老的一座亭子。
竹影古碑北大校园北与圆明园毗邻、西与颐和园相望,校园内有许多古迹和楼阁,北大办公楼前的石桥、华表、麒麟都是圆明园旧物,校园里,红湖建筑群、镜春园、朗润园、致福轩、钟亭、临湖轩都诉说着岁月静好。北大充分利用了这一难得的历史遗产,营建了风景如画的校园环境,使之既有皇家园林的宏伟气度,又有江南山水的秀丽特色。北京大学作为中国第一所国立大学,也是中国近代正式设立的第一所大学,其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开端。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北大始终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深刻的影响了中国百年来的历史进程。能够有幸进入北大校门,哪怕是仅仅在里面停留几天时间,都是三生有幸的幸运,这段短短的经历会一直铭记于心。祝北大走向更大的辉煌。
红红火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