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关于包本背诵,王财贵教授的最新回复

关于包本背诵,王财贵教授的最新回复

作者: dcfac6b15823 | 来源:发表于2021-12-23 09:57 被阅读0次

包本的恰当时机

文/空山

包本是指把一本经典从头到尾完整地背下来,是对经典熟悉程度的检测和证明。考之古人,就笔者所见,虽没有明确的包本记载,但古人强调读经要烂熟于胸,可以想见,古代多数读书人应该是有“包本”的能力的。故包本作为检验读经是否熟练,以及鼓励学生背诵精益求精的一种方式,是值得提倡的。只是,什么时候包本比较合适呢?是否不管年龄大小、基础厚薄等因素,一概要求读经必须包本呢?

一个孩子读经要达到包本的程度,需要几个条件:一是体力要充沛,因为要把一本两三万字甚至更长篇幅的经典背下来,体力不够是难以支撑的;二是要有一定的分辨力,因为经典中有很多相似的文句,没有分辨力很容易背窜;三是要有一定的专注力,精神能长时间高度集中。这三个条件,对年龄较小的孩子的来说,显然多数都不具备。

故包本虽有其必要性,但如不管孩子年龄大小基础厚薄,一概要求包本,则是不尽合理的简单化做法。笔者以为,包本的目标是没问题的,但要把它放在合适的时候。一般说来,不宜太早,10岁左右比较正常,有的孩子也可以推迟到12岁左右......

图片

在孩子小的时候,多读经是对的,但“一刀切”式的包本是不对的。小孩子可以先分段背过,然后时常复习,几年内一直保持对所背经典的熟悉度(分段复习是容易做到的),到了一定年龄,体力跟得上了,分辨力提高了,注意力能够比较集中了,再突击包本不迟。这样既避免了师生精力的大量浪费,也让读经更加轻松愉快,也不会耽误包本。这样小时候分段背而不包本,到了十几岁再突击包本,最终也能高质量完成几十万字经典包本的例子其实是大有人在的。也许这样包本反而更好,更符合教育的本质和儿童身心发展的实际。因为要小孩子包本,一般来说都要经过大量而刻苦的训练,而他包本之后,因为年龄小的缘故,容易忘记,若要避免遗忘,就要复习重背,但重新包本仍然是一个比较困难的过程,对很多小孩子来说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加上又要读新书,故多数只好放弃复习。这样虽然曾经包本过一些经典,但遗忘也是普遍的现象。

所以我们不能简单机械地对待包本,应该把包本放在一个动态的过程中灵活地有针对性地去把握,最终的结果是包本,但不是每个孩子在读经的每个阶段都要包本。我们希望孩子能够多读经,读得熟,打下一生文化教养的根基,但包本应该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能力的提高而逐渐达到的一个愉快的过程,而不是仅仅依靠短期内的强化训练。“强扭的瓜不甜”,强化训练、勉强包本也许有一时的效果,但从长远看未必有益于孩子的成长,也违背了读经的初衷。

王财贵教授回复

吴小东老师此文甚好。所虑甚深,所见甚是。

读经教育的初衷,本是向往于自然的,悦乐的。

诚如吴小东老师所说:“我们不能简单机械地对待包本,应该把包本放在一个动态的过程中,灵活地有针对性地去把握,最终的结果是包本,但不是每个孩子在读经的每个阶段都要包本”——此说极是。我以为不仅在年龄上不必要求太小的孩子包本,进而,在任何阶段,都不可因父母和教师的功利心态,勉强要求,更不可限时限日,对逾期未能完成者施加责罚。

图片

我提倡包本的本意,只是要用此方式让学生有多读多熟的机会。实践多年的结果,有不少学堂教师已认为包本并非难事。但我要再说的是:不可要求人人都包本,更不可要求人人都包三十万字。有愿包三十万字的,这只有极少之数;而能包三十万字的,更是少中之少。所以,父母和教师,只可对子弟寄予期待,不可刻意责求。

悠游诵读,自然包本,是吾人推广读经之本意。若不为三十万字赶工,则教师不苦,学生亦不苦矣。

有人以进文礼书院为目标,认为如果没包本三十万字,则前功尽弃。此乃妄见也,因为若已下三五年读经之功,虽未尽包三十万字,而功不唐捐,亦将终身受益。故人人读经,人人受益,能读多少,或各有命,但此中并非成王败寇,更无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也。

图片

有些学堂以文礼书院之入学标准为其教学之标准,此固甚好,但需事先告知家长,不能期必人人皆可达标。学堂无需自我背负达标之保证,则教师之心灵可以稍见舒缓,有余心然后有余力,有余力则可对学生之品行、情绪、志气等培养多加鼓舞,也可让学生每天有半小时或一小时学习写字(抄经)或做些阅读(如伟人传记,科普读物,或65文集),不必逼得太紧,以致神情沮丧也。

此外,文礼书院的入学标准,本来是为人才之基础而设,若有助于人才之培养者,理应随时损益。譬如,包本的字数,可用其他成绩相抵——譬如在保障包本中文五大部英文两部以上者,可用其他才学,艺能,或外语,在达到一定程度,经认证,各类可各抵一本至两本——此是我当下所想,需要书院同仁再作细节讨论与规范,然后公布之。

读经朋友,若有好想法,也可以建议。谢谢吴小东老师。

图片

吾人一直提倡,做读经教育者,要有教育的智慧。要以人性为本,则内在以爱心为主,外在以严格为要。出于爱心的严格,则不是严苛。而是绵绵密密做工夫,鼓之舞之以尽神。

这些道理本来是很明白的,但也需要常常讲一讲。哪些道理不明白呢?从“巧言令色,鲜矣仁”,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哪个不明白?但也很容易忘怀。所以要常讲,讲了两千多年,还要讲。如果一刻不讲,又忘了。常讲常新。

但在教学现场操作起来,有些人会感觉自然包本与老实大量读经,是两相冲突的,所以往往会选边站。选边站,如果成为执着,又执着太甚,将会有两种结果:第一,对内说,其读经的教学,或过或不及,而过犹不及,皆是过。第二,对外说,自是而非他,读经界有相互攻击的隐忧。

先说内在的教学方面的过与不及:因为主张老实大量者,渐渐的,走入军事化管理,只有一件事,其余不管,或许成绩出得快,但教师的心灵日渐凋萎,学生也学会阳奉阴违,大家都苦,最后会撑不下去。而主张自然包本者,渐渐地,那积极引领的力度弱了,自然包本变成悠哉游哉,变成以放任为自然,那放任的结果,很难出成绩,老师和学生勤奋用功的气象不再,号称读书的兴趣也维持不久,最后就散了。

其实,何必如此呢?本于人性,中道而行,不就好了吗?中道,不是执中而平均,而是两相照顾,在两相照顾中,拿捏分寸,就可以了。但分寸在哪里呢?外面别人的事,我们不说,在这读经界的核心,也就是私塾的教师与家长们,本都是老实大量的实践者了,大家既都以老实大量为基础,再调配其他,就可以了。如果用数据来说,读经时间精力,占所有学习的十分之六以上,就算是大量了。而能占十分之七,更好;十分之八,尤好;十分之九,最好。但不可能,也不可以是十分之十。

当然,其中也要看教学质量,教学质量与教师质量的相关性是很密切的。教师如果有智慧,有爱心,有能力,最好。如果一时不具备,最少要有诚意,好学,善改过......

相关文章

  • 关于包本背诵,王财贵教授的最新回复

    包本的恰当时机 文/空山 包本是指把一本经典从头到尾完整地背下来,是对经典熟悉程度的检测和证明。考之古人,就笔者所...

  • 一个人几十年如一日地做一件事情并乐此不疲,一定有他特别的感触和洞

    他——王财贵教授,你我生命中的“贵人”! 很多人在亲切地称王财贵教授为“王教授”时,都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王教授最...

  • 王财贵儿童读经到底是怎么回事?

    “儿童读经”是王财贵教授推崇的一种教育理念。 所谓“儿童读经”,就是“教儿童诵读经典”的简称。王财贵教授认为,与经...

  • 王财贵教授:包本的孩子实在了不起

    一个学堂如果堂主和老师不认同包本的价值,没想要教包本,则学生几乎不可能包本。如果堂主和老师虽然想教包本,但又觉得很...

  • 读《掌老师与我》有感

    读了王财贵教授写的这篇文章,深深地被掌老师的仁爱所打动。如果没有掌老师,就没有今日的王教授,没有王教授...

  • 读完第六本书

    结束了王财贵65讲的读书。这本书是其他人把王财贵教授的演讲稿做了整理,编辑成书的。其实读书不如听他的演讲。他的演讲...

  • 王财贵

    本群以王财贵教授所提倡的“及早读经、老实读经、大量读经、快乐读经”为宗旨,以“学习经典、启迪智慧、完善品格、成就人...

  • 王财贵

    本群以王财贵教授所提倡的“及早读经、老实读经、大量读经、快乐读经”为宗旨,以“学习经典、启迪智慧、完善品格、成就人...

  • 王财贵

    本群以王财贵教授所提倡的“及早读经、老实读经、大量读经、快乐读经”为宗旨,以“学习经典、启迪智慧、完善品格、成就人...

  • 读经:教育的本与末

    读经:教育的本与末 1. 王财贵教授:我所推广的读经,只是一个本末的关切,一个轻重的抉选。 2....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关于包本背诵,王财贵教授的最新回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okhq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