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
早就知道毛姆的经典小说《月亮与六便士》,小说中的许多名句耳熟能详,然而最近几天才真正去捧读。腾讯视频出品的读书节目《一本好书》第一集对这本书进行了舞台演绎,赵立新饰演的毛姆,黄维德饰演的查尔斯·斯特里克兰德,深深吸引了我去读原著的兴趣。
“月亮”,在西方有神圣崇高的意义,代表的是美好的理想和不被物质世俗所羁绊的诗和远方;“六便士”代表的是残酷的现实和世俗的物质。《月亮与六便士》就是描绘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艺术与生活的冲突,精神与物质的抉择!
主人公查尔斯·斯特里克兰德不惑之年,本来事业有成,家庭和睦,子女双全,但是为了追求自己内心的绘画梦想,抛妻弃子,离家跑到巴黎开始画画。最后去到了一座孤岛—塔希提岛,找到了自己的“归宿”,并创作了许许多多的惊世杰作,完成了自己对“月亮”的追逐。
他说:人的每一种身份都是一种自我绑架,唯有失去是通向自由之途。我必须画画,就像溺水的人必须挣扎。
在功利主义盛行的今天,理想是一个奢侈的词。
梭罗在《瓦尔登湖》里形容那些不知道自己理想是什么的人,是“梦游者”。问十几岁的小孩子理想是什么,是很正常的问题;问二十几岁的年轻人,你的理想是什么,也充满了青春的激情。
然而,问一个三十多岁的人理想是什么,则很有可能被对方当成神经病。要不,“人到中年不如狗”的说法怎会收获如此多的共鸣?当仗剑侠客不再是鹰击长空的青春年少,曾经的雄心壮志被生活磨成了万里平沙一粒尘,再谈理想,只会成为笑柄。
如果有一个人,年过四十,有着稳定的工作,有在一起17年的妻子和两个孩子,忽然有一天离家出走,去追逐理想学画画,又会被如何看待呢?斯特里克兰德,就是这样一个离经叛道、不可理喻、愚蠢透顶、令人厌恶、沉迷自我的人。
他一心追逐心中的“月亮”,只想画画。他不要舒适与安宁,不要体面与秩序井然,不要关爱与同情,不要爱情与友情甚至亲情,不要任何的赞美与指点,只画自己认为的画,尽管别人看来,他的画作当时是那样的笨拙、杂乱、阴暗、无聊,但他依然我行我素,他的物质世界极端贫乏,但精神世界无比强大。“六便士”在他的世界里一文不名。最终,他成功了,当然他的成功与被认可是在他死后。
月亮还是六便士,究竟该如何选择?
如果你觉得毛姆的这本书是在告诉我们,人人都应该仰头看月亮,而不是低头捡六便士,那你,太小看他了。
他深谙人性的复杂矛盾:卑鄙与高尚,邪恶与善良,仇恨与热爱,可以并存于同一颗心灵中。
正因人性复杂,人人生而不同,你没法去评判别人的快乐、成功和生活的意义。
有些人的快乐是六便士式的,俗世安宁,生活富裕已是幸福。
有些人的快乐是白月光,是追根溯源的返祖。就像他们并未生长在理想之所,一直在寻找心中的故乡。
小说中有一段话:做自己最想做的事,过自己想过的生活,求得内心安宁,怎么能叫作贱自己?做一个有名的外科医生,一年赚一万英镑,娶一位漂亮的妻子,就是成功?我想,这取决于你如何看待生活的意义,你对社会、对个人的要求。
什么是生活的意义?不是看到别人画画也去画画,不是听爸爸说,听老师说,听别人说,你要做什么。
这些没有人能真正告诉你,需要你自己满怀勇气,去探索寻找。
遵循自己的内心,月亮或者六便士,无论你选哪种,都是幸福的。
月亮或者六便士,除了选择,取舍,在我们的现实中,还可以去平衡。
谁说就是非黑即白,非此即彼?两者可以同时追求。
在你实现梦想之前,需要做很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需要走一些弯路才能知道自己真正喜欢的是什么。不是每个人都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还能谋生。大部分的工作都不是自己的梦想,但是好好工作,业余时间可以追逐自己的“月亮”。我觉得牛人可以平衡好现实和梦想的比例。
一边脚踏实地工作,一边仰望星空地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情。
胡适先生曾说:一个人的前程,往往全靠他怎样利用闲暇时间,闲暇定终生。
王尔德说:我不想谋生,我想生活。
大冰说:平时世界,多元生活,既能够朝九晚五又能够浪迹天涯。你要相信,在这个世界上真有人过着你想要的生活,月亮与六便士能够同时拥有。
如果你一直低头寻找脚下的六便士,也仍旧体会不到人生的乐趣,不妨抬起头,其实月光一直都在,甚至将周围的事物照耀得无比美好。
坚守内心的向往,才能葆有真挚而无畏的灵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