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在大家都这样的劳动生产率的水平下,大家因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全世界的每一个人的劳动生产率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提高一倍,美国人生产力原来是怎么样的现在也是提高一倍,中国人原来是怎么样的现在也是提高一倍,甚至各行各业的每一个人都是如此,那么,即在每个人的原始资本都不变的情况下,全社会的总使用价值或者总商品量都提高了一倍,请问你社会财富还是不是还按原来的那样流动?如果是这样那么大家的资本并没有变啊!这样物价是不是都减少了一半?总价值或者总资本是不是不变?不要看到现在表面上比以前是总货币量多了,但是总货币量实际上还是总价值作为基础的表现,即使是全世界的国家都在印钱蒸发,如果是其社会总必要劳动生产率(q/nt)不提高,在国家占有的总商品的社会使用价值不变,印再多的钱,也是导致把各自的纸质货币贬值了而已,实际上总货币量表现的还是以总价值即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基础,举个例子,一个国家的社会商品使用价值量为10,生产他们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10,货币数量为10,那么,单位商品的使用价值的价值为1,用货表示为1元,现在把10的货币稀释为100元放大了十倍,那么总财富有变吗?难道就会变为十倍?虽然说总商品价格是变为100元,单位商品价格是10元,但商品总价值仍然为10,单位商品价值仍然为1,可见,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另,我要说明的就是等价交换并不等于大家都没有得利,实际上,在社会生产力大家都同样提高的情况下,商品的单位价值减少了,但是,每人所拥有的原有价值(或资本或资金)可以从市场上交换到的总使用价值却增多了,这就是帕累托最优啊?我这样说你还不明白?实际上,你说的劳动生产率低的向劳动生产率低的财富流动,其实,首先本质上并不是社会价值的流动,而是商品使用价值的流动现象,之后,再把使用价值折算为价值而已。我从T=Ld/q推出的另一个个别价值折算公式:T=Ld/q=tf/F=t〈(d/t)/(q/nt)=tnd/q,t为时间(社会必要时间),n为社会对象(人)社会角度是劳动力数量或个人角度的劳动强度,d为个人或部门的商品供给量,q为总商品量(或总需求量),在个人与社会之间的价值关系中T=tnd/q,其中t社会平均必要劳动时间,tn=L为对象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未必是指整个社会,可以是指某一区域的社会市场的必要劳动时间,nd为总供给量,当d/q=1时,T=tn(L),即个人垄断社会,个别价值=社会总价值。当nd/q=1时,T=t,即个人与社会持平,个别价值=社会平均价值。
当d/q>1时,T>tn(L),L(tn)-T<0社会出现浪费。当nd/q>1时,T>t,即个别价值大于社会平均价值。
当0<nd/q<1时,T<t,即个别价值小于社会平均价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