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和计划”的第一课,彭子文博士讲授的《心理、脑与教育》,看到这个题目,很担心才睡了四个多小时的我会在课上睡着。非常庆幸的是,并没有,当然不是因为我的意志力扛过了困意,而是因为这是第二位我听过课的心理学男老师,一样地诙谐幽默有趣,我甚至以偏概全地下了一个定义,心理学这课程还是得男的来上更有意思。
之前听说过懂得心理学的医生很少,懂得心理学的老师也很少,那既是医生又是老师还懂心理学的我想更是少之又少,彭博士就是这样的组合体,而且他还是个讲课风格妙趣横生、深入浅出、酷爱自嘲的人!
彭博士亮出的第一页课件内容是“我的普通话为什么不标准”,这样与课程主题风马牛不相及的一句话瞬间让我眼前一亮的感觉,我当时绞尽脑汁地想,那肯定是文化传承了。而老师先是从感受出发,先谈妈妈的感受(背叛和想要惩罚),然后谈墨菲定律的“过度担心=希望”,然后到自己效忠原生环境,阐述乡音是因为移情、忠于过去、通过对自己早期学习语言环境的忠诚,让自己跟早年的关系保持链接。从这个点又延伸到学习语言的难易与传统文化烙印的关系。
着实,第一次听到这样解释身上的乡音烙印,很是深刻,把心理学的内在心理活动、潜意识层面的运作以及与我们的文化相结合等方面都深入浅出的讲得清楚明白。
人说,良好的开头就是打胜仗的关键。很显然,我听课初始感受到的良好,也为我听这一天的课定下了基调——这老师讲课一定有趣儿。
课上老师讲的好些内容,跟我过去学习的内容都高度契合,但不一样的老师讲的不一样的精彩,更加丰富了我的知识体系。就着今天的课程内容,记录一下我印象深刻的一些内容:
一、什么是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不仅指没有心理疾病或变态,还包括个体社会生活适应良好、人格的完善和心理潜能的充分发挥。
判断心理健康的一个简单标准:什么年龄干什么事!(即孩子在每个年龄阶段都有阶段发展任务,当孩子达成了这些阶段发展任务就视为孩子心理健康。)
课上老师举了两个例子,一个是他上一年级的儿子仿照爸爸签字,以及去四年级哥哥家度过愉快的一天。老师通过这个例子告诉我们什么是“适应阶段”,给了我们一个不一样的思考维度,我们遇到问题容易盯着问题本身不放,这不仅很难帮助我们解决问题,而且容易陷入由问题激发出来的情绪里。然而,我们也许可以跳出这种线性思维,去看到系统之间的相互影响,从源头去思考孩子因为什么而有了这样的状况,当我们这样去思考的时候,我们会看到环境的变化,看到主流文化论述等背景下,孩子出现了这样的状况。把缘由找到之后,我们可能会发现这不算是个问题,顶多就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需要调整自身状态去适应的一个过程。这就是发展心理健康必不可少的成长经历。当我们能看到孩子的这些,也许我们就不会再去焦虑孩子为什么撒谎啊,为什么搞小动作啊。父母放松了,孩子也能轻松点去适应阶段的变换。
另一个例子讲的是现在的结婚难的问题,老师指出这是一个社会问题,是当父母的给孩子成长路上挖的坑。意思就是孩子在该谈恋爱的阶段不被允许,等到终于允许谈恋爱的时候,甚至催着结婚的时候,发现自己不知道要找什么对象、怎么找对象、怎么跟对象相处。。。而且在该懂性知识的年龄懵懵懂懂、遮遮掩掩,导致很多孩子不知道怎么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出现高人流),也不知道性行为的卫生安全措施(出现艾滋病)。这就是源于我们文化中关于性始终是无法公开讨论和正常开展性教育的因素,所以孩子无法有一个系统的性知识。
这两个例子都在告诉我们,什么年龄干什么事很重要,这是人的成长规律,违背了规律是要付出代价的!
二、心理问题都源自于关系的失调
课上老师通过讲三种关系——自我关系、他人关系、环境关系,来阐释我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何,就决定了一个人的幸福与否,也决定了这个人的幸福程度。而自我关系是三种关系中最为重要的,因为我们人出现问题很多时候就是因为我们自己跟自己过不去,自己折腾自己,无法悦纳自己的不完美。
在讲自我关系的时候,老师讲到在中国文化背景下,我们每个个体与家人、家族的关系就像在一个蜘蛛网里,发展个体的自我个性非常的难,是因为每个个体身上背负了太多家庭及家庭成员的东西,就像是身体的每个部位都收到牵制一般。对此,仅就个性发展难题上我认同这个因素。但同样的,如果我们把蜘蛛网看成是这个个体的支撑线的话,那就会有另外不一样的意义。我想说的是,想象是这个蜘蛛网的每一根线代表着这个个体跟爸爸、跟妈妈、跟其他家人、跟朋友、跟同学、跟自己的各项爱好甚至是跟自己的偶像的关系。当其中某根或者某几根线断了,但如果这个个体剩下的线仍然足够支撑他的话,这个个体就有喘息的机会,就不容易坍塌。但如果他的线就一两根或者为数不多的几根,那么他一旦有个别的线出现问题了,那他能得到的支持就非常有限甚至难以支撑他度过难关。这种情况就会很危险。比如说成都的王佳乐事件,又比如电影《少年的你》里遭遇校园欺凌的胡小碟。
这也告诉我们一点,我们作为父母,在关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跟孩子之间的线牢靠吗?孩子有多少线在支撑他呢?如果我们要为孩子多拉几条线的话,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去帮助他呢?这是很值得我们作为父母去思考的。
诚如彭博士在课上说的,我们需要让孩子知道自己擅长什么和不擅长什么,比这更重要的是,我们作为家长要知道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着自己内在的步调,时刻要记得“人的优秀不在起点,而在终点”。放下我们自己的期待,还给孩子一个做真实自己的空间和机会。我们播下了一颗种子,只需要适当浇水和施肥,然后能做的就是静待花开,不去过度关注也不去揠苗助长更不去捣乱其生长环境。
三、独立自主、分化
关于这个点,老师讲了两个歪掉的状况:一是边界不清,二是黑白分明。前者是过度粘连、分化不好,后者是过度独立。
老师也举了个例子:
(6岁娃)
妈:你想吃啥就吃啥
娃:妈,我想吃冰激凌
妈:那么冷吃啥冰激凌
娃:妈,我想吃肯德基
妈:晚上吃什么肯德基
。。。。。
(15岁娃)
妈:你想吃啥?
娃:随便
妈:你想去哪玩?
娃:随便
。。。。。
这两段对话,非常清晰地警醒我们,孩子是如何成长为没有自己需求或者不知道自己需求的人的。同样,也让我们清晰地看到大人是如何说一套做一套的。在这个对话过程中,显而易见的是,孩子小时候想法无法实现,长大了也对父母失去了信任,也不会跟父母之间建立深交。而孩子在遇到难题的时候就会少了一根非常重要的支撑线。
四、大脑发育的顺序
课上老师说大脑发育的顺序遵循的是从低等功能向上发展。先是感知觉发育(0-2岁),再到运动、语言发育(2-6岁),最后才是认知发育(6周岁起)。
讲述这个内容的时候,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规律!规律!还是规律!养育孩子无难事,只要你遵守规律!违背规律,必定是要付出代价的。
面对现在什么都提前!提前!再提前!幼小衔接、小升初、初升高!甚至有说法“赢在射精前”(指的是1月出生的孩子比童年8月出生的孩子更能应对同样的学习进度)。小学反馈幼儿园,初中反馈小学,高中反馈初中,在这种“潮流”下,作为父母、作为孩子大多数都是高焦虑的,那怎么样可以在这种“潮流”中不随波逐流呢?那就是得懂孩子的成长规律!
当我们作为家长的,懂得了孩子的成长规律,懂得什么年龄干什么事,懂得什么是孩子的事,懂得养娃如种田,懂得顺天收。那养育孩子也许就会更淡定从容、轻松不费力。儿科心理医生温妮科特的“good-enough mother”理论也才能得以践行,这既是指导我们作为父母的一个育儿标准,更是缓解我们育儿焦虑的“定心丸”。
套用时下流行的句式:任何不遵循成长规律的教育和教学方法,都是耍流氓!
最后,总结一下今天的听课感受吧,彭博士最有力量的一句话就是“违背规律,是要付出代价的/是要遭到报应的”!换句话讲,我们在育儿上挖的坑,都是要还的!有这句话在,让我更加地坚定自己的“顺天收”的育儿理念,也让我更加淡定从容地去坚持自己的育儿观,并努力做全民焦虑“潮流”中的一股清流,跟越来越多的清流汇聚成河成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