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公考
7000字的大神公考心得,为即将参加国考的同学们提供一些启发

7000字的大神公考心得,为即将参加国考的同学们提供一些启发

作者: kaikaicoco | 来源:发表于2019-11-14 06:50 被阅读0次

    序言:(我这位舍友非常热心,在我的强烈要求下纯手写了这篇心得)。应小伙伴的要求,还有来自江苏、湖南、广东、江西等各地考友的期盼,很想为考友们提供些力所能及的帮助,因为我晓得这条路影响了多少人、多少面以及多久,其中的艰辛只有经历过才知道。说归说,可一直都没有去做,一来是真懒了,天天放假人开始松懈了,不想动笔;一来是感觉我要写的没啥用,很多东西大家都懂得,很多大神也分享过,不过大都比较零散,所以本次总结一下,希望能给仍然奋战在公考前线的同学们一点启发:

    一、公考历程
    说实话,大学时我们班是看不上公务员的,但由于政治学专业所限加上大学没有认真学习和实践,毕业之后的一年发现找的工作都不太稳,机缘巧合之下发现还有公务员这条路,于是开始谋划。当我决定考公的那天起,目标就很坚定,不管难不难,坚持下去选最好的,本来公务员就是很一般的行业,再不选好一点的岗位还怎么跟外人竞争。考公之路总体来说,还算很顺利很舒坦,基本没有遇到太多的阻碍。
    前三、四次,初入茅庐,与很多人一样摸着石头过河,找攻略、找经验、找高手,最终自然铩羽而归,连面试的门都没摸到,以前看考上的这些确实是“人精”,几百人踩在脚下,真的佩服。但后面发生了改变:
    2018年:
    1、广东省考,广东省委宣传部,312:1,79.4+76=155.4,第二,面试失败。

    7000字的大神公考心得,为即将参加国考的同学们提供一些启发


    2、江苏省考,南京市鼓楼区政协,177:1,81+63=144,第一,面试放弃。其中行测全省前50名,全省行测最高分83.9;

    7000字的大神公考心得,为即将参加国考的同学们提供一些启发


    3、某省省考,省民盟,168:1,不到140,只得了第七,没有入面,

    4、2019年国考,福州长乐区国家税务局,962:2,78.8+56.5=135.3,近千人岗位第二入围,第一名75+62。
    2019年:
    5、广东省考,深圳龙岗区法院,290:1,94.6+81=175.6,第一,体检放弃;总分全省前100。

    7000字的大神公考心得,为即将参加国考的同学们提供一些启发


    6、深圳市考,盐田区委统战部,176:1,79.4+66=145.4,第一,总分全市8万多考生前30,面试放弃。

    7000字的大神公考心得,为即将参加国考的同学们提供一些启发


    7、本省省考,省直机关,再次第一,入围。(因与深圳岗位体检冲突,两者做出割舍,他还感觉到很委屈)。
    以上成绩均属实,网上也都可以查到。说到公务员,不得不提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尤其是珠三角吸引了全国各地的考生,每年广东省考有近40万考生,江苏有30万,能够多次拿到全省前100,每次都拉开第二名5-10分的差距,必然有实力当然也有运气。
    二、公考经验
    在公考的路上,涌现出很多大神,留下了宝贵的经验,给后来者提供了更加便捷的考公路径,站在前辈的肩膀上,现在的考生水平与以前不可同日而语。对于本人而言,取得的成绩都源于扎实的功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本文主要根据自己的习惯,再结合一些其他大神的经验,决定从必备能力、五个模块的答题技巧和一些好的学习习惯三个方面展开:
    (1) 必备能力
    1.阅读能力。毋庸置疑,阅读能力是整个行测的核心,也是申论的基础,阅读能力不仅仅是指你读的懂,还要读的快。为什么行测难?试题难度也就中小学水平,数学据说都是小学偏简单的奥数题,给你三个小时,你也能做到80分,难就难在时间紧、分秒必争,所以速度变得至关重要,而这一切靠的就是阅读速度。阅读速度快的人优势非常明显,曾经有大神分享了一篇“得速读得天下”的文章,文章详细介绍了该大神是如何做到“扫一眼(大概2s)把一行的文字短时记忆”的程度,并在一年之内顺利通过事业单位考试、公考、法考、研究生四门考试。当然我们不需要那么快的速度,但是一般得达到这样一个标准(30-40s读完一题言语片段并理解其大意),我自己一般能够做到30s左右读完一篇片段题并掌握大意,故每次省考都能完完整整做下来,一般还能多3-5分钟,135题则要蒙5-8题左右。那么如何提高阅读速度?有两个建议,一个是读书读报,利用手头可以利用的资源,在闲暇时间多阅读阅读,不能漫不经心的阅读,要快一点、在快一点去读,心里一定要有这个意识,坚持下来,会快起来的。另外一个是做题了,专项训练言语题,切记一定要严格控时,一开始不习惯可以从一分钟一题开始慢慢提高到40s乃至30s一题的速读,坚持下来,效果会不错的。两个方法可以结合用,有自己的手段也可以,一切以提高阅读速度为核心。
    2.计算能力。这个其实比较简单,有一点点数学基础就够了。但是很多人还是不够快,一个简单的计算要花上半分钟甚至一分钟,有的还要反复验算,总觉得算错了,这些都是不好的习惯,影响答题速度。就拿同事和我来说,曾经一起做题,一整套下来,抛开资料和数量,其他题型的正确率几乎一样,言语还比我少错了一题,但是做到资料分析的时候,20题他花了应该有接近30分钟,而我只用了21分钟左右,关键是我才错了1题,他错了4题好像,导致的结果是数量这次简单全部做完了,他只做了两题,其他都是蒙的,这两块我少错了8-9题,所以问题就看出来了。那么怎么提高计算速读?没有别的捷径,做题把,对我来说这方面是我从学习阶段以来的强项,不需要刻意去练习,但是多数人都可以通过练习甚至是短时间内提高这方面的反应能力,以至于能达到一看到题目迅速反应该如何去计算。做题的时候,也是循序渐进,从20题30分钟慢慢的提高到20题20分钟,在保证正确率的前提下。后面会讲到计算的技巧和经验,可以帮助快速提高计算速度。
    (二)五个模块的答题技巧
    1.常识判断。得分率普遍不高,也是我的硬伤,好一点错10题,差的错15题,等同于全蒙。分享下常识大神的一点技巧,就是部分常识题是可以根据我们自身最基本的认知去推断的,举个例子,今年省考考察了一道“扶贫政策”的常识题,四个选项乍看一眼都没问题,仔细一看其中一项“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县乡抓落实”显然,把“市级部门”吃掉了。你可以对这项政策一无所知,但你一定知道从中央到省到市到县到乡的层级把,别告诉你不知道。其余的常识题,不要犹豫了,蒙吧,最好是能排除1-2个再蒙,记得有一题“一下不是2018年发生的事?”有一项“港珠澳大桥”这条新闻应该是众所周知,剩余三个看不懂的就蒙吧。
    2言语理解。无论是国考还是省考,言语都是最重要的部分,也是最不容易掌握,一般能够达到80%的正确率的话,上70分就容易了。
    (1)选词填空。难度较大,我自己也不稳,一般浮动在70-85的正确率,最好一次19国考错3个,要做好他,最重要的是掌握常用词汇的词意、用法、搭配以及常用近义词的区别,特别是词意,一定要做到烂熟于心的程度,现在填空题大部分是考察常用词的意思和用法,很少会考感情色彩、词性这些。如,鬼斧神工和巧夺天工的区别(常考)是大自然和人工,还有诸如方兴未艾、大行其道、如火如荼的区别等等,你无需拿着词典背诵,没必要也没可能,建议是把从2013年起开始的所有省考和国考考察到的词汇梳理总结形成笔记,足以应对,行测考察的词语你会发现来来回回就是这些,从来不出现生僻冷词,举例:举重若轻,该词在我印象中就考了三次了,他不仅可以形容人的能力强,还有很多的用法,这些都需要你去总结的。之前我自己总结的常用词辨析,这些只是我自己容易混淆的,每个人都要结合自己的做题经验去完整总结。
    (2)片段阅读。相对简单,考察的套路无非就是主旨题(包含起标题)、细节提、排序提,注意一下:主旨题和意在强调题,前者是什么,后者怎么做,难度不大。技巧方面的话,多注意连接词,转折、递进、并列什么的,但我个人建议先通读全文一遍,掌握其大意之后在结合这些连接词去选,正确率会非常高,而不是单纯只看这些连接词,所以阅读能力重要,有的人做的慢的一个原因就是要看2-3遍才懂,要想做的快,请尽可能完成“看一遍知其意”,个别很难的文章除外。至于细节提,也不难,先通读全文,再从选项中去找对应句,通常都比较容易排除,主要考无中生有、偷换概念、内涵扩大等等,你们做题的时候也能够掌握这些套路。排序提通常都很难,主要抓住几个关键词,用排除法,过难的题目不用纠结,排除几个错的,凭感觉选,1-2题没几个分数。
    3.判断推理。也是一大块,相对好掌握,是能够稳定正确率的题型。
    (1)图形推理,简单,规律总结下来就是数量、位置、结构、空间组合这些,一笔画、对称轴和求同存异类的我觉得都可以归于结构,数量方面又包含点线面角。需要强调的是,现在的图形题一般不会单独出一个规律,而是混合几种一起出,而且趋势明显,去年国考题就考了2-3题多种规律混合的,一题好像是对称轴结构和对称轴数量的混合,还有一题是三角形底线位置和三角形顶点位置的混合,此外,现在考察的规律比较具有迷惑性,让你第一眼看上去像这个规律,实际上是另外一个规律,省考这几年好像都这么搞,比如有一题让你看上去像是数字关系,实际上是面的关系,有一题让你看上去像是位移,实际上是对称轴,考的不难,但是迷惑性,需要留心眼。
    (2)类比推理。大家都会的题型,但存在争议,如果考出常识的类比题,也实属无奈。考察的趋势也是几种规律杂合,比如对应关系+词性,对应关系+种类等等,简单来说,就是按对应关系可能两个选项都可以,这时候就要考虑其他因素,比如词性,是不是都是形容词,种类,是不是都是植物,成语的感情色彩是不是积极的,等等,诸如此类。做真题的目的就是把这些规律摸清楚,总结在一起,避免下一次在犯错。
    (3)定义判断。简单的简单,难的难,没多大技巧性,抓主干的关键点,如主体、客体、限制条件、使用手段等,比如xx通过xx达到xx目的,在xx的条件下,这种题型你要做到一看就马上反应出可能会考察的点,就我而言,经常犯的错误是忽略掉了主体,错了好几次,无语了。定义判断难起来很难,题目又臭又长,会出现完全看不懂的情况,这时候别纠结了,连机构的答案都五花八门,不必为了0.8分浪费时间,凭常识或经验去排除几个明显错误的,有些你看不懂的名词其实可能联想我们所认知的常识,用常识去答题这也是一种方法,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4)逻辑推理,较为简单。我觉得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绝对性的,一种是可能性的。前者类似“如果A,那么B,除非A,否则B这类等价命题,这种题型是不存在争议,能够推出来就是对的,这类要总结一些常见的命题:如除非A,否则B等价于非A推出B,此类,大家可以百度一下或者看视频课程,我自己从来没有总结过。后者的话,就是可能性推理,类似最能加强或最能削弱,这类题目选项可能会出现好几个都能加强和削弱,要选出最能,一个原则“否论点比否论据更具说服力”,具体来说就是肯定前面的论据,但否定后面的论点这种说服力比你否定论据(例子)更有说服力,还有一些其他情况,需要结合真题说明,这里就不叙述了。
    4.资料分析,最容易的送分题,而且能够短时间内提高的。他不需要你多少知识储备,也不需要很高的学习水平,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用时太长了,前面有提到计算能力,那么怎么做快呢?(最好能保证一分钟一题,80%以上的正确率),两个方面提升,一个是找数据要快,前提是对名词基本概念(增长率、增长量、贡献率)有充分的知晓,时间和主体不能看错,迅速反应出要从哪段去找数据,这点只需要多做习题就能熟能生巧。另一个是计算要快,综合运用计算技巧和目测感觉,遵循“能不计算尽量不要计算,要计算尽量用技巧算”,很多人都习惯一定要动笔算,其实真的部分题目真的不需要动笔,体现在一些比较大小或者选项差异较大的题目,如有的除数结果首位是4,有的是3,有的是2,这样的题目靠看也能看出来,很明显的差异,不要拿到题目就想着要动笔算,这样的习惯要改掉。计算技巧方面,关键的常考的几个无非是百化分、除数增长率、混合增长率、尾数法、缩位法,不需要你掌握很多,关键的几个一定要灵活运用,超级熟练,什么情况使用什么技巧要条件反射。
    5.数量关系。较难的题目,大部分人没时间做,数量对数学基础要求较高,短时间内突破比较难,真正上考场很多秒杀技巧用不出来的,这类题型建议40s-1分钟没思路的马上跳过,挑自己熟悉的、简单的题目先做,剩下的有技巧的蒙,有个公认的蒙题技巧是,根据你做出来的答案,蒙没有或者较少出现的选项,比如你前面做出来都选B,那其他就蒙C(避开B)把,以此类推。你做出来的越多,蒙对概率越大。对我来说,肯定要做出来的,一般分为工程、路途、概率、几何图、排列组合、面积,考的很活,很难用一套技巧概括,我自己通过总结、分类对于每种题型都有一种比较快的思路,可能不是最好的,但我自己用的最顺,具体要结合例题说明。比如全错位排列有一个固定的规律是0、1、4、9、44….灵活运用大大减少运算。
    (三)一些好的学习习惯
    1.关于做题。不是越多越好,做题是一方面,总结更重要,每做一套或者一模块,都要把每一道错题加以认真总结,及时对比答案或者找高手分析错在哪、思路哪里不对,及时反思,必要的话把整个题目拍下来记下,慢慢的你就会发现自己易错的、反复错的、搞不懂的题目有哪些,能够发现不足才可以采取针对性的提高措施,我个人而言,1分钟做完一套我要花2分钟去消化这道题,这样效率会非常高。
    除了做错的题目,做慢的也要总结,能够做对说明思路是对的,接下来就是提高这类题目的速度,多角度去解题,找到最快的思路,争取下一次碰到类似的做的更快,这次花了60s,下次40s搞定它。多看看解析,多请教高手,通常他们有一套自己最快的方法。
    2.关于答题。两个需要注意的点,一个是答题取舍,都知道碰到难的要跳过,但真正能做到的有多少?难题是很影响心态,打乱答题节奏,你要慢慢的养成习惯,一般来说40s-60s拿不下或者没思路的一定要坚决果断跳过,当一个模块连续几题都这样,建议把整个模块都跳过,既不影响心态,又为后面争取时间,从今天起你一定要把那些不好的做题习惯彻底消除。去年国考,做到图形题时,连续好几题卡壳,当时很果断把整块跳过,到最后剩余十分钟的时候我是以很轻松的心态去解决这10题图形题,虽然错了3-4题(事实证明本次考试图形、数量确实很难),但一点不影响我接近80分(合格分50)的高分。于此相反,张勇多次向我抱怨做题不专注,前面做得好,后面一塌糊涂,大体是因为难题所造成的情绪波动,连续碰到难题影响了心态,分散了注意力,对“取舍”领悟还不够深。平时练习要注意养成好的习惯,好的习惯一旦养成就会让你真正做到“从容不迫、镇定自如”。
    一个是答题顺序,一般没有特别要求,每个人都有自己习惯的,通常来说,把重要的模块(言语和资料)放在头脑清晰的前半段,判断放在中间,常识和数量放在最后,这样会比较科学,这也是很多大神的思路。如果考前提前发卷,可以粗略浏览常识和类比题,最大化利用时间。
    3.关于如何高效复习。无他,就一条“专注”把,可以很肯定的说,每一个公考达人都有自己的学习方法,但有一条是共同的,是当你决定开始复习的时候,至少在这个时间内你要全身心的投入,把其他事情仍在一边,玩的时候你尽情的玩,学习的时候也请静心的学。我觉得这是一种习惯,是非常重要的习惯,不管是学习还是其他。施阳清大神,大家可以去搜搜,连续入围中央部委、广东、厦门等地公务员,同年考上北大研究生,我觉得他最异于常人的一点是能够连续4个小时完全专注学习,那是“绝缘体”。真的很难做到,对于我个人而言,学习超过1个小时注意力就开始不急中,所以我经常通过阅读来提升专注力,很多时候周末整个早上的时间都在专心阅读,目的就是让自己的注意力能够从半小时提升到一小时再提升到两小时。能够将注意力保持连续2个小时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难上加难。打个比方,一个有家庭的女同事在学习的时候,她可能要照顾小孩,可能还要处理家务,也许还有白天未完成的工作,一个晚上虽然都拿着一本书,但真正有效时间是很少的,而且就这么短的时间还很难去消化吸收,最后呢可能就掌握了一个模块,而我,一个晚上花半小时高效学习,完了可以去运动,可以去玩,半个小时所带来的收获绝不止一个模块,这就是为什么很多高手看起来学的很轻松愉快,却能拿到高分。
    4.关于视频课程、书本这些。有人发给我看过,内容确实非常详实,基础很差的还是有必要,这些书本、视频课程会讲的很基础、很系统,某笔还可以,其他没看过。不管怎么样,打好基础才是王道,基础扎实了学起来就会轻松,就容易迈向高手行列。

    5.关于申论。申论自认为不稳,有高分的时候,多数都能保持中上水平。申论说简单也简单,小题基本按照原文语言去概括总结即可,切不可自己发挥,包括国考的申论小题也仅仅停留在归纳概括,点答到了就给分。大作文也无需语言功底,提炼出观点,直接用材料的论据即可,这是最快捷的方法,问了很多申论高手,很多高分申论的作文无一例外70%内容都取自材料。国考难度会打得多,所以你会发现很多省考80来分的申论到了国考可能不及格。平时拿几套真题掐时间训练就可以了,不用做太多,也不用刻意去准备,认真准备反而分数低,这是很多老手的心得了。
    6.关于积极的心理暗示。分享一个大神的心得,当你一直遭遇失败的时候,保持积极地心理暗示会有良好的效果。曾经有一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证明过积极地心里暗示对个人成功的作用(美国有个州长的故事),也许你曾经经历过“不行”“很难”“做不到”,但你每天要给自己的鼓励是“能”“做得到”“这么难都搞定了,这算啥”,就算退一步讲,即使最后你没成功,积极的心理暗示会让你每天都保持良好的心态、饱满的精气神,还有身心舒畅。
    后话:公考路上有很多不确定性,有的人一次搞定,有的人35岁含泪上岸,考上了也没什么值得骄傲,考不上也不用灰心,来年还是条好汉,也许有更好的岗位再等你。再者,公务员本身差异也很大,不同类型、不同部门的公务员、发达地区和普通地区公务员差距很大,有实力的当然是一步到位选择“最好的公务员”,通常可以综合考虑选择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考上仅代表有了一张入场券,当从你入职的那一天起,你的所有成绩都会归零,未来的路很长,依然充满挑战。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7000字的大神公考心得,为即将参加国考的同学们提供一些启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osli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