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年底,克拉玛依的一场火灾,使325名天真烂漫的小学生化为无辜的亡魂,近来,死难者家属向有关部门提出要求:在火灾废墟建造三座碑,第一座刻上所有遇难者的名字,第二座刻上为抢救学生而遇难的老师、职工、家属的名字;第三座碑仅高12﹒8厘米,是任何人都能踩踏上去的水泥柱,刻上那些在生死关头置数百名小学生生死于不顾,甚至推倒孩子,踩着幼小的身体逃离火场的10多名领导干部的名字。
应该申明,我绝对理解和同情死难者家属的心情,但悲也好愤也好,于事无补,我们应保持相当的理智,才能进行合乎逻辑的讨论。
悠悠岁月,死人的事情是不奇怪的。人生固有一死,何况“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如果死几百个小学生就立碑,那么,60年代初全国上下饿死的人成千上万,该不该立碑?70年代中,唐山大地震死去的该不该立碑?“文革”中受迫害而死的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革命家,该不该立碑?往上追溯,倘若从秦始皇焚书坑儒算起,两千多年间,为不应死而死的无辜都一次次立碑的话,恐怕我们辽阔的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已经无处可碑了,我们这些幸存苟安的生者莫非只得坐宇宙飞船去月球上定居?很显然,立碑的要求不符合我们天灾人祸接连不断的特殊国情。所以,我郑重地推荐烧钱纸的传统方式,花钱不多费事不大,顶多污染污染本不清净的空气而已。
不应该给无辜的孩子立碑,当然更不必为英勇的教师、职工、家属立碑。他们为了孩子,置个人生命于不顾,可见扬其名于后世违其初衷。平凡的他们,用炽热滚烫的肉体应验了灵魂的至高无上。诗人说“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灵魂高尚的还在乎世俗的纪念么?愿他们如此默默地飞向天堂——如果天堂确实接纳高尚者——我们在滚滚红尘中为他们鼓掌送行!
据说,国人是不愿为生者立碑的,但这一回却要求为只顾逃命而最终逃出命来的官员们立碑,凭此一项就显示出大胆的开拓意识,很切合改革开放与国际惯例接轨的精神。当然,其中表达的是对逃命官员的极度愤怒。我以为不然。人毕竟是动物,动物就有个逃命的本能吧。教师们原本渺小,地位低,工资少,只晓得读书教书,连夜总会都没去过,于是不把生命当回事儿。而食有鱼出有车的官员则不同,他们明白自己的身份,当老百姓的父母官,要关心爱护大家庭里的老老小小,吃饭穿衣拉屎拉尿,方方面面都需要他们制定政策加强管理。为救几个未成年的孩子而牺牲我们的父母官,岂不因小失大?所以,“让领导先走”就理应当然不容置喙。还好,我们的父母官也总是最会权衡轻重利弊的。他们勇敢地撇开需要救助的孩子,宁愿陷自己于不义的尴尬境地,为的是整个社会大多数人的平安幸福,可见他们以大局为重却惨遭误解的献身精神是多么崇高!

当火灾来临的时候,当水灾来临的时候,当山河破碎天怒人怨的时候……一句“让领导先走”,无疑唱响了时代之最强音!
综上所述,碑不立的好!一家之言不成体统,欢迎指正。
(二十几年前的一篇旧文,发表之后,据编辑说,竟然招致无数善良读者来信质疑……二十几年弹指一挥间,再次翻检出来,不知还会招致质疑否?)
网友评论
我写不出,只能静静的看古眼老师的好文。👍
想起来了听过的一首歌,中国孩子。
呵呵,开个玩笑,我觉得没什么可质疑的,挺好的文,挺明确有理的观点,点赞
体制内的思想文化落后到今天仍然在杀人害国,仍有很多人执迷不悟。可笑的是还有一部分群众也跟着起哄,企图回潮,复古强今。心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