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成长一小步
学习生涯规划,重新认识改变命运的7个生涯节点

学习生涯规划,重新认识改变命运的7个生涯节点

作者: 乐活雅 | 来源:发表于2020-11-06 15:10 被阅读0次

    以前和领导交流的时候,老是感慨:

    为啥人家意识层次总这么高,感觉自己总达不到他们的高度。

    现在才知道,人生阶段不同,生涯节点不同。

    他们都已经在“个人使命、团队召唤”的level啦。

    差距的产生原来和年龄也确实有关系,经历的事情多了,慢慢会帮助自己形成价值观,也能逐渐清晰自己的使命。

    学习生涯课程,感触很多。尤其是对于职场变化的感触:

    从前的工作大凡都是铁饭碗好,一个人一辈子干一份工作,工作的感觉就像坐旋转木马,一天有一天地重复。

    现在的工作则是3-5年换一次,感觉就像过山车,每一段都有激动人心的时刻,时不时还会有新赛道出现。

    想想自己的职业生活,原先的中英翻译干了差不多半辈子,套用《我的前半生》里的年龄界限,从毕业做到了35岁,现在开始了后半生,开始了喜欢的人力资源岗。

    随即便像小马达一样,学习心理咨询,健康咨询,正面管教家长讲师,正面管教职场赋能,生涯规划……

    找到了喜欢的事情,在生活中也忍不住会去尝试学到的模型,喜欢和人有意识地互动。了解自己真的很重要,知道了自己喜欢的职业,生活便如坐上了火箭,急速向前。

    重新听了古典老师的先导课,忍不住回顾一下自己的7个生涯节点,所有的回顾都是为了更好地认识和校准自己,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规划孩子的生涯。

    1.      2-8岁 少儿 素质教育,挖掘天赋

    2.      12-18岁 中学 生涯教育,志愿填报

    3.      18-22岁 职前期 职业规划,就业指导

    4.      22-25岁 员工期 职业适应,再定位

    5.      25 - 35岁 中层 突破瓶颈,生涯平衡

    6.      40-65岁 高管 个人使命,团队感召

    7.      60+ 老年 角色适应,老年规划

    1 2-8少儿期的关注点是素质教育,挖掘天赋。

    想想自己那个阶段是怎么度过的?爸妈被奶奶赶出家门,因奶奶转嫁的债务,不得不各种勒紧裤腰带存钱还债。在我5-7岁时,爸妈带着弟弟去了宁波,我则成了一个在奶奶和外婆家辗转的留守儿童。童年时的记忆只有和小朋友们游戏时的快乐片段,和奶奶拿着棒子催我回家吃饭被揍的片段。到了8岁,我才被妈妈接到身边。

    读小学时,去北仑港春游,只需要自己带面包的那种,老妈说没钱不让我去。我自己顶着个硬馒头撅着跟去春游(按爸妈说的,是真的穷到骨子里)。就这样的状态,别提素质教育,挖掘天赋了。

    那时候连班级的大合唱,都因为我买不起红裙子,全班到县城里的大合唱比赛,我是唯一一个不参加的。小学时,看着别的女孩去学跳舞、学唱歌,我只有羡慕的份,也不再和爸妈提非分的要求了。

    新的意义:

    对于童年的回顾,会让自己看到现在自己遇到某些场景时的固定模式。

    比如,前几年对于价格高的物品很少舍得买,但打折时却无脑剁手,内在其实一直有不配合的情绪在作怪。

    反思童年的经历,对于现在我5岁的女儿,我会鼓励她去各种尝试,去故事会,去各种游乐场,读各种绘本,想去看鱼就陪同去看鱼,想养宠物就买小乌龟。

    孩子只有经过尝试之后,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以及不喜欢什么。没有尝试,又怎么可能知道自己的喜欢,选择的标准又怎么会明确呢?

    2  12-18岁 中学期

    关注点是生涯教育,志愿填报。

    那时我都是住校的,爸妈经常供给不上我的生活费(好像是每周30元),还是大姨资助我的。每到周日我就去向大姨要钱,每次拿到钱之后,大姨会和我说爸妈多么辛苦,让我懂事点,少花钱,好好读书。那时候的我,听到类似的话内心就有抵触感。青少年时期独有的反叛和独立意识在作怪吧。

    越是缺什么,越是听不进类似的话语。那时最期待的就是午间或者周末的时候和几个要好的朋友逛逛大马路、爬爬山。

    那阶段特别喜欢吃甜食和面包,生活费到手之后,基本是前三天各种面包甜食,后两天基本是腐乳下饭。

    那时没有想过自己想做什么,自己能做什么,有的就是混混沌沌,想着能买件合身的衣服就好。(因为喜欢甜食,那时就是一小胖,想要穿得好看,那是不可能的。)

    新的意义:

    孩子现在虽然小,但我可以从现在开始就努力做一个耐心倾听、尊重孩子的妈妈。可能我没有钱满足她任何喜好,但我会在能力范围内提供,我会在乎孩子的感受,让她知道无论发生什么事情,她都可以和妈妈说。妈妈一直有个温暖的怀抱和一双耐心倾听的耳朵,没有评判、没有说教。

    目标清晰,但实现起来困难还是蛮多的,慢慢克服,熟练了就会更容易。

    3 18-22岁 职前期

    关注点是职业规划,就业指导。

    在考大学前,我都没有意识到自己需要找个目标,基本都是随波逐流。那时经常感觉没有人理解我,也没有人爱我,因为我接收到最多的就是对我的批评和建议。没有人肯听听我怎么想的。毕业之后,我就想着要远离家人,远离一切让我烦躁的人、事、物。等到工作一段时间,遇到了一些困难,妈妈身体也不适,我才回到了熟悉的家乡。

    新的意义:了解各种模型,意识到前期的规划欠缺影响到了自己目前的状态,但现在的重新开启和梳理便是当下最好的选择。

    认识了自己,知道了自己为什么而活以及如何会活得更好,那便是最好的状态。

    4 22-25岁 员工期

    关注点是职业适应,再定位。

    进入职场初期,我尝试了2-4份工作,不是感觉待遇不如意,就是发展空间有限。那时候的尝试也是各种没有章法。去过不同的城市,也算是记忆中的一点亮色吧。因为以后就没有机会长时间地待在另外的城市了。

    5  25 - 35岁 中层

    关注点是突破瓶颈,生涯平衡。

    经过各种方面的权衡,最终进入了现在的公司,这一做就是十一年。但十一年也是换过城市,换过部门和岗位,虽然一直隶属于翻译版块。

    九年是坐着自己喜欢的中英翻译,工作中和外方老大和直接领导相处地的都很愉快,工作中也收获了很多的认可和感动。无奈决定我升迁的并不是他们,最终导致错过了初期的发展机会。

    还好公司给了我第二个机会,让我进入了自己向往的人力资源岗位。

    在35岁开始职场的下半生,也算是自己的运气。有了新的起点,逐渐能兼顾职场和家庭生活。

    开始了第二阶段的学习探索,通过心理学、写作、读书和生涯的学习,开始了更好的自我认识和探索自助助人的尝试。

    新的意义:人生是多维度的,工作是一面,如果有些归属感和价值感未得到满足,还可以通过8小时外的探索来获取。

    6 40-65岁 高管

    关注点是个人使命,团队感召。

    在职场中有忘年交的领导,私下里聊天的时候,我的内心总感慨,他的格局真高,对人生看地真透。可能是交心的人本来就少,有着使命感召唤的他,在闲聊或者工作交流的时候,总让我能意识到与他的差距。

    这也是激励我持续学习的动力吧,有职场的榜样和偶像,前行也会多一种激励。

    新的意义:离40岁还有4年的时间。感觉个人使命这个概念,也不是一定要有世俗意义上的成功才具备的,我怎么觉得自己已经有了个人使命。

    每天动力满满地去上班,碎片化时间加点学习和社群互动,有了想法就随手记录和复盘一下,偶尔写写文章、做咨询或培训,每次都会有新的体验和感触。

    7  60+ 老年

    关注点是角色适应,老年规划。

    老年未至,但和父母住在一起,有爸妈帮忙平日里接送孩子,老妈甚至每天帮我做饭和家务。

    其实,这也是一个机会,可以和父母聊聊他们有什么兴趣爱好。平时女儿去上学了,爸爸妈妈也可以有他们自己的活动时间。

    生涯,其实就是人的一生。一天是怎么过得,一生基本也是这样过的。

    梳理盘点过去、当下和未来的生活,确实能带来不同的体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习生涯规划,重新认识改变命运的7个生涯节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ostb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