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故而知新,学新而深思。
教练技术不仅仅是一门管理技术,更是值得精修的人身通途,动心起念,身为教练。
我曾经提出一个疑问:教练技术为何都是轻声细语呢?非这样不可吗?后面才发现,并非刻意而为之,而是站在教练的位置之时,便会发自内心的心平气和。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这是教练该有的心态。就在刚刚,奋笔疾书的笔记,都没有保存。想到,我再写一遍,或许会有更新的观点,事实证明,确实如此。
从军事化管理,到日式化管理,到教练式管理,管理无定式,沟通无定式,管理方式的变更,不是替代,而是新增,会因不同的管理情景,选择不一样的管理方式。
作为教练先驱的添.高威,告诉我们,非专业的教练,是有可能比专业的教练让学员有更大的进度。需要澄清的是,一定不是告诉我们,非专业的教练就会强于专业的教练,我始终相信,如果都使用教练技术,专业的导师,还是有更多优势的,前提是专业的导师,能够降低自己的自我取向。
很有指导意义的公式:绩效表现=潜能-干扰。告诉我们,要挖掘部属的潜能,通过ask的赋能,让部属具备更强的能力;同时,要找到部属的干扰,看看对绩效表现造成不好影响的因素有哪些。需要警惕的是,管理者本人可能就是部属的干扰。
无论是身为组织的管理者,还是身为个人管理者,教练无处不在,有意识,无意识,均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