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这个社会,不要脸的人,简直多如牛毛。他们往往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生活艰难,不得不脸皮厚;一类是深谙社会运行法则,练就了一副厚脸皮。
其实这两类人没什么不同,本质几乎都是被逼无奈。
壹
我曾看到过一个在别人眼里极度不要脸的人。他年过五旬,高高大大的,看起来膀大腰圆,实则已经垂垂老矣,两鬓头发白了不少。
他每天的主业是照顾病人,自己有尿毒症,妻子有糖尿病,大部分时间都在医院里。他有副业,整天跑到政府去闹,并且中气十足,说着说着还会拍桌子,气势汹汹的吼别人。
事实上,政府已经在政策允许范围内,该补助的、该资助的、该政策倾斜的,都给了。按理说,他即使再困难,在这些政策的帮助下,也能保证衣食无忧。
接待他的工作人员气愤的对我说,感觉天下都欠他似的,资助啥的都已经到位,家庭困难就有理了?公众场合一点儿也不给自己留后路,威胁、哭闹、抱大腿,脸皮也太厚了,以后不做人了啊?
是的,这样的做法,对于一个男人而言,的确有些掉价。为了求得那一点点补助扯下脸皮,丝毫不顾及影响,着实有些没脸没皮。
其实,我懂他为什么这样做。这样去闹,一来是给人家留下一个“不好惹”的印象,自然不敢糊弄他,有什么优惠政策会立马想到他;二来是保证自己的既得利益不被剥夺,也不敢剥夺。
我,以及很多人最初的不理解,是因为我们没有处在他那个境地,不会把三五百块钱放在眼里。如果我们真有一天走到那个地步,无非面临两个选择——要么和他一样,不要脸皮但能糊口;要么要面子,苦苦挣扎在生活的泥潭里。
金庸在《射雕英雄传》里说过一句话:你没有要过饭,不知道穷人的滋味。是的,如果你被逼得都在街上要饭了,你还会在乎在大庭广众之下吃嗟来之食吗?不会的,有的吃就不错了。
贰
一个做销售的朋友给我讲,你要想把产品卖出去,首先要学习的就是不要脸。他说他年轻时做小混混,每天拿着刀刀棍棍去讨债,敲半天门后,要么别人开了门,以居高临下的口吻将他骂得狗血淋头;要么就是没有响动,等了好半天都没有回应,其实人家就在里面。
后来他想了个办法,但凡遇到那些开门骂人的人,他就回骂,而且声音一定比人家响亮,也一定要比别人骂得脏。他说,这里都是人家的邻居,你都不要面子我怕啥?我他妈又不认识谁谁谁。而那些压根儿不开门的,他就可以在那里敲一天时间,不停地敲,饭都可以不吃。
事实证明,这两套方法非常实用,钱一分不少的收了回来。这段经历为他如今连续几年蝉联某公司销售冠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最后他告诉我,产品没有卖出去,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你的脸皮不够厚,绝不是因为人家没钱买或者不想买。
事实上,一个成熟的社会人,都绝对深谙此道。当一个人太在乎面子的时候,往往表示他还没有长大。你想啊,社会上这样不要脸的人多了去了,你要怎样去应对?无他,脸皮厚,吃的够。
叁
我也曾见过很要脸的人。
当初上大学时坐公交车,在成都九眼桥上来一个捡垃圾的老妇人。她拿着一卷捡来的纸壳,穿着厚厚的棉衣,上面满是污秽,恶臭的气味顿时弥漫整个车厢。
车上很快就掀起了抵制的浪潮,先是乘客们一下子拥到别处,自觉和她隔开;接着声讨司机,让其赶紧停车把老人撵下车。
很快,车子就停了,所有的乘客争先恐后的下去,站在那里看着司机呵斥老人。我知道这些看客的心理,一方面是舍不得自己投了两块钱却还没坐到终点;另一方面当然是为了享受把老人赶下去的成就感。
老人家小声自语:“我也投了钱,凭啥就不让我坐?”司机说,你坐在这里,就没人坐这趟车了。嗯,这仿佛也是一个正当的理由,如果不过脑子的话。
老妇人眼见孤立无援,司机的呵斥、路边乘客们的催促,都表明了态度。她弯下腰,艰难的收拾好东西,慢腾腾的下了车,默默的走了。
如果这事儿发生在其他国家,公交公司可能就因此破了产。即使不换在其他国家,就单纯的换个人,比如上文的那个五十多岁的汉子,这事儿能了?随便躺在车厢打几个滚儿,公交公司不得出钱息祸?肯定的。
就比如换成是我吧,如同我这般懦弱的人,也要讨回公道,再不济也得把投入箱子的那两块钱给拿回来。
如果要评价一下这事儿的话,除了谴责乘客和司机,也不得不说是老妇人太要脸。但凡她稍微耍个横,也足以挣够几天的口粮。
肆
这个世界本来就光怪陆离,各色人等齐聚。要是我说做人就得堂堂正正,行事光明磊落,你即使不至于觉得我是个小学生,也会怀疑我在背课文。
谁也不知道,那套要脸皮的正直,已经成为幼稚的代名词。世界本来不该这样,可现实就是如此,生活将大家变成这样的抛却脸皮的人。
说来可悲,扯下脸皮放兜儿里,就为了几个碎银子,说得好听点叫适应社会生存发展,说的不好听,就是不要脸。
实际上,这又有什么区别呢?生活如苦海泛舟,谁又不是被逼无奈呢?也不要说你就特别要脸,那大概只是你没有到那个境地。要脸其实是尊重自己的一种方式,很不幸,大多数人都得不到这份来源于自己的尊重。
这很可悲,也很无奈。
我的公号,欢迎关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