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版《科学》教材有个内容是“动物的生命周期”,让学生亲历养蚕的过程,从而认识到生命的历程。小学生在学校老师的要求下养起了蚕宝宝,一时间,各大城市闹起了“桑叶荒”。
这件事情引起了家长的抱怨:所有的孩子都养蚕,哪里去找那么多的桑叶?孩子小,哪里会养,净给家长找负担……
(一)
对出版的《科学》编辑们的想法是——通过养蚕来认识到生命的历程。养蚕只是一个手段,达到认识生命历程才是目的,但是,编辑们为何用养蚕来达到这个目标呢?我想可能是蚕宝宝很可爱,无毒,对孩子们有吸引力。
认识生命,非要养蚕吗?为什么不可以多一些生命材料来养呢?我认为教材就应该简洁,思路清晰,教科书的编排的没有问题。
(二)
对学校的老师而言,养蚕作为课程。照本宣科布置作业并没问题。但老师们要明白,不能为了完成工作才去做,要明白是通过养蚕来教给孩子研究生命的方法和思路,养蚕不是为了养蚕。
另外,蚕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物种分布、种类介绍都因该介绍详细,给到学生们大量的参考资料,大家合理选择蚕的食物中,就不会出现“桑叶荒”了。谁说蚕一定要吃桑叶才能活呢?
(三)
关于家庭教育,家长因为孩子的作业而感到麻烦,没有耐心,不愿意陪着孩子慢慢长大。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学校学习的氛围和家庭的陪伴。家长为何会感到陪孩子写作业是个负担?可能是校方在作业减负方面没做好,导致家长怨声载道。养蚕这件事只是家长不满意的个导火索,而不是养蚕这件事情本事,情绪早已打包在心里了,大家都借着养蚕这事发发牢骚罢。
从以上三者的角度看,出版社编辑没有错;老师照本宣科没有错;家长白天工作,晚上陪孩子写作业没有放松的时间,发发牢骚也可以理解。
我想,既然出现了问题,就要想办法解决,而不是断定谁是谁非,学生有成长,老师上课轻松,家长回家能放松,此三赢才是教育要追求的,这需要几代人的努力,我们的教育还是要不断完善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