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作者: 浩哥爱读书8102 | 来源:发表于2019-02-27 21:28 被阅读12次

桃花溪 唐张旭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在思考事情的时候,“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两句诗猛然间的冒了出来,感觉与心境极其贴切。顺着解读下去,别有风味。

对于张旭的印象,在历史中,更多的是书法方面,被尊称为“草圣”,据说刚开始学书法之时,从二王学起,随后对张芝的草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成长过程中,更是经由公主与担夫抢道场景,看到娇柔百媚、弱柳扶风与劲道十足、青筋暴露之间的和谐共处,进而体会到了书法上点划间的虚实结合、一进一退间的相得益彰。在观看公孙大娘舞剑过程中,再次领悟到书法内在之神韵,独创别具一格的狂草。在当年,只字片言都可以引起哄抢,大幅作品更是惊天地、泣鬼神。

流传下来的诗词不太多,除了《醉歌行》之外,这首《桃花溪》堪称其代表作。

起笔写的便是远景,在风景如画的地方,谁都乐意登高望远,顺畅心情。看那一丝薄薄的烟雾笼罩下,若隐若现的小桥,好似飞架在哪里,自然的很,醉人的很。深山野谷、飞桥隐隐,好一副幽静的中国画。

近景开始有了动态,在眼皮子底下,有溪水中突出的石头,估计人烟稀少,石头上被青苔覆盖,溪水中,打鱼的人,优哉游哉的躺在小船上,喝茶看景、静待上钩鱼儿,自得其乐。冒昧问一生老哥。

看着溪水中,片片漂浮着、时而打转、时而向前的桃花花瓣,随着流水,走了、散了,直至目力极限。

可知桃花源的入口在小溪的那一边呢?

其实,很多事情都是看景之人主观意愿上的胡思乱想,哪位渔夫遇到的烦恼和生存的艰辛,观景者真的理解吗?

这一点,和职场上的多么的相似?

一位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小职员,从进入职场开始,认认真真的对待日常工作,踏踏实实的学习业务知识,持续不断的提升为人处世的水平。职务的阶层一步步的从5到6,到8,再到9,是积极的正能量。忽然有那么一天,强烈的要求从9降低到7。

旁人可曾体会到这些?

对其来说,走了一圈,貌似进步不大,甚至看上去很像原地退步,谁成想到,这更可能的是理解透彻之后的,毅然与决然。

漂亮至极。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相关文章

  • 2020-03-28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 唐·张旭《桃花溪》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 张旭《桃花溪》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 一日一书

    隐隐飞桥隔野烟, 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 洞在清溪何处边。

  • 桃花溪 张旭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 不见桃花源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

  •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桃花溪 唐代:张旭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赏析 东晋陶渊明的《桃...

  • 西溪且留下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 张旭 听...

  •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桃花溪 唐张旭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在思考事情的时候,“桃花尽日随...

  • 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溪 张旭 隐隐飞桥隔野烟, 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 洞在清溪何处边。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ouqu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