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关于四位著名作家的生平,尤其是他们的婚姻部分。
第一位是郭沫若。
这位文学大师一生有三位妻子、一个情人,然而他毫无责任感可言,为了自己的兴趣和事业,对她们始乱终弃,甚至还把纯粹出于私心的别离,描写成“为了革命的牺牲”,来衬托自己这些女人始乱的伟大。
最后这四个女人中,两人上吊自杀,两人对他怀恨终生。他的十几位子女,大多拒绝认他做父亲。
郭沫若晚年孤独一人,沉溺于抄写死去儿子的日记,可谓凄凉至极。
![](https://img.haomeiwen.com/i8733570/afe31cb2f327eb95.jpg)
2
第二位是老舍。
老舍年轻时家境贫困,一位刘姓善人资助了这对孤儿寡母,甚至送老舍出国读书。慢慢,老舍还爱上了刘善人的女儿。
只是,等老舍学成归来,这位大善人已散尽家财,剃度出家后去世了。他的女儿因为家道中落,去做了最下等的暗娼。
这个没有故事的故事,成了老舍心里舍不去的痛,他写下《无题》和《微神》两篇小说,纪念自己的初恋,一直到34岁才通过朋友介绍成婚。
他的妻子也是新青年,从事文化工作,在困难时期也非常支持老舍。照理说这种关系也算很理想了,但老舍对婚姻始终缺少热情,寥寥几篇写给妻子的文章,也只见出于情理的愧疚,不见一点内心深处的波澜。
在西南联大时,他曾遇到一位红颜知己,但被妻子捉住,最终他也没敢像郭沫若那般破釜沉舟、抛家弃子。
在旁人看来,这也许还算一对不错的夫妻。
却不知等“文革”来临时,妻子竟然发表大字报揭发老舍。老舍经不住折磨和打击,最后自沉太平湖而死。
有人说曾经见到老舍的妻子,对他言语刻薄,咬牙切齿。
![](https://img.haomeiwen.com/i8733570/c3632545813dd1c1.jpg)
3
第三位是沈从文,这个故事比较平淡。
大意是乡下小子沈从文,对大家闺秀张兆和一见钟情,写了几百封可以入册的情书。
张兆和一开始觉得他不知天高地厚,最后也慢慢被他的专情和文采打动,在胡适等大佬的撮合下,与沈从文结为连理。
但两人在婚后,因为背景太过悬殊,屡生分歧,一度分居。
后经历解放后的数次清算后,两人的感情终于还是占了上风。
张回到了沈的身边,在关键问题上点醒了沈从文,让他放弃写作转行历史研究,又捐出大量娘家文物,帮助小家庭躲过了十年浩劫。
张兆和对沈从文可谓尽责,但对他的不理解,也一样持续到了人生的尽头。直到丈夫死后,她才赫然发现两人的感情之深,在丈夫墓碑上引用镌刻了一句话:“不折不从,星斗其文;亦慈亦让,赤子其人。”
这十六个字,浓缩了沈从文的一生。
![](https://img.haomeiwen.com/i8733570/dec92aa8595e2431.jpg)
4
第四位是钱钟书。
钱钟书和杨绛的故事,大家都已经耳熟能详。跟现在大多数微信公号撰写的两人故事,并没什么大的差别。
唯一让我记得的是,就是讲两人在五七干校受“教育”时,依然把彼此保护得非常周全,夫妻俩甚至在和别人起冲突时,为了保护对方,还干过揪人头发、扇人耳光之事。
这个细节,让我至今依然觉得他们的爱情非常纯粹。
不仅跟爱好与物质无关,甚至也跟名节与面子无关,真正做到了惘论世人,只求本心。
![](https://img.haomeiwen.com/i8733570/ce2c36c468697f9c.jpg)
5
郭沫若的婚姻没有道德,所以他的下场最凄凉。
老舍的婚姻有道德而无感情,在平日里也许还能支撑,但一遇到重大难关,夫妻就很容易分手,甚至会互相损害而寻求自保。
沈从文的婚姻有道德也有感情,但缺少理解,这样的婚姻稳定,但可能缺少乐趣或者充满不甘。
钱钟书的婚姻,才真正包含了全部的道德、感情与乐趣,所以他们成了彼此的灵魂伴侣,代表了爱情最美好的部分。
人生在世,婚姻其实非常非常重要。
我希望大家将来都认真对待婚姻,不求达到钱杨的境界,但最起码也要学习沈从文,把道德和感情两条底线牢牢把握住。
人一辈子七八十年,其实长得超出你们的预料,想在这么长的时间里,不遇到任何变故是不可能的。
一个讲道德、有感情的婚姻,就像一把下了的锚,有了它,多大的浪头来了你都不会倾覆。
因为你知道自己还有想见的人,还有自己想尽的责任,这种想法的力量是和信仰相当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8733570/b54aaaf5f9881e31.jpg)
6
我曾知道一位日本老板,算是很大的一位老板了。
50多岁,离过一次婚,前妻和一对儿女,跟他彻底断绝了往来。
孤身一人几年后,他又找了个老婆,两人一直和和睦睦到现在。
他晚上9点下班后,走回在六本木的豪宅,路上还跑去便利店买肉和蔬菜。
有人好奇地问起这事,他说:在我家每周有两天是要买菜做饭的,这个规矩无论多忙都不会更改。
在日本,女性地位极其低下,作为一个行业人人敬重的大佬,我觉得他这个行为有点匪夷所思。
直到后来公司倒闭的时候,有人问道:你在国内出差时,每晚都早早回酒店,去日式KTV谈生意时也举止端正,还经常回家给老婆做饭,这跟我想象中的日本经理人完全不同。
他哈哈大笑,然后一脸严肃地说:“男人要懂得了解和控制自己的欲望,我年轻时候犯过很大的错误,所以现在才会特别善待家人。”
他又特别强调了一遍:“男人的幸福来自于控制自己的欲望。玩弄自己的家庭,在你顺利的时候也许还不是问题,但如果到了人生的低谷,失去家庭你就真的一无所有了,这句话你一定要记住。”
照理说,那时候的我,应该是很难理解这段话的,但不知为何,我竟然听懂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8733570/14715e7a0148c6ab.jpg)
7
身边的一位亲戚的婚姻:
他们一见钟情,但不得不承认,直到结婚时,他们对彼此的理解都还不够。
从他老婆的视角来看,她的理想伴侣应该积极阳光,不做太多非分之想,身强体壮且热爱运动,为人周正,擅长维持人际关系。
可男方呢,恰恰相反。不仅阴沉羸弱,喜欢胡思乱想且讨厌运动,还崇尚酸腐知识分子的风格,对人际关系极尽逃避之能事。
所以,他们的生活状态是这样的:感情让我们随时都渴望拥抱在一起,但许多三观上的问题,又把他们搞得非常疲惫。
曾经亲戚有些遗憾的想着,也许他们一生就这么平淡无聊地过下去了。
后来男方选择远走上海,担任了一个产品经理,而老婆则选择了独自留在本地发展。
由于对上海天气的不适应,以及部分同事的不友好,再加上对全球市场缺乏认识,男方过得非常沮丧和颓废,甚至到了需要吃药维持情绪的程度。
他老婆隐约发现了一些异样,但遥远距离,岂是一根网线所能填平的。男方一直说自己还好,其实内心已经快崩溃了。
有一天,男方用刮胡刀割掉六个月没剪的头发时,把后脑勺犁出了一片两厘米宽四厘米长的秃块。那天他老婆和他视频时,突然要求他把头转过去让她看,他照做之后,她出现了疑似中邪的症状,一边大笑一边又在落泪。
一个月后,她老婆辞去工作,来到上海陪他。
过了很久,她才告诉他为何会来上海:因为她看到他发型的时候,突然有一种感觉,那就是如果她不来陪他,他可能会死掉,于是便放弃一切来到了上海。
他的眼泪唰一下掉了下来。心里,充满前所未有的温暖。
他老婆来了不久便怀孕了,之后他们又一起经历了生产。
他老婆在产后出现了大出血,在大约十五分钟时间里,他第一次体会到了可能会失去她的煎熬,那种感觉极难描述,因为每当他开始往那个方向想时,就有一股电流将他大脑打得瘫痪。
后来他才知道,这种现象叫做应激保护,原因是他的神经系统经过评估后,觉得他可能无法接受这样一种结局,于是便强迫他不去想。
而他之所以不愿意接受,应该是因为爱在失去的时候会表现得更加强烈吧,就像张兆和在沈从文死后,突然间堪破了天机。
我也就此明白了一个道理:
整天甜言蜜语哄着你的,不一定真正爱你,但性命攸关时候痛彻心肺,愿意豁出一切拯救你的,才是合格的爱人。
婚姻对一般人的价值,并不是让你每一天都开开心心,也不是让你能一直体会到爱和激情。很多时候,婚姻甚至是相反的。
它用红绸缚住你的手脚,把一大堆不相干的三姑六婆人情世故绑在一起,让你疲劳,让你怀疑这一切到底有什么意义。
如果你经历够多,终有一天你会明白:婚姻的真正价值,其实体现在人生的暗面。
在你寂寞的时候,旁边有一个人听你讫语,陪着你无所事事。
在你空虚的时候,心头会突然出现一个眼神,让你觉得要改变一些什么。
在你被打倒在地踩上一只脚的时候,有一扇门依然为你开启,里面的人不仅不会苛责你,还会努力抚平你的伤口,为你的伤悲而伤悲。
那位日本老板快60岁的他,以前曾和比尔·盖茨,在72小时拉力谈判中针锋相对,从孙正义手里拿到过天使投资,一度被某位中国首富视作救命稻草…… 然而他觉得近60年人生经验里,最值得传给我的竟是两个字—家庭。
“我希望大家将来都认真对待婚姻,不求达到钱杨的境界,但最起码也要学习沈从文,把道德和感情两条底线牢牢把握住。
人一辈子七八十年,其实长得超出你们的预料,想在这么长的时间里,不遇到任何变故是不可能的。
一个讲道德、有感情的婚姻,就像一把下了的锚,有了它,多大的浪头来了你都不会倾覆。”
又是什么导致家庭和婚姻的破裂呢?没有及时控制自己的欲望。
于是我又想起了那位日本老板的忠告:
“男人的幸福来自于控制自己的欲望。玩弄自己的家庭,在你顺利的时候也许还不是问题,但如果到了人生的低谷,失去家庭你就真的一无所有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8733570/dd72746d99999fc5.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