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和同学老曾聊了一个晚上,都是关于婚姻的问题。
同学说之前她老妈很矛盾,自己不愿意找对象的时候她就着急上火,等自己有这个想法的时候又觉得现在男多女少的社会应该多挑挑。
我们聊了大半天,总结了她妈妈的意思就是:第一看人,第二看家庭,第三看工作。
人不能年纪太大,不能太埋汰,再者就是不能太吝啬的,否则嫁过去后自家女儿会受苦;千万不能找太远的(意思是家里在大山的),父母不能太老否则以后没有人帮忙带孩子,而且父母感情必须和谐的,最好家里有点田地的,以后等他们年纪大了可以回农村养老;再有呢最好是有 一门手艺的,因为现在的打工人太多的无奈,失业率太高,如果有一门手艺不怕没有好工作。
然后我告诉老曾,你妈的意思其实和我妈差不多的。大概到了她们这个年纪,对于婚姻的更加现实了。不像我们倔强地觉得,婚姻就必须以爱情为基础,否则宁愿一辈子不结婚。上一辈的人觉得我们的思想不可理喻,像他们当初结婚也是相亲的不也过了几十年。不明白为什么我们不愿意接受传统的相亲?
“什么层次认识什么人。”我只回复了老曾这么一句,因为都是相过亲的人,这是我总结出来的。
比如在老曾妈妈眼里的摆烧烤、司机这些都是技术活不用打工。可是她忘了,老曾一直在魔都生活接触的是大城市的繁华和快节奏,小城这些他们认为不用给人打工的职业在老曾眼里却不过是拿健康和生命换取的收入。
老曾最近交往的对象在广州上班,是异地。都是大龄未婚,两个人暂时确立关系不过是敷衍家罢了。两人都是朋友的朋友,他们的朋友觉得这两个大龄未婚的人正好可以凑成一对就拉了红线。2个人也会迫于压力就加了微信,聊天发现大家对婚姻的看法基本一致。都不想结婚,觉得自己单身过得更开心。
生活在大城市的农村男女,在婚姻面前承受着更大的压力。就像老曾妈妈说的,你要是在25岁结婚,你孩子现在都上小学了。可是你要是35岁以后结婚,那么你到离退休的年龄你的孩子还在读大学。到时候你们没有工可打了,怎么生活?
老曾表示没有遇到合适的结不结婚都无所谓,因为婚姻不是必需品。在年轻的时候好好挣钱为自己养老,以后也不希望谁了。
老曾妈妈说老曾太天真,这个社会对女人没有这么友善。很多到40岁的女人几乎都是没有工作回归家庭的,大城市需要的是年轻人而不是你们这种已经开始走在40岁路上的人。
老曾表示不想以后怎么样,只想过来当下。她妈妈却觉得婚姻是女人唯一的归宿,害怕自己两老百年后女儿孤苦无依。老曾觉得老妈想太远,因为意外和明天永远不知道哪个更快到来,自己只想过好目前的生活。
老曾的妈妈说不应该给她读书太多,这个想法就是脑子坏了。老曾则说她妈的思想顽固跟不上时代,只想着男人过生活,却不知道人活着就是为了开心。两人最后不欢而散,这都在我的意料之中。
我妈和老曾的妈妈差不多一样的意思,总觉得女人没有婚姻是一种残缺。
我妈一辈子是苦过来的,在老年生活中儿孙满堂,辛苦也开心着。在她认知里,样儿防老。以后自己走不动了,还有一堆儿孙看望。而如果未婚的人,到了50岁以后如何面对孤独的人生?但在我爸眼里,靠谁都不如靠自己。
我却告诉我妈,如果养出的孩子是啃老呢?或者说拥有一个孩子不一定是依靠婚姻啊。得到的却是一句“你脑子坏了。”看,我们的妈妈都是这样,反驳和讲道理根本没用。
不过话虽如此,天下父母心,他们的出发点总归是好的。不过是两代人的思想观念本就不同,不要试图说服谁,只要相互理解和求同存异才能和谐相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