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互链脉搏资深编辑·梁山花荣
“类比1999年互联网发展,其实我相信90%的区块链公司,甚至99%的公链可能都会死掉。”布比区块链联合创始人兼CTO王璟在接受互链脉搏采访时,对区块链未来1—2年的发展趋势如此判断。
寒冬之下,区块链产业正在经历一场残酷的洗礼。
![](https://img.haomeiwen.com/i1882917/4143ab6bfef54267.jpg)
“我挺喜欢现在这个时期的,空气、骗子项目或者不想做事的项目,会随着这一波寒潮,漫漫淡出大家的视线,而坚持做业务或做技术的团队反而会在这一两年内脱颖而出。”王璟认为,未来一两年内区块链发展会出现两极分化,不靠谱的项目加速淘汰,而真正做事的公司可能会拿出让大家眼前一亮的东西。
但同时,他也不得不承认,伴随着寒冬而来的,是接下来区块链企业的融资会越来越困难。
面对行业集体转冷,没有人知道它会持续多久,但对于绝大多数区块链企业而言,更关心的是如何在寒冬中存活,以及未来1—2年内区块链行业会出现哪些趋势变化?
布比区块链似乎已经找到了答案,在杭州2018年中国区块链技术大会上,互链脉搏与布比区块链CTO王璟进行了独家专访。
以下为采访对话内容:
互链脉搏:2018年区块链行业技术突破方面有哪些新进展?
王璟:我觉得今年区块链在技术方面的突破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是隐私保护,现在很多商业驱动以后,逼着很多的机构不得不去做隐私保护,否则很多的商业应用推不动。
第二个是性能,其实现在大部分的链都解决了,TPS就是差一些的可能有几百上千,然后好一点的联盟链就是做非公链的这种方式,可能上万的都能做得到。
第三方面,是主子链的这个架构和技术是逐渐成熟,就是大家基本上已经共识出来双层多链等方式。
互链脉搏:在技术研发方面,布比接下来准备围绕哪些方向去做突破?
王璟:在技术方面,其实我们也是紧跟全球趋势的,但是我们不会去盲目跟风,我们选取的技术方向,应该是未来1—3年内可能被大家接受或者能够成熟的。
我觉得1—3年内比较容易实现的,或者能够跟现有应用去结合的主要是四个方向:数据存储、隐私保护、跨链和合约安全。比如说数据存储、隐私保护和智能合约的安全方面,加上一些实验方案,其实很容易在看得见的时间内就能出效果。
其它比如MPC安全多方计算、抗量子等复杂性很高,1—2年内其实都很难实现,这些我们觉得要么交给其它团队去做研究,要么可能它不属于我们这一两年的重点方向。
互链脉搏:布比区块链今年在业务落地方面取得了哪些进展?
王璟:今年布比区块链在落地方面主要有三方面的进展。首先是布比跟产学研结合方面,因为毕竟一个公司技术团队的背景是有限的,我们通过满足高校老师的利益诉求来进行合作,在学术论文和专利方面取得了不错的进展,这相当于是一个互利互惠的过程,借助高校的科研和研究能力,来降低我们科研的投入成本,但是产出或结果可以大家共享,同时我们可以帮助高校的更好地实现科研成果转化,这是一个方向。
第二方面,因为我们过去有三年的行业经验,所以今年我们在做客户的成本上是在急剧下降的。以前我们先从科普开始,中间可能还要走非常激烈的竞标,最后项目是拿下来了,但也没什么利润可言。现在我们通过提升客户门槛,比如我们会在客户想要做合作的时候,先跟建立联系,甚至是做付费培训或者有偿咨询的服务,来筛选出真正有合作意愿的客户,如果大部分企业连这一步都达不到,那其实后续的付费意愿也是没有的。
第三是商业应用方面,我们自己运营的这款供应链金融产品,从去年研发走到今年以后,开始逐步产生了运营效果。我们从一个客户没有,到现在大概有9家金融机构,70多家核心企业,包括了很多大型央企、国企等企业,然后围绕这个平台目前大概有70多亿的资产登记和30多亿的放款,已经接近一家小型的金融机构的业务规模了,我们相信做to B虽然很慢,但是一旦建立起互利互信的合作模式,它的规模会越来越大。
互链脉搏:目前区块链行业整体都在转冷,明年布比在发展方向上有哪些战略调整?
王璟:基于目前整个行业趋势,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开源节流。那么,一方面我们会严格内控自己的成本,然后团队内部也会做一些优胜劣汰。另一方面,我们会收缩自己的业务面,筛选出性价比比较高的项目和行业重点去做,就是更专注于某个点或者某几个点去深耕。
第三,就是在技术方面更加国际化、社区化。这方面我们反而是由点到面去发展,我们愿意以一个比较开放的心态,去跟全球各个科研机构、技术社区和合作伙伴建立合作。因为我们代码开源也三年多了,但是我们发现仅只是代码开源,不会有人主动去给你贡献的,必须要跟他们建立密切的合作以后,他们才有可能对你做出实质性的贡献。
互链脉搏:在您看来,未来1—2年整个区块链行业会出现哪些发展趋势?
王璟:类比1999年互联网发展的时候,其实我相信90%的区块链公司,甚至99%的公链可能都会死掉,所以我觉得可能未来一两年会出现两极分化的趋势,一些空气、骗子项目或者不想做事的项目,会随着这一波寒潮,慢慢淡出大家的视线,反而是那些坚持做业务或者做技术的团队,可能会在这一两年内脱颖而出。
我个人还挺喜欢现在这个时期的,至少整个行业不再浮躁,而且我最近接触的一些项目和产品,它越来越扎实和落地,这样其实我觉得在近一两年内反而会催生出整个行业里面,真正做事的项目可能会拿出很多让大家眼前一亮的东西,可能是某个技术亮点,可能是某个产品,或者是大家所期待的某个爆点应用。
互链脉搏:进入寒冬后,资本对于区块链行业的热情也在降温,您怎么看?
王璟:确实行业转冷以后大家融资会越来越难。其实在这个行业里面,想要去投资区块链行业的资金是不缺的,不过你会发现大家筛选的标准越来越严格。
但是反过来,如果你符合他的标准,其实融资还是能够比较顺利拿到的。因为虽然行业冷了,但在过去一两个月里,还是能看到国内外有很多项目是拿到投资的,而且投资的额度并没有受行业的影响,该拿多少钱还是拿多少钱,该估值多少还是估值多少。
所以,我觉得其实拿区块链类比互联网行业的话,可能跟互联网的1998、1999年很像,但是熬过这一两年可能就会出来了,新浪、搜狐、网易等第一批互联网公司就是在挺过当时的寒冬后,快速发展起来的。
本文为【互链脉搏】原创,原文链接:https://www.blockob.com/posts/info/6489,转载请注明出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