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国学与传统文化
《中华圣贤经》解读(一)

《中华圣贤经》解读(一)

作者: 哲道禅者 | 来源:发表于2018-02-08 06:51 被阅读0次

知己知彼,将心比心。

按:中国人常说”通情达理”,知己知彼就是”达理“即同理心,也就是老子所谓“自知者明,知人者智”是为明智,属于智商;将心比心就是”通情“即同情心,也就是能够感受到他人的喜怒哀乐,属于情商。在人际关系当中哪个更重要?情商。因为只有“通情”才能“达理”,所以,与人交流一句“我明白你的感受”要比一堆大道理更容易打开对方的心扉。

从善如流,真言如金。

按:从善须知何为善。倘若是非不明、善恶不辨,很可能自以为从的是“善”,其实从的却是“恶”,轻则成为看客,重则变成帮凶。如何避免盲从?基本常识+道德底线+独立思考。至于真言是否如金,关键在于闻者。世上最有价值的是真言,有心者闻之一语惊醒梦中人;世上最没有价值的也是真言,无心者闻之不过刮了一阵耳旁风。

善根福德,天道酬勤。

按:善根即“性本善”,孟子所谓“人皆有恻隐之心”;荀子认为“性本恶”,接近于道金斯“自私的基因”。为何后来善恶不一?性相近,习相远。故因其本善,方可道德教化,因其本恶,需要法律约束。福德二字,应当德在前,因为有德行才有福报,若德不配位福即为祸。天道酬“正”勤更合乎事实,因为方向比努力更重要。有人忙着上天堂,有人忙着下地狱。

相关文章

  • 《中华圣贤经》解读(一)

    知己知彼,将心比心。 按:中国人常说”通情达理”,知己知彼就是”达理“即同理心,也就是老子所谓“自知者明,知人者智...

  • 《中华圣贤经》解读(六)

    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 按: 雕爷创造了一种新的营销定位“榴莲型”,意思是让爱的人爱死、让恨的人恨死。 我不...

  • 《中华圣贤经》解读(七)

    人间岁月闲难得,天下知交老更亲。 按: 据说有闲有钱是生活的最高理想。 有闲是指时间自主,有钱是指财务自由。 有钱...

  • 《中华圣贤经》解读(十五)

    一日动干戈,十年不太平。 按: 金正恩委员长:你好! 不知近日你睡得可好? 听说“涂鸦”的人还没抓到,别着急,会抓...

  • 《中华圣贤经》解读(十)

    生男好听,生女好命。 按: 听过一个有趣的说法:生儿子就是多了一个敌人,长大后再带回一个仇人;生女儿就是多了一个亲...

  • 《中华圣贤经》解读(十一)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按: 幽谷中的百合 风露润泽 花溪畔 静坐遗世的禅者 两厢无言 笛声缱绻 盛放中的百合 不采...

  • 《中华圣贤经》解读(十二)

    水是故乡清,月是故乡明。 按: 离去后频频回望的地方就是故乡。 故土不再难离,乡愁不再是离愁。 罗大佑的《鹿港小镇...

  • 《中华圣贤经》解读(十三)

    意随无事适,风逐自然清。 按: 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可是谁能“无事”呢?有人“无事”尚要“生非”,何况有事?...

  • 《中华圣贤经》解读(九)

    书不在厚,有味则馨;言不在多,醒世则经。 按: 炸酱面佐大蒜,提拉米苏配咖啡,美味源于对味。 混搭呢?炸酱面配咖啡...

  • 《中华圣贤经》解读(十六)

    酒醉总有一醒,财迷永无止境。 按: 不说财迷,说说“书迷”和“佛迷”。 书迷比财迷更加“永无止境”,而且还自诩高雅...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华圣贤经》解读(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paaz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