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喜欢这种东西,捂住嘴巴,也会从眼睛里跑出来。”
这句话是当年网易云音乐为了推广,收集了很多歌曲下面大家都很喜欢的高赞回答,并且用这些话语做成了海报贴在杭州地铁的里,整个海报都是大红色,格外的显眼,看到白色框框里的那些句子后,整体的感觉并没有很喜庆,而是有种热烈和静谧,很容易会把行走在地铁仓促的人群放缓脚步,每个字都足以吸引经过的人停下来脚步,一探究竟。
02
我在微博里看到的这个广告,也是网友拍下来的。打开图片的时候,我便沉浸在里面,甚至都想象到了我置身其中,看着那些停下来的人群,他们眼里的光,脸上的表情和嘴角的笑意。
里面很多的句子我也都在评论区的看到过,但是在这里无限放大了他们之后,感觉他们从手机里走进了我们的生活。
每个句子的每个字眼都好像有穿透的能力,有的会刺穿我的双眼,有的会印在我的心里,有的让我放大瞳孔,频频感慨和喜欢。
文字除了残忍和无情的一面外,文字也是有魅力的,这一刻他们就是滔滔江水流进人的心里,冲击到岩石上开出灿烂的水花。
03
毕业后我做电销,努力把每个字说清楚,去解释,去组织,去讨好和低声下气,确实销售这东西能锻炼人表达的能力,说话沟通的能力,我尝试了很多办法,一定要让自己改变些什么。
后来我选择了逃避,换句话说,我可能去了更加擅长的社群运营,再换句话说,一些公司的电销可能会被淘汰,因为社群一对多的效率和用心程度远超过电销一对一的方式。
社群运营这东西,那时刚刚兴起,很多次嗤之以鼻,但在精准获客的质量和效率上是指数倍的增长。所以打字沟通,获取需求,促成成单等也变成了快速的一种方式。那时还不知道自己的话术,分发的时间,数据背后的转化都是一体的存在。
慢慢地开始研究sop(标准定制化流程),开始去对每个环节分析,数据的呈现是最直接的,社群的话术是文案,社群案例分享是活动策划,用力去和用户产生的粘性和服务是做留存最好方式,这样社群的转化才能提高,只要我越努力转化,老板开的车就会越好。
04
我一直都在桌面上写到的是:唯有用户和爱不可辜负。时刻提醒自己,没想到做一个社群运营,各种杂事干着不说,时间是007,我还总结出来了这样一句话来警戒自己。
难得。
做一个有温度的人,有趣的人,有用的人是我的标签。也是每次见到新的用户,对他们介绍自己说的话,呸,确切的说是我的朋友,不是用户。
所以这些朋友真的给我带来了很多苦恼,我需要分析他们的需求,看他们的技能,不断和他们说要学习,我试图盯着每一个朋友,希望他们变得更好。
我想我大概做的足够多了吧。
05
所以一个人是什么样子的人,我好像慢慢地从文字中就能看到。
文字里传达的热情,开朗,希望和真挚的热烈是会扑面而来的,挡也挡不住的。当然心情低落,枯燥无力,无聊和迷茫的人也可以在文字,标点符号,甚至表情包中察觉,我一度以为我是个心理老师,想要撬动每一个对生活工作丧失兴趣的人,但我又岂非圣人呢?终究是有被辜负的,但是我做到我最好的足以。
今天在一个学习群中被加到。很开心认识了一位新的朋友,居然还在校读书,放在现在不知超越了多少同龄人,但是至少在这个时代他们是幸运的,现在就可以去做很多我在工作中做的事情。
但是她是优异的,足够的有想法,知道自己需要什么,知道即使自己一无所有的时候要从哪里开始,这一点胜过了几年前的我。是我敬佩的地方。
她早早地打开了自己的格局,带着自己的热情,努力和希望迎接一切东西,在每句话里都能感觉到正能量的散发,没错,是气场的存在了,周易中说到了“气”她已经有了。
她还是很值得我去学习的,平台的变现流程和玩法,学习圈子和资源的认可,以及自己的角色定位,好像每一帧都值得去学习。
聊天学习中仿佛是认识了很久很久的朋友一般。而文字在她的手里是一个活着的她自己。
我想她的眼里一定有光。
06
和她沟通了之后,也让我慢慢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需要改变的地方,以及学习的圈子,格局和认知,需要慢慢打破。
我还在迷茫,还在找自己的定位,也在各种事情中间时而忧郁,时而慌张,我并不是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只是没有希望。
写到这里,那我要如何拯救你呢,Lex。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