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和孩子一起成长 亲子·儿童文学简友广场
提高小学生数学成绩:家长不能自己先失了分寸

提高小学生数学成绩:家长不能自己先失了分寸

作者: 十七归来 | 来源:发表于2021-03-07 17:47 被阅读0次

寒假前,女儿回家对我讲,班里统计参加辅导班的情况,除了她以外,几乎所有的人都参加了数学课外辅导。看得出来,女儿有些急了。其实,她的数学成绩也还不错,算不上顶尖,但也基本处于优秀的行列。对这个问题,我们俩进行了非常开放的讨论,最后达成共识:以学校教育为主,自学为辅,辅导班先不上。什么样的孩子需要上辅导班?不同的孩子应该上什么样的辅导班?类似这些问题的答案,可能跟有些家长的想象还不太一样。

01 家长必须准确判断孩子的能力上限

学数学要努力,但仅靠努力是不足以学好的,孩子能力上限决定了数学成绩的天花板。这里所说的能力,是学习数学的能力。小学阶段,主要体现在逻辑推理和抽象思维等方面,也可以直白的理解为智商高低。只有准确判断孩子能力水平,才能科学设定对孩子成绩的预期。否则,就可能出现浪费天赋或强人所难的情况。

平时常规难度的考试,题目区分度不够,这样的成绩不能用于定位孩子的能力。有一定区分度的是试卷后面思考题和压轴题,或者数学素养比赛等稍有难度的考试。家长要观察孩子平时考试在上述题目上的表现,或者找一些类似的题目专门测试,综合判断孩子在群体中所处的位置。

如果孩子在平时数学考试中总能做对后面的思考题,在素养比赛、竞赛等考试中成绩也比较靠前,面对难题时能主动思考、举一反三,这类孩子属于天才。这样的孩子毕竟是少数,在学生群体中通常只占总数的百分之一左右。对我们大多数家长而言,一般是别人家的孩子。在常规难度的数学考试中,对这样的孩子,是可以要求满分的。

如果孩子在平时数学考试中思考题时对时错,参加素养比赛和各类竞赛也能取得中等以上的成绩,但面对较难的题目时,不愿意主动思考,或者不知道从哪里入手,往往经过简单提示后方能解决,这类孩子算得上是学霸。这样的孩子也不是多数,通常只占学生群体的百分之十左右。在常规难度的数学考试中,对这样的孩子,应该要求保持在90分以上(满分100)。

如果孩子在平时数学考试中思考题很少做对,面对难题时,自己解决不了,但在老师或家长细致的讲解后能够理解,经过反复练习后能够掌握,这类孩子也很优秀。这样的孩子应该是群体中的多数,占到半数以上。在常规难度的数学考试中,对这样的孩子,应该要求保持在80分以上。

除了极个别的情况,当前孩子的智商普遍较高,基本都能划入以上三类。上限更多是天生的,是从基因遗传来的。想提高上限,基本上没有可能,除非是你自己判断错了。

02 着力提高孩子成绩下限

家长可能会想,既然上限已经定了,还努力什么呢?这种想法当然不对。确定孩子的能力上限后,家长就能够设定合理的成绩期望值。受学习习惯、努力程度等能力以外的因素影响,孩子的实际成绩是往往低于期望值,有的孩子成绩一滑再滑,甚至没有“下限”可言。所以,上限就在那里,努力了才有可能接近或达到。再聪明的脑袋不学,上限就成了摆设。因而,家长平时要做的,是不断压缩孩子能力下限与上限的空间。

家长要清楚孩子成绩达不到预期的原因在哪里。先不谈受困于上限的思维能力,最有可能影响孩子的成绩的无非是两个方面:学习习惯和努力程度。

好的学习习惯,一上学就要着力培养。等到小学高年级时,如果学习习惯还没养成,后面就会有很大的影响。学习习惯又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

宏观指的是能否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任务,能否合理掌控学习时间等。比如,有的孩子放学后先玩一段时间再做作业,有的孩子放学就开始写但很晚也写不完等等。对这样的孩子,家长要协助孩子建立对任务量和时间的基本认知,与孩子共同制定学习计划,并监督计划的执行,从而帮助孩子尽快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微观指的是孩子学习的细节。比如,有的孩子总是粗心大意,有的孩子知道错了但检查不出来,有的孩子因为解题格式不对而被扣分等。这样的错误往往与努力与否关系不大,更多与孩子的性格有关。家长一方面纠正孩子粗心大意的问题,另一方面要帮助孩子养成规范化、程序化的解题步骤。家长还可以结合自己的经验,帮助孩子形成考试答题后正确的检查习惯。

如果孩子能力不错,但努力不够,则需要从两个方向入手。一是调动孩子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一定要让孩子在主动学习后有所收获,有获得感。二是利用业余时间,给孩子适当刷题。但要注意把握好度,循序渐进,否则可能引起孩子反感。

因此,家长在为孩子报辅导班之前,一定要尽量搞清楚上述问题。否则即使遇到负责任的老师,也很难在短时间内找准孩子的弱点。如果不是一对一的辅导,老师还要照顾群体性。搞不好,辅导只起到了一些刷题的效果。

03 思维能力到底能不能培养

其实,这个问题应该属于提高孩子下限的一部分。想通过训练,把孩子思维能力或者智商提高到另一个层次,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不进行训练,孩子可能连本应达到的层次都达不到。

有的孩子常规考试成绩总是接近满分,但开始时思考题基本上答不对。这样的孩子智商水平应该在学霸等级,只是还没有找对方式。这种情况下,家长不能盲目让孩子对照答案刷题,也不要盲目的报辅导班。那样的话,虽然同类型的题目孩子也都能掌握,但会养成依赖例题或老师讲解的毛病,说白了,还是没有动脑思考,遇到陌生题型时,还可能不会解决。对这样的孩子,家长要狠下心来逼一把。就是要让孩子自己思考,半小时不行,就四十分钟,实在没思路时,提示一点点,继续让孩子思考。当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思考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式时,就开窍了。遇到其他类型,但难度差不多的题目时,孩子就会自己尝试解决了。

有的孩子常规考试成绩总在七八十分。如果思考题能答对,说明智商水平也不低,只是努力不够,基础不牢,需要先打基础再刷题。如果思考题也答不对,提分重点就不是思维能力,而是要从基础做起。毕竟,中高考70%以上都是基础知识。只要把基础打牢了,这样的孩子应付考试是没问题的。但如果家长把这样的孩子送去奥数班或者思维训练班,就舍本逐末了,孩子成绩反而提高不了。

总而言之,提高成绩非一朝一夕之功,可能需要水磨工夫,家长一定要有耐心。不能孩子一学习,就既准备“头盔”又准备“擀面杖”的。不能孩子思考不出来,就大吼大叫,要经常换位思考,保护孩子的积极性。客观上讲,现在的小学数学的确不太简单。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提高小学生数学成绩:家长不能自己先失了分寸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pksq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