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育儿路上不断地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
昨天学校班主任老师在群里发消息说:今天上课有哪些孩子积极举手了,哪些大多时候都不举手的,希望家长在家也能多培养和鼓励孩子,让孩子上课踊跃发言,答错也没关系,经常有举手回答问题的孩子,回家以后家长要给予孩子表扬。说完之后老师又给予了不举手孩子家长一些指导方法和建议,梳理如下:
1、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制作一个举手积分卡。请孩子记录每天举手的次数,不评估是否被老师叫到,或者发言的准确度。积累到一定的次数就可以换取奖励。锻炼孩子,遇到问题先举手的习惯。
2、每天引导孩子做好复习和预习的任务,确保对所学知识记忆扎实,理解到位。大多数孩子不敢举手发言的主要原因,是不确认自己的想法是对的。对老师课堂上提问的内容越确信的孩子,越愿意举手发言。
3、在家里多和孩子玩角色扮演的游戏,巩固当日的知识。你可以和孩子轮流扮演“老师“和”学生“的角色,并反复重复提问,举手发言这个过程。并且在孩子回答对每一个问题之后,马上给与正向反馈和鼓励。比如家长可以说”你回答问题的声音真响亮,全班都能听得见“;”你的答案非常正确,证明你认真完成了老师的作业,并且还有了自己的思考“等等。 让孩子在游戏中逐渐习惯老师提问,自己举手发言,获得鼓励,并形成身体记忆。
4、跟老师沟通孩子的情况,请老师在课堂上先给她回答她最有把握的问题的机会,并及时鼓励。老师当堂的鼓励,对于孩子的正向激励作用比家长大得多。如果偶尔一个很难的问题,或者全班小朋友都回答不上来的问题,孩子回答出来了,就更要鼓励。这样孩子慢慢就更有自信主动举手发言了。
5、可以和孩子经常聊聊“错了又怎样“的观念,帮助孩子认识到犯错带来的积极意义。被老师叫到了,回答错了,对于自己错在哪了和正确答案印象更深刻。也可以用自己的亲生经历,无论是学习上还是工作上的,告诉孩子从错误中学习是另外一种更有效的学习方式。能够接纳自己犯错的孩子,一般都不会怕举手发言的。
以上的方法我觉得真的是挺好的,可以找个自己觉得最容易也最符合自己育儿习惯的先试试,我想如果我是孩子,我也会积极举手的~就算错了又怎样?哈哈哈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