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HR,你们面试求职者的时候会想什么呢?是否会遇到一些囧人囧事?学习一下面试过程中那些看似简单问题背后的深意。另外,这也是一篇适合求职者和HR共同学习的好文。一起来感受吧!
“我缺觉!”
为了招聘一个HR Controlling(人力资源计划控制)的实习生,我对面落座了一个看来很有面试经验且信心十足的MBA在读生。他对面试过程的熟悉让我禁不住想:他以前是不是做过HR的招聘专员呢?
他起承转合地“诱导”着我的思路,向我不断地展示着自己的各项指标,然后,在一个结论性的停顿之后,峰回路转地总结陈词:我确实是个你们需要的人。在他结束这段话喝水的工夫,我插话说,能谈谈你缺乏什么吗?他好像很费思量地想了想:我缺乏什么呢?看得出来,他确实很认真地思考了片刻:“最近太累了,我缺觉……!”
心里话:缺觉不是个大问题,但是真的不知道自己缺乏什么,那就真成大问题了。

你会倾听吗?
面试过程中,作为面试官,我们有个经验性的做法:尽量让面试者多说,如果一定要“数量化”,我认为1:5会比较合适。
某个面试会谈中,一个女孩子端坐在我面前,恬静的微笑和适度的恭敬给了我很好的第一印象。面谈开始了,我提出第一个问题,她在我话音还没有落地的时候已经开始了快速抢答,长达3分钟的陈述之后,我不得不打断她说,你能重复一下我问的问题吗?她愣了一下,然后笑笑说:哦,你的问题是……回答离题八千里!
“认真地倾听”不仅是态度的体现,更是技术的必要。认真地倾听,即便是自己觉得听明白了,也应该保有确认的习惯,在面试官复述和你的确认过程中,找到对方最重要的关注点,同时梳理自己的理解和见解。要知道,面试过程中,你如何去交流往往比你说了什么更重要,因为它将体现出你的思维过程,交流方式,合作能力的高下。
如果你仔细观察很多公司的结构化问卷,会发现:没有专门的对于“沟通能力”的考察问题,但是,每个问题的下面都有一个小小的空档:沟通能力——它在被时时考察。
心里话:不会听对方的话,自说自话,等于给自己交流能力打零分。
让你“脱颖”的是“热爱”
一个市场广告人员的面试过程中,为了考察被选者的观察能力,我的第一个问题是从你走进这个大门,有什么让你觉得记忆深刻的东西吗?
他本来局促的状态陡然消失:“我觉得你们公司大门上的两条色带很扎眼,不好看。”我心里一沉:我们公司的生命线啊,代表着科技与环保。他没有任何的感觉,继续说着:不过,这个颜色的色标大概……如果淡进淡出的话,可能还行,说着,就拿出一枝随身携带的粗大的笔,洋洋洒洒,目中无人地谈了起来。......
我在面试笔记上写道:不谙人事,激情四射,成熟度低,无比热爱。结果当然是:他被录取了!
后来的工作让我看到了他“热爱”的热度蔓延在他的职业中,虽然他还是那样经常笑话百出,但毋庸置疑的是,他是称职的创意设计人才。
心里话:由热爱产生的激情和旁若无人的专注,是创造性人才最可贵的东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