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告白》是美藉华人作家伍绮诗的处女作,一经推出就备受好评。本书采用过去和现在穿插的手法,描述了一个中美混血家庭在社会家庭中面临的种种矛盾,这些矛盾就如注定的命运,难以摆脱。父母詹姆斯和玛丽琳企图掩盖压制这些显而易见的矛盾和不公,将所有期望寄托于女儿莉迪亚身上,莉迪亚因不堪重负选择溺亡,矛盾再次聚焦这个混血家庭。
美国一贯给人以包容大度的印象,然而这只是表象,种族之间依然存在着矛盾。本书将这种矛盾搬到台面上,慢慢展示,层层剖析。以一个家庭的各个成员的视角,多方面的铺陈,让我们更真实的体验到这些矛盾带给他们的痛苦。
詹姆斯虽出生于美国本土,但他从不觉得他属于这里。他身上典型的中国人特征与周围的人格格不入,再加上他父母卑微的工作,越发让他难以融入周围的环境。从懂事起他就明白这种想要融入人群却偏偏与众不同的孤独感,更准确的说是无力感,这种无法凭借天赋和努力打破的,因外貌种族不同而产生的有色眼光,长期盘桓在他心中,成为无法忽视的伤疤。对于子女他特别希望他们能在社交上取得好成绩,来弥补他的缺憾。
玛丽琳在嫁给詹姆斯之前,是一个个性好强能力出众的女子。她讨厌母亲安于家庭终日穿梭厨房的生活方式,立志于走出家庭,成为一名医生,打破家庭和社会对女人的束缚。一场突如奇来的爱情和随之而来的爱的结晶,扰乱了她原定的计划,不得己进入家庭担负起妻子和母亲的责任。
一个是希望融入人群却屡屡失败的父亲,一个是渴望成为医生却被困家庭的母亲。对于孩子们他们寄予厚望,希望自己缺失的,孩子们能做得更好。
在这种家庭氛围中长大的内斯、莉迪亚和汉娜,表面上性情开朗,学业优秀,实际上敏感脆弱缺乏安全感。出生于混血家庭,他们的体貌特征与其它人不同,跟父亲一样,他们与周围人也格格不入。没有朋友,饱受异样眼光和不敬言语的折磨。家才是唯一温韾的港湾,可以隔绝来自外界的一切侵扰。
在内斯八岁莉迪亚五岁的时侯,玛丽琳为实现自己的梦想离家出走了,詹姆斯疲于应付家庭和工作,还要间歇去打听玛丽琳的下落。家的温韾荡然无存,小小的莉迪亚明白幸福的不堪-击,许诺如果母亲回来,将把母亲所有的期望都完成。
小小的莉迪亚终于盼回了母亲,这也意味着她从此失去了自我,以母亲的意志而生活。一个五岁的孩子本该天真活泼无忧无虑,为何心思如此细腻,一眼看出母亲的离家出走是因为内斯和自己的拖累,企图以牺牲自己的自由来维持家庭的完整。
众所周知,一个人的性格与他身处的环境是分不开的。莉迪亚在外,与同学疏离,在内,肩负着父亲和母亲的双重期望。在这种内外夹击的环境下,她很难不脆弱敏感。她不得不藏起真正的自己,努力迎合父母。而父母也乐呵呵的活在这种假象之下,直到莉迪亚不堪重负选择溺亡,他们也没有察觉到女儿的异常。
有些时侯父母远没有兄弟姐妹来得了解自己。内斯作为哥哥,虽然长期被父母忽略,但也理解莉迪亚作为全家焦点和期望所受的压力,他常常不着痕迹的替她转移父母的关注。他了解真正的她,给予她安慰和鼓励。汉娜作为最小的孩子,却常常被忽略,她也有意降低存在感,独自躲在桌底或角落,默默的观察她的家人。对姐姐莉迪亚,她有着别于一般的洞察力,姐姐的细微变化她都看在眼里。
当家人都沉浸于莉迪亚的死亡中,对警察以自杀结案持愤怒和否定时,汉娜第一时间明白了真相。当警察把莉迪亚的社会关系和在校表现呈给詹姆斯时,他是震惊和不解的,他眼中的莉迪亚朋友众多邀约不断,但报告上女儿孤僻忧郁,学习虽勤奋却并不优秀。玛丽琳也绝不相信优秀自信的女儿会自杀,整天徘徊于莉迪亚的房间,当她推倒书架上她作为生日礼物送给莉迪亚的所有医学书藉,她找到了答案,原来这一切并不是莉迪亚想要的。
本书的封面上有一句话“我们终其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可以很好的解释莉迪亚之死。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大都源于他们自己做不到却渴望做到的,他们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孩子,一厢情愿的认为这是对孩子最好的安排。显然正是这种做法导致了莉迪亚的悲剧,虽然莉迪亚是自主去接受父母安排的。
很多父母将眼光局限于给子女提供丰富的物质生活,过度关注孩子在人前所表面出来的模样,却忘了去探究去融入他们的精神生活。很多父母眼中的孩子都不是他们真正的样子,父母将期望加注在孩子身上,而孩子也刻意让自己成为父母眼中该成为的样子。当期望超出负荷,孩子会暴露真正的自我,而父母也会异常失望,家庭矛盾全面暴发。
莉迪亚之死不是意外而是必然,超出负荷的爱,不是爱而是枷琐,它捆绑住我们的自由,将我们定格在父母的期望之下,让我们迷失自我。
作为父母或是子女,我们都该明白,每个人都是与众不同的个体,有各自的性格和追求,一味苛求子女或者为父母而委曲求全,都是不利于身心的。
这就提醒我们,凡事都要掌握分寸,过犹不及。爱是一个亘古不变的主题,也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大课题。如何去爱,如何正确表达爱,才不会在无意中伤害对方呢?首先要尊重对方,再次要倾听对方内心的声音。做到以上两点,才会远离以爱之名的侵犯,被爱的人才会真正得到幸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