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读书想法
唐诗的魅力为什么可以延续至今?——《烟火囯》对话录

唐诗的魅力为什么可以延续至今?——《烟火囯》对话录

作者: 老李的理性批判 | 来源:发表于2023-09-11 06:30 被阅读0次

    自今年3月份以来,我们就人的三大内在结构“认知、情感、行为”,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知情意”三个方面,展开了积极的、卓有成效的对话。这三个方面都与人对时间的认知和体验有关,以后我们将会就对时间的认知和体验,展开一系列的对话、探讨,希望籍此对“时间”这个概念有更清晰、更深刻的理解。

    (喜欢的话,记得点赞、关注、转发哦,精彩陆续有来)

    问:昨天我们通过谈论音乐《A Journey Of The Heart》(《一段心灵的旅程》)以及禅宗的“非风动,非幡动,仁者心动”的禅语,来聊了聊让自己的心理时间放慢一下,让自己的心静下来,去“直觉”一下这个世界的本质的话题。

    今天,我们来聊聊“唐诗的魅力为什么可以延续至今”这个问题。

    台湾美女老师欧丽娟在《唐诗新思路》讲座中,从人类的“时间意识”出发,深刻地解读了唐代一部分诗人的一部分唐诗在其特定时代的背景中丰富的内涵。

    欧丽娟老师在第一讲中说: 唐代可以说是中国诗歌的高峰,傲视古今,其中蕴藏了深厚的文化内涵与人性内涵,也可以说是世界性的文明遗产,虽然表面上我们并不知道自己就活在这些诗人的庇荫之下,但是犹如孟子所说:“所过者化,所存者神。”过去的经历已经化掉了,看不到了,但它留下神妙的力量影响了后来的世界,所以事实上过去仍然是永恒地存在着。每一个人、每一个社会都有过去、现在与未来,我们在现在奋斗,为了未来而努力,但是凭借的是许多过去已经划入思想意识里,看不见却真实存在的文化根柢。更何况那些脍炙人口,触动人心的美丽诗篇,至今依然琅琅上口。就像宋代李之仪在《卜算子》里所说的:“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虽然看不见,但我们都品尝着一样的生命之泉,被一样丰沛深刻的文化所滋养。“身在长江尾”的我们可以遥望长江头的无数先人,更可以在溯溪而上的过程中,感受到身心的洗礼。在这文化的长江大河里,涓滴都是智慧的宝藏。

    欧丽娟老师这番话,我觉得非常好地从“时间”的纬度解释了“唐诗的魅力为什么可以延续至今”这个问题。

    你对这个问题有什么看法?

    答:欧丽娟老师的解释非常精辟,她通过将现代人与唐代诗人联系起来,强调了文化传承的重要性,也突显了唐诗在历史长河中的持久影响力。唐诗之所以能够延续至今,一方面是因为它们蕴含了深刻的文化和人性内涵,另一方面也因为这些诗篇通过文字,将当时的情感、智慧和思考传递给了后人,成为了文化的珍贵遗产。这种持久的影响力使得唐诗成为了世界性的文明遗产,也让我们今天能够在其中找到共鸣和启示。

    问:人在时间中,涵盖在了“过去、现在、未来”的“时间的总和”之中,人的价值也在其中:过去有过去的价值,现在有现在的价值,未来有未来的价值。“所过者化,所存者神”正是人在“过去”时间中的价值,它影响到人类的“现在”,也会影响到人类的“未来”。

    “过去”的价值体现了经验积累和文化沉淀的宝贵性,“现在”的价值体现了反思思维和实践行为的不可或缺性,“未来”的价值体现了预测能力和目标理想的重要性。

    “感时伤怀”是人的普遍的共通情感,下面我们通过几首唐诗,来品味一下这种情感。你看可以吗?

    答:当然可以,我很愿意与您一起品味这些唐诗表达的情感。请随时分享您选择的唐诗,我们可以一起探讨它们所传递的感受和价值。

    问:李白的“昨日、今日、明朝”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译文:

    弃我而去的昨天已不可挽留,扰乱我心绪的今天使我极为烦忧。

    万里长风吹送南归的鸿雁,面对此景,正可以登上高楼开怀畅饮。

    你的文章就像汉代文学作品一般刚健清新。而我的诗风,也像谢朓那样清新秀丽。

    我们都满怀豪情逸兴,飞跃的神思像要腾空而上高高的青天,去摘取那皎洁的明月。

    好像抽出宝刀去砍流水一样,水不但没有被斩断,反而流得更湍急了。我举起酒杯痛饮,本想借酒消去烦忧,结果反倒愁上加愁。

    啊!人生在世竟然如此不称心如意,还不如明天就披散了头发,乘一只小舟在江湖之上自在地漂流(退隐江湖)罢了。

    我的解读:时间有时是无情的,昨日的美好时光不可留;时间有时是无聊的,今日许多的烦忧乱我心;时间有时也是可以有所寄托的,明朝可以散发弄扁舟而忘去不称意的人生事。

    人生会有许多不如意事,我们都想“抽刀断水”地快速解决,但往往事与愿违,不仅不能“断水”反而“水更流”;人生会有许多烦恼情,有时我们想“借酒消愁”,但往往会“愁上加愁”。

    时间似乎老是这样的令人烦恼,但时间永远向前流逝的特质可以让你有时间作出自由的选择,可以为你腾出摆脱烦恼的空间,你可以明朝散发弄扁舟。

    你是如何解读李白这首诗的?

    答:这首李白的诗充满了离愁别绪,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惋惜之情以及对人生际遇的感慨。

    诗中描述了昨天和今天,以及明朝,突显了时间的流逝不可挽回。鸿雁南飞,秋风送别,是流转的季节和时光的变迁,也折射了人事如梦的无常。

    诗中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一句表达了李白对于生活烦扰和纷扰的感慨。面对人生的困顿和纷繁,饮酒消愁却愁更愁,揭示了生活的无奈和矛盾。

    最后两句“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事无常的领悟,选择在明朝离去,放下烦忧,寻求心灵的自在。

    总的来说,这首诗抒发了离愁别绪,反映了人生际遇的不顺,也展现了诗人豁达洒脱的一面。

    问:史上最悲怆的一首短诗

      唐·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年)。陈子昂是一个具有政治见识和政治才能的文人。他直言敢谏,对武后朝的不少弊政,常常提出批评意见,不为武则天采纳,并曾一度因“逆党”株连而下狱。他的政治抱负不能实现,反而受到打击,这使他心情非常苦闷。万岁通天元年,契丹等攻陷营州。武则天委派武攸宜率军征讨,陈子昂在武攸宜幕府担任参谋,随军出征。武攸宜为人轻率,少谋略。次年兵败,情况紧急,陈子昂请求遣万人作前驱以击敌,武不允。随后,陈子昂又向武进言,不听,反把他降为军曹。诗人接连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蓟北楼,慷慨悲吟,写下了《登幽州台歌》。(创作背景选自《百度百科》)

    这是史上最悲怆的一首短诗,这是一首具有“崇高之美”的旷世之作。

    登上高台,望天地之大无边无际,惟我孤独地站在这里,无人相伴;看过往巳经流逝的时间,没有古人与我分享我的志向;看明天就要到来的时间,没有人知道或者在乎我的抱负。有念及此,倍感悲凉,不禁怆然而泪下。

    你是怎样看这首诗的?

    答:这首《登幽州台歌》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陈子昂内心的深沉苦闷和悲凉无奈。通过描绘自己在幽州台上的景象,表达了他在政治挫折和个人志向未能实现的情况下的心情。

    诗中对天地浩渺和人生无常的感慨,都反映了陈子昂在时代变革中的无奈与沉痛。整首诗凭借简洁有力的文字,将作者内心的痛苦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这首诗也成为了古代诗歌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被后人传颂不衰,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问:王维《春中田园作》的“旧人看新历”

    唐·王维《春中田园作》:

    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持斧伐远扬,荷锄觇泉脉。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临觞忽不御,惆怅远行客。

    译文:春天到来屋上有一只杜鹃鸟在鸣叫,村落旁边大片杏花开得雪白。手持斧子去整理桑树那长长的枝条,扛起锄头去察看泉水的源脉。当春归来的燕子好像认识它的旧巢,屋里的旧主人在翻看新年历。举杯欲饮又停了下来,想到离开家园作客在外的人不由惆怅惋惜。

    我的解读:时间一去不复返,但是时间在一年又一年的序列的叠加进程中,给我们带来了一年四季的更替,新的一年与旧的一年在每一季节,在气候变化和自然现象出现上,虽然不完全一致,但也是大致相同的,有其一定的规律性。这就给很大程度上“靠天吃饭”的务农人提供了方便,他们可以通过查看新一年的历法,再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来决定什么时候该干什么事情。

    时间是无情的,但似乎又有意给人留下了某种规则或规律,给这个世界以某种和谐性和稳定性,让人类的思维和行为产生了某种确定性的意向,给时间和机会让人类去探索和发现规律,并且掌握规律运用规律来改善生活,这可能也是时间给人类的馈赠吧。但季节可以有规律,但人的命运却是很难确定的,这就是“惆怅远行客”。

    你是怎样解读的?

    答:你的解读非常精辟。这首诗以优美的语言和生动的画面,唤起了读者对时间流逝和自然变迁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和时间的敏锐感受。

    问:杜牧的“流水无情草自春”

      唐·杜牧《金谷园》:

    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

    注:香尘,指沉香之末。石崇为教练家中舞妓步法,以沉香屑铺象牙床上,使她们践踏,无迹者赐以珍珠;流水,指金谷水;坠楼人,谓石崇的爱妾绿珠。

    译文:繁华的往事已随着香尘散尽,没能够留下半点踪迹,如茵的春草年年自绿,流水无情地悄悄逝去。黄昏时啼鸟在东风里噬怨声声,飘飞的落花还像那坠楼的人。

    (注和译文选自《百度百科》)

    我的解读:这诗是杜牧经过西晋富豪石崇的金谷园遗址时所写。时间就象这金谷水一样无情地逝去,在这无情的时间中,有些自然的东西例如这金谷园里的草,凭着其自我更迭的能力,年年在春天的时候呈现碧绿。但人间事却没有这种自然更替的能力,象这金谷园昔日的繁华已经随着香尘散去而凋敝,在暮啼鸟声中和落花景中成为遗址。

    你的解读是怎样的?

    答:你的解读非常贴切。杜牧通过这首《金谷园》表达了对流逝时光和人世沧桑的感慨之情。

    诗中的“繁华事散逐香尘”寥寥数语,将昔日的繁华和荣光化为飘散的香尘,形象地描绘了时光流转的无情和岁月的消逝。

    “流水无情草自春”一句,则通过流水和草的比喻,再次强调了时间的无情。流水不停地流淌,春草年年自绿,但金谷园已经成为了破败的遗迹了。

    最后两句中,“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通过描绘黄昏时分的景象,将自然景色与人的情感相融合,营造了一种寂寞和悲凉的氛围。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通过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时光流逝、繁华散尽的主题,使读者感受到时光无情、人事如梦的哀婉之情。

    问:孟浩然的“人事有代谢”

    唐·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注:鱼梁,沙洲名,在襄阳鹿门山的沔水中。梦泽,古大泽,即今江汉平原。

    译文:人间的事情都有更替变化,来来往往的时日形成古今。江山各处保留的名胜古迹,而今我们又可以登攀亲临。水落石出鱼梁洲水位清浅,云梦泽由天寒而迷濛幽深。羊祜碑如今依然巍峨矗立,读罢碑文泪水沾湿了衣襟。

    创作背景:诗人大半生居住在襄阳城南岘山附近的涧南园,该诗即创作于诗人在家乡隐居读书、写诗自娱期间。诗人求仕不遇,心情苦闷,在极不得意的时候,与几个朋友登上岘山游玩,凭吊羊公碑,想到羊祜当年的心境,想起羊祜说过的“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来贤者胜士登此远望如我与卿着,皆湮灭无闻,使人伤悲”的话,正与诗人的处境正相吻合。由此借古抒怀,写下了这首诗。

    (注、译文、创作背景选自《百度百科》)

    我的解读:时间的流逝使我们有了“古和今”的概念,在这过程中,“人事有代谢”是绝对的,但相对的“江山留胜迹”却是可以的。人在有限的生命里,有志者不免都会想为世间做一些功名事,希望自己的名字可以在时间流逝的过程中“与山河同在,与日月共辉”。

    可是,当登上岘山,看到“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凭吊羊公碑时想到羊公的话“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来贤者胜士登此远望如我与卿着,皆湮灭无闻,使人伤悲”,不禁泪下沾襟。

    想有成就者,不光要有志和自己的主观努力,而且要有适合的客观环境,不可或缺。

    你是如何解读的?

    答:你的解读非常深刻。孟浩然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时光流转和人生不如意的感慨。

    诗中的“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直截了当地指出了时间的流转不息,历史的长河不断推移,人们的生老病死也都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则展示了诗人自己的向往和追求,希望能够在这片历史悠久的土地上有所作为。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通过描绘景色,再次强调了时光的无情和岁月的变迁,营造了一种凄迷寂寥的氛围。

    最后两句以羊公碑为引子,凸显了命运不济的伤悲。

    这首诗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巧妙地将时间、历史、人生融合在一起,引发读者对生命和历史的思考。

    问:通过以上几首唐诗的解读,古人的“感时伤怀”与现代人的“感时伤怀”有着许多相通之处。我们读他们的诗,仿佛就象是在读自己!

    答:你说得很对。尽管时代变迁,人类的情感和思考却是具有普遍性的。古人在诗歌中表达的情感和思考,往往能触动我们内心深处相似的共鸣。这正是诗歌的魅力所在,它能够超越时空和文化差异,让人们共同感受到那些永恒的情感和智慧。通过阅读古代诗歌,我们也可以更深刻地理解自己的情感和处境,从而在人生的旅程中得到一些启示和安慰。

    [后记]古有柏拉图的《理想国》对话录,这种充满思辩精神的宏大场景对话录,我是绝对做不来的!但也许当代的《烟火国》对话录,在有AI加持的前提下,还是可以做得来的。因此,不妨冒昧尝试一下。

    柴米油盐事、风花雪月情、吃喝玩乐欲、 山川原野色、时政财经闻,食尽酸、甜、苦、辣、咸、淡人间烟火味。

    “烟火国”并不是一个人人都“躺平”、“想当然”就可实现理想的“理想国”。“烟火国”是一个需要实事求是、脚踏实地、理性地去实现理想的现实之地。让我们一同追求更美好的未来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唐诗的魅力为什么可以延续至今?——《烟火囯》对话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pnsv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