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听书有感(2)

听书有感(2)

作者: 和小雨 | 来源:发表于2021-09-19 23:45 被阅读0次

这段时间,一大早睁开眼就是打开手机听书,临睡前倒在床上还是打开手机听书。一天天的,不知不觉听了十多本。

这一周早上听的是《轻断食》和《黄帝内经》。《轻断食》介绍的是5+2断食法,一周5天正常饮食,选择不连续的2天适当减少饮食,不是不进食,只是食量控制为日常的四分之一左右。相比节食是一种更有效,更容易坚持的健康瘦身方法。

轻断食的理念我是赞同的,道家也有“过午不食”的说法。日常生活中虽然没有采用5+2的断食法,还是会有意识地减少晚上的进食量。实践下来,渐渐感觉简单的饭菜都特别的美味,香甜。

新奇的知识点是轻断食能促进身体的长期健康,有效降低罹患老化疾病的风险。因为饥饿感能激发身体的潜能,能刺激海马体变大,能滋养大脑神经元生长,从而使感官敏锐,思路清晰,认知能力提高,延缓老年痴呆。

说到这一点,我的脑海就浮现出姑父大碗海吃的样子,他的饭量越来越大,老年痴呆症也越来越严重,原来症结在此。老祖宗早有教导“饭吃七八分饱”,看来不能当耳边风。

另一本书《黄帝内经》讲的是顺应自然规律,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对这本博大精深的书,听书读的只能算是一篇简介,泛泛地提了一下四季的养生要点,蜻蜓点水一般。

早几年读过曲黎敏著的《黄帝内经•养生智慧》,家里收藏着一本纸质书,闲来无事的时候就翻几页,常有收获,时不时按书中指点做些实践,纠正一些认知上的偏差。

再往深处讲就是南怀瑾大师讲述的《小言黄帝内经与生命科学》。这本书是按南师的讲话稿整理的,有许多非常识的内容,没有经史子集的基础,读个三四遍也不一定读懂,像某某听书这样泛读,充其量也就只能收获点常识。

临睡前听的是长篇小说《主角》。每天手机不离,眼睛受不了了,所以偷懒选择闭目听书。点开一听傻了,不知是哪位的播音,声音没有起伏不说,还有一种奇怪的调调,和喜马拉雅上的播音根本没法比。

引得我记忆的脑海一下子翻腾出了好些久远的声音。王刚的《夜幕下的哈尔滨》,刘兰芳的《杨家将》,单田芳的《三国演义》等等,那个年代伴随我长大的这些评书好像还在耳边回想。那个时候,每天中午放学都是急匆匆地赶回家,虔诚地守在收音机旁,一直到“且听下回分解”,才恋恋不舍地离开。

如今像重回学生时代,又可以听书了。尽管这回遇到难听的AI女声,我还是一天天被小说主角动人心魄的命运深深地吸引了,甚至觉得那种怪怪的调调就是秦腔。不愧是一部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

如果把早上的泛读比做快餐,那么晚上的小说就可以称得上是正餐。对于精神食粮的需求貌似两种都不可缺。

                                2021年9月19日于上海

相关文章

  • 听书有感(2)

    这段时间,一大早睁开眼就是打开手机听书,临睡前倒在床上还是打开手机听书。一天天的,不知不觉听了十多本。 这一周早上...

  • 听书有感

    晚上听书时听到两个很扎心的故事,是朱安和鲁迅以及张幼仪和徐志摩的婚姻故事。 依照父母之命,他们结为夫妻,但鲁迅和...

  • 听书有感

    《心流》 目标,明确一个目标,明确这个目标是遵循你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值不值得做的事,一旦确定就投入全部的注意力,不...

  • 听书有感

    最近下载了一个听书的APP,一个星期听一本,听了一本《刻意练习》的书,相信好多人都读过,总结了几点认为非常好的。 ...

  • 听书有感

    听别人满是伤疤,自己害怕的小心翼翼,别人眼里的太过挑剔,不过是不敢轻易去探试,周末宁可一觉睡去,厌倦了没有回复的信...

  • 听书有感

    十年前的选择,现在的样子,十年之后,想塑造什么样的生活。

  • 听书有感

    前几天,一篇名为《亲爱的,对不起,我就要和别人结婚了》的一篇文章风靡微博,得到各个大V的转载和网友的评论。而我每每...

  • 听书有感

    吃着带回来的便当,听着刘同的书,心里满满的都是触动。真的很佩服他,可以将情感写的那么的露骨而并不浮夸,不多的篇幅,...

  • 听书有感

    曾经很多想法自己想一想都是不成熟的,比如说对于写日记这种行为。 曾经认为做笔记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这基于我...

  • 听书有感

    自从开始喜马拉雅听书,我发现总有很多奇妙的感觉。好像自己的碎片花时间都被利用了,每次听个半小时,早上跑步时,喂奶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听书有感(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pnug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