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当年那些看起来很不合群的人,现在都怎么样了

当年那些看起来很不合群的人,现在都怎么样了

作者: 奕年华 | 来源:发表于2018-08-06 19:43 被阅读0次

    作者 奕少年

    01

    近日,姜文执导的电影《邪不压正》正在院线上映,首日票房过亿,豆瓣评分8.2,口碑票房双丰收,这本是个好兆头,奈何当今观众审美提高,资深影迷对电影评价两极分化,豆瓣评分没几天就从8.2跌倒了7.1,票房更是受评分影响后劲不足。

    公众号 铸福

    熟悉姜文电影的铁杆影迷都清楚,他是一个极具个性的电影导演,自1995年《阳光灿烂的日子》至今只拍了六部电影,除《让子弹飞》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商业片之外,其他影片似乎都与商业不挂钩,但电影质量绝对有保证。无论电影商业回报的诱惑多大,他始终坚持自己的艺术追求。

    如果姜文顺应中国电影的商业浪潮,注重电影的商业性质,以他的水平,想要取得天价票房,轻而易举。冯小刚曾说,如果姜文拍商业片,将会成为他的威胁。

    可他偏偏不合群,就是想拍自己喜欢的东西。

    《阳光灿烂的日子》《鬼子来了》剧情片中的上乘之作,可惜国内被禁映,《太阳照常升起》观众表示看不懂,《一步之遥》观众表示很失望,《让子弹飞》票房轰动,《邪不压正》评价再次两极分化。

    不过这些对他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做自己喜欢的事,不在乎任何舆论。

    生活中的他也如同他的电影一样富有个性,我行我素,耿直爽快,不怕得罪人,更不会为了利益而迎合他人,从近日他做客《圆桌派》节目可见一斑。

    公众号 铸福

    只因真性情,与主持人窦文涛节目中不惜“尬聊”,以下是两人对话片段:

    窦文涛:“你为什么拍屁股”

    姜文:“美啊,不可以吗?”

    ……

    窦文涛:“你担心年轻人吗?比如说爱不爱看你的电影”

    姜文:“谁是年轻人”

    ……

    窦文涛:“站着把钱挣了这事,你是怎么有感而发”

    姜文:“我没感而发啊”

    ……

    网友评论,与姜文聊天瞬间感到自己的渺小。一个按套路出牌的主持人遇上一个不按套路出牌的导演,注定会引发一场“尴尬之战”。

    02

    其实按照娱乐圈传统的人际交往法则,艺人为了保持自己的良好形象,会去迎合媒体,可能会说一些违心的话,而有些艺人偏不领情,看似不合群,实则真性情,有本事,卓而不群。

    公众号 铸福

    2016年第35届香港电影金像奖颁奖典礼,24岁的新人演员春夏,凭其主演电影《踏血寻梅》击败张艾嘉,杨千嬅和林嘉欣,获得金像奖影后,而且是最年轻的的金像奖影后。

    成名前的春夏,做过很多工作,辗转全国各地,机场旅游服务员,导购员,唱片公司前台,出纳员……在家人看来,她这是在瞎折腾。

    选定为《踏血寻梅》女主之前的最后一份工作:平面模特兼龙套演员,决定去北京发展。

    进京前,家人劝她:“你能不能不折腾了?”

    亲戚劝她“找个人嫁了吧。”

    朋友劝她:“你不是这块料。”

    春夏倔强的如一头牛,谁也阻止不了她。

    当时她在微博里写道:“我爱干什么干什么,自负盈亏,只要在我自己的选择里生活,原地打转也是自在的困境”

    果不其然,她在北京的半年工作并不顺畅,不仅每天要起早贪黑,除了做模特,她还要发传单,做礼仪,这样赚来的血汗钱,她却毫不爱惜,全拿去上形体课了。

    湖南卫视自制剧向全国招募演员,她听说后立即赶去,负责表演面试的正是她后来的伯乐,香港导演翁子光。翁子光本来想让她试两个角色,可她试完第一个角色,便转头就走:“第二个我演不了”,连在场工作人员都惊呆了,纷纷指责她不懂规矩,“太拽了”。她解释:“不是拽,是有自知之明”。

    她就是这么直率。

    有次她去《奇葩说》做嘉宾,谈话谈到《逻辑思维》,她说她不喜欢《逻辑思维》,导致节目有些冷场,无论主持人何炅如何圆场,她仍然坚持己见。

    公众号 铸福

    成了影后,自然片约不断,电影,广告代言等五花八门的商业活动纷至沓来,每一个项目报酬极为可观,一般演员应该不会拒绝吧,因为成名要趁早啊,可春夏概不接受。

    接下来一停就是一年,她的理由是,“事情过后,人需要浪花拍打皮肤留下的红晕,需要风平浪静的海面”,言下之意,影后光环太大,他需要暂时抛开一切,沉淀一段时间。

    试问在如今追名逐利的娱乐圈,有几人能做到?

    一年后她出演了徐皓峰的《倒背藏身》和许鞍华的《明月几时有》,两部电影,都是配角,很多人不理解问她有这么多主角等你演,你为什么甘心演配角?她笑而不答。

    之后他获得了“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最佳女演员奖,“亚洲电影大奖”最佳新演员奖。

    我想她当时的回答应该是“学习”。

    她在微博中写下了她的人生观:“……我要求我的人生留下遗憾,都是我自己亲自留下的遗憾,而不是别人告诉我,你在这个时候该去做什么,所有的决定都是我做的,我才能为自己买单”。

    舆论或者他人的评价,是一把锁,你听信,在乎,它就会把自己锁住。

    我行我素,甚至有些本性难移,这就是春夏。

    03

    歌曲《遗失的美好》唱到“有些人说不清哪里好,但就是谁也替代不了”,表达的正是类似情人眼中出西施这种感情。虽然他不爱循规蹈矩,但依然有人爱着。

    众多书迷对日本作家村上春树也是这种感情。

    公众号 铸福

    他在文坛是这样一种存在,如同一位歌手,平时低调,特立独行,潜心创作,我们几乎听不到关于他的新闻,但是他一出作品,定会卖到脱销,他一开演唱会,定会万人空巷。

    他的作品也是众多文艺青年的灵魂伴侣,就算没看过作品,也一定听说过这个人名。

    在纸质书式微的今天,每当村上春树的新作出版,短时间内位居畅销榜冠军,临时加印,是常有的事。

    相比早已诺奖加身的日本同行大江健三郎,川端康成,村上春树青春洋溢,魔幻现实的文风更广受年轻读者的喜爱,或者说相比那些严肃甚至曲高和寡的诺奖作品,他的文字更加通俗,更加有读者缘。

    作为日本战后“婴儿潮”的一员,村上是家中独子,这在当时的日本可是罕见的,因为战争导致人口减少,政府鼓励生育,家中两三个孩子才是普遍现象,成长的孤独感在他后来的作品里主人公性格中均有所体现。

    公众号 铸福

    跟热血激进的战后青年一代相比,村上是个“异类”,他对学校教育没兴趣,对当时日本大学校园的学生政治运动也无心参与,将阅读英文小说,看西方电影,听爵士乐,游泳作为青春主旋律。

    还在上大学,22岁,村上就与情投意合的女同学结婚了,这在当时的日本极为罕见。

    大学毕业后,向往自由的村上也没打算成为写字楼里上班族的一员,他与妻子拼命打工赚钱,向亲戚东借西借,终于开了一间属于他们的爵士乐酒吧。

    1978年,一次看棒球的经历,村上萌生了写小说的念头,这是他大学时代博览群书打下的基础在作祟吧。于是他下班后,真的每天抽时间写上几千字,完成后投稿,之后就把这事给忘了,直到一年后出版社打电话告诉他,他的《且听风吟》获得“群像新人奖”。此后,村上有了写作信心,边经营酒吧边从事写作,1981年酒吧转让他人,成为职业作家。

    他的生活大概由这四部分组成:跑步,写小说,阅读,听音乐,日复一日重复着这种单调而有意义的生活,孤独不合群的生活。为了保持精神独立,写作自由,他长年离群索居,不参加电视等各类媒体的访问,甚至不参加同行聚会。

    他认为孤独是写作者必须具备的的条件,只有远离人群,抛开世俗杂念,沉浸在自我的世界里,向内索求,才能挖出灵魂深处的东西。

    他擅长把玩孤独,第一次看过《挪威的森林》的我,如遭电击,生平第一次认识到孤独并非消极堕落,而是一种可以用来玩的状态,也并非自命清高,而是坚守原则,寻求洒脱,自由,活的快乐。

    每次推出新作,每次引起“骚动”,再回原位,默默耕耘,孤独旅行。不合群,是因为卓而不群。

    04

    人生旅途中,总有那么一段路需要你自己一个人走,与孤独相伴,如果你耐不住寂寞,总在乎周围人的眼光,总担心别人对你的评价,等待你的往往是失败,遗憾,后悔。

    想起大学时代的一位同学,他常提起他毕业想去银行工作,我也常鼓励他,于是他在课余时间报班学习,考会计证书,但没过几天,他突然放弃,退出了辅导班。

    公众号 铸福

    我问他为什么不继续学习准备考证,他的回答令我哭笑不得,他说,整个辅导班连一个熟人也没有,没人陪他,太寂寞了,而他的室友是那种经常逃课,宅在宿舍打游戏的那类人,见他为了考证变得早出晚归,独来独往,经常揶揄他装好学生。

    我劝他说,这是你的梦想,你应该坚持下去,不要在乎别人怎么看你。

    他说他做不到,没人陪他,他学不进去,不与室友一起玩,时间长了会与室友产生隔阂。

    我问,如果有人陪你学习,是不是就解决问题了?

    他说是。

    你还想不想去银行工作?

    他点头,当然想。

    可是成长这种事,既获得鱼,又获得熊掌的人,那是天才。

    我再次劝他不要理会室友对你的看法,坚持下去,否则多年以后你一定后悔。

    可惜,他没听我的。

    最近我又和他取得联系,得知毕业后他也没能再考证,现在,他父亲托关系让在当地消防局做文案编辑,月薪两千。

    他说他在消防局干得很不爽,还是想去银行工作,可是竟然没时间去复习资料……

    他当时不去辅导班的理由很幼稚,很可笑。

    他仅仅是无法承受一时的舆论压力,放弃了一生的梦想。

    而他毕业后的这种遗憾,对他当年拼命迎合的室友,没有任何影响,他们更不会知道。

    有时候,合群意味着压抑,遗憾,得不偿失。你无法做你想做的,说你想说的,你必须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带给周围人的影响,你必须去迎合他人的想法,做大家都在做的事,以显示你很合群,即使你不喜欢。

    那位同学可能不知道,我行我素,耐得住寂寞的人往往会成功,而他们过程中的损失,可以忽略不计。

    05

    回忆高中时代的我,也曾因不合群而感到困惑,直到偶然间听到一首歌曲《我是谁我是谁我是谁》,我才有了做自己的勇气。

    公众号 铸福

    歌曲可能不是太动听,可歌词深深打动了我:

    “……我是谁总是活在别人的期望里

    我是谁 是谁又帮你擅自定义了

    ……

    为什么这个世界不给你平等待遇

    为什么

    到底做错了什么

    ……

    朋友都说你太奇怪

    在背后把你当笑话看

    每一个动作都被瞎猜

    他们说你是个不能容忍的存在

    你想要的很简单

    不过是最普通的平凡

    诚实做自己有时候很难

    但请你勇敢的试一次看看

    无论他们又说什么

    闲言闲语无法伤害我

    世界上只有一个我

    没人能代替的我

    无论他们又做什么

    小动作无法打败我

    我知道自己是最美丽的

    The most beautiful

    ……

    当时看得我激动得喘不过来气,现在听来依然心情澎湃,我决定了,我要做自己,那你呢?

     

    作者:奕少年,自由撰稿人,一个爱写作,爱电影,爱运动的热血少年,宁愿翻百千浪,在我心中起伏够。公众号:铸福(ID:ZFTOYOU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当年那些看起来很不合群的人,现在都怎么样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pogv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