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将,有人爱,有人恨!一声“三缺一”,有些人的魂马上就被牵走了。一笔好字、两声皮黄、三两老酒、四圈麻将。想来要玩好麻将,还是要有些本事的。
有人因为打麻将误国的。
明朝末年,有一位大臣周延儒,为了讨好皇帝,自告奋勇请求率领军队镇压叛军。在危急时刻,有这样的臣子挺身而出,崇祯皇帝很是欣慰,但崇祯皇帝却看错了人。
周延儒带领将士到战场后,并没有奋勇杀敌,报效皇帝,而是整日和部下饮酒作乐搓麻将。
当然,打麻将是打不出胜仗的。为了表现出自己打了胜仗,他就杀掉几个老百姓,充当被杀掉的叛军。
崇祯皇帝竟然相信了!对他又是册封,又是嘉奖。
事情败露,但已经无力回天,李自成强势而来,明朝宣告灭亡。由此看来,麻将不但害人,而且误国。
有人因为放弃麻将,而成就一番作为的。
我在读老舍的自传时,发现一代文学天才竟然也曾经沉迷于麻将中。
老舍先生自述自己在年轻的时候沉醉于麻将,“明知有害,还要往下干,在这时候,人好像已被那些小块块们给迷住了,冷热饥饱都不去管,把一切卫生常识全抛在一边。”
从这些话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他沉迷的程度已经很深,甚至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
终于,在一次次熬夜打麻将后,老舍先生病倒了。这一次的重病也让他深受感触。他意识到,不能长期过度沉迷于麻将中。
于是,他开始发奋,专心致力于文学研究,之后写出许多优秀的作品,为中国文学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而现实中,有人上了麻将桌,不管家务,不顾孩子,只要打起麻将来,什么都不管不顾了。
有媒体报道,有人因沉迷打麻将,疏忽照顾孩子,导致孩子走丢或者受到意外伤害,实在令人惊讶。
麻将到底有什么魅力,让国之重臣和老舍先生这样的的人,以及平头老百姓,都沉迷其中呢?
当下,打麻将也是国人最热衷的娱乐活动之一。在大街小巷都能见到大大小小的棋牌室。以前是手动洗牌,现在几乎全都是自动麻将机了,不用你用手去洗牌了,你只管玩就好了。科技进步,连麻将都与时俱进了。
麻将容易让人上瘾,它的魅力在于刺激、偶然性大、复杂多变、输赢能得到及时的回馈。
麻将是136张,各地玩法略有不同。能否打赢,有技术原因,也有运气成分。这样的不确定性,更让人欲罢不能。
它在打法上集中了运气、战术、气势、心理、判断力、决断力、记忆力、逻辑思维能力、计算能力等诸多因素,是一种极强的益智游戏。
本来打麻将只是空闲时的一种娱乐活动。而加上赢钱,就变了味。这也是一些人上瘾的重要原因。
在赢钱的情况下,就更具刺激性了。一旦赢过几局,就更想多来几局,让人停不下来。
所以,我认为打麻将让人上瘾,最主要是金钱的诱惑,通过打麻将获得金钱收益,会让很多人失去理智,完全沉迷其中。
有人因此荒废了学业、事业,损害了健康,得不到家人的理解,家庭破裂。
坐在牌桌上,谁都希望能胡牌,每把牌都像人生,能快速的,在很短的时间体会到成功,得到利益。
在现实中,若想成功,需要付出的代价太大,需要长时间的等待,成功还未可知。麻将桌上的即时反馈,让人获得及时的满足。不是麻将上瘾,是赌性上瘾。
寻常打麻将的好处
老年人经常打下麻将,因为不停动用脑筋,运动双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上老人痴呆症的风险。
任何一种运动只要控制好一个度,就能达到正面的有益的效果,反之,如果毫无节制,就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打麻将也一样,偶时打一圈,纯粹娱乐一下,所以麻将深受中老年人的喜爱。
如果是年轻人,就不要参与了。与其打麻将,还不如好好学习,好好工作,好好创事业。
打麻将的弊端
连续长时间打麻将,很大可能会患上颈椎病,腰椎病,膀胱病等,还会激化家庭矛盾。因此,一旦患上麻将瘾,对自己的身心、对家庭,都会带来伤害。
若是加上钱,那就不止伤身,还伤财了。
怎样戒除麻将瘾
无论任何的一种瘾,能否戒除,首要取决于自己的意志,次要来自于环境及家人朋友的支持鼓励。
当你头脑闪过打麻将的念头时,你就立刻强制自己找一点其他事情做。比如在家搞卫生或修剪花草,或约朋友出去散步聊天。
尽量别往棋牌室的门口去,尽量避免见之前的牌友。自己最好去找一份正经工作去做。人在忙碌中,自然就不会再去想打麻将的事了。
长此以往,终有一天,你将彻底戒掉麻将,去做更有意义的事情。
总结:
鲁迅先生在《读书杂谈》中,以打麻将打牌来来比喻读书,他说:“嗜好读书,犹如爱打牌相同,天天打,夜夜打,接连的打,有时被捕房捉去了,放出来之后还是打。诸君要知道真打牌的人目的并不在赢钱,而在风趣。”
所以,不如把打麻将的瘾换成读书的瘾,岂不是一件更风趣的事情!
我们能看到,能感受麻将的魅力,很多人都会喜欢上麻将。但麻将不是生活的全部,不能颠倒生活的主次。麻将可以打,但要记得只是作为生活调剂。生活中的我们还是要以积极向上的心态去创造价值。
麻将虽好玩,但千万不能贪!否则伤身又伤财。大家以为如何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