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艰难唯一死
——“死”到底是什么?
关于“死”,是人生之极大悲苦。“千古艰难唯一死”。“好死不如赖活着”。无人不珍惜生命,贪生怕死。生老病死,是佛教中概括的人生“八苦”之一。释迦牟尼身为王子时,就是因为有感于人生老病死之苦,为彻底解脱生死,而立志出家修道的。人们有“死神”之说。虽然人人都恋生畏死,但人都有命终见死神之时。死路一条。不管是否情愿,人活着就是走向死亡的过程。人最终都会被死神召见。面目狰狞而又无比威严的死神在每个人的生命终点等候着。死亡,是多么让人畏惧而又无奈的事情啊!
对于"死",从古至今,人类社会有各种称谓和表述方法。根据死者地位和身份的不同,古代有“崩”或“驾崩”、“薨”、“卒”、“逝”、“不禄”、“死”的说法。按死者年龄的不同,又有“殇”、“夭亡”、“寿终”、“正寝”成为死的代名词。按造成死亡的原因,则又有“殉难”、“阵亡”,(现作“牺牲”)、“客死”、“凶死”、“暴死”、“横死”。而在不同宗教中,死又谓之“圆寂”、“云寂”、“涅磐”、“羽化”、“归主”、“无常”、“仙逝”、“返真”、“登遐”、“就本”、“星陨”等。
一般庄重一点的,称人死为“辞世”、“过世”、“去世”、“逝世”、“作古”。俏皮话则往往说“见阎王爷去了”,“撂挑子了(言已放下人生重担)”,“听蛐蛐叫唤去了(言已入土与秋虫为伴了)”、“艮儿屁着凉”、“翘辫子”、“蹬腿儿”等等。
但不管怎么表述,死就是人的生命的终结。现代医学认为人死亡的生理标志是心脏停止跳动、呼吸停止、大脑意识停止活动。对于宗教界修炼界,认为“失神者死,得神者生”。道家认为,人的生命是由元神和肉体组成的。肉身相当于元神的躯壳。当人活着时,元神和肉体相合,元神主宰人的肉体,进行各种生命活动。当人的元神永久离开肉体时,人就死了。道家没有把死看的那么悲苦,“生者如过客,死者如归人”。视死如归。人死只是肉体之死,他的元神离弃肉体后,又去寻找新的归宿。佛教也有类似的认识,认为是人的生命由阳身和阴身组成的。它所说的阴身相当于道家所说的元神。常人之死,就是人的阴身永久脱离阳身,然后又去寻找新的归宿。这就是所谓的“往生”。而且对于普通人来说,死后阴身的去向或归宿有六种,即所谓“六道”。这六道分布于“欲界”“色界”“无色界”即所谓“三界”之中。“六道”包括天人、阿修罗、人和畜牲、饿鬼、地狱。前三者为三善道,后三者为三恶道。往生哪一道,取决于生前所行所为的善恶。生前多积德行善,则往生于善道。生前多造业作恶,则往生于恶道。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因果报应,六道轮回。因此对于宗教修炼界来说,即生即死,即死即生。生死是生命的两面和生命存在的两种形态。人的真正生命是元神。物质不灭,元神不死。死的只是人的肉体或躯壳。人死并非如灯灭。现代兴起于西方国家的濒死研究,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佛家道家典籍中也记载了诸多的轮回往生事例,不胜枚举。对于宗教和修炼界来说,人的真正死亡,是由于生前罪大恶极,死后形神全灭,再无往生轮回的资格和机会,从而在宇宙中彻底消失,不复存在。这是真正可怕的真正的死亡。
人都贪生怕死,都有对生的留恋,都希望长命百岁,寿比南山。但现实中有人早夭,有人寿促,有人横死,有人暴亡,有人高寿,有人善终。原因何在?常人从现代科学和医学的角度解释,有种种说辞。而在宗教修炼界,则有更高的认识。人的寿命长短和生活质量高低,取决于自身所带的德和业两种物质。德是做好事得到的白色物质。业是做坏事不好的事得到的黑色物质。“仁者寿”,“大德者必得其寿”。而且仁者和太德者往往不仅福寿绵长,而且命终离世时,往往没有病痛,安然祥和,无疾善终。相反自身所带黑色物质业力太的人,往往寿命短促,灾祸连绵,横死暴亡。人要想福寿安康,唯有按照佛法、道法修炼可得。
对于常人来说,面对死亡充满了恐惧、无奈和无助。自己究竟寿命几何?何时命终离世?以何种方式离开人世?死后归宿如何?都是不可知、不可控的。而对于宗教界、修炼界来说,修炼有素者可以“自如生死”。他对自己在人世的命数了然于心,他能自主决定自己离开人世的方式、时间、地点,他知道自己离开人世后的美好归宿和去向。佛家离开人世的方式因修炼法门的不同而各不相同。佛教讲涅槃,就是佛教徒修炼圆满时,这个空间的肉身抛弃掉,元神带着修好的佛体进入天国世界。藏传佛教信徒修炼圆满离世时是以“虹化”的方式。就是到时身体突发一片红光,然后肉身化掉消失,佛体升空。道家修成离世的方式有“白日飞升”和“尸解”。白日飞升就是修成时在众目睽睽之下,大白天冉冉飞升天空而去。尸解就是修成时以一根竹棍或一把笤帚或一只鞋子等变化成自己的形象,使障眼法瞒过亲朋好友,然后真身升天离世。各种方法,神奇殊胜,不一而足。从此以后,已修得佛果道果,跳出三界,不在五行,成就金刚不坏之体,永生不死,得大自在,永驻天界佛国,福寿无疆。真是美好无比,极乐无穷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