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朝,一位官员因为立功获得了封赏,皇太后还特意赐了一件薰貂领花的绸缎锦袍,以表彰这位官员母亲的养育之功。
清朝女性服饰:薰貂领花。可是,这位官员为二房所生、大房所养,锦袍到底该送给哪位母亲呢?就在他左右为难时,两位母亲已听到风声,不请自到。只听生母说:“儿子是我亲生的,锦袍当然要归我!”可养母说:“我养育了他十几年,难道不应该得到这件锦袍吗?”
这位官员不敢得罪其中任何一位母亲,经过一番思考,他说:“锦袍只有一件,孩儿也不知道该给谁,我能想到的办法就只有退还这件锦袍,向太后说明原因了。”
见两位母亲都不说话,这位官员就叫来幕僚草拟奏章。幕僚憨厚,据实上奏,交代完家庭背景,就说生母、养母对锦袍“争执不下”,无奈只好送还。
这位官员看了看草拟的奏章之后,皱眉说到:“如果皇太后知晓我两位母亲为了锦袍而‘争执不下',会作何感想?”思忖片刻后,他将“争执不下”改成了“礼让不迭”。
古人写字。这一化丑为美的改动,效果非凡。果然,皇太后看了奏章,不但没有怪罪,还称赞到:“两位母亲如此贤德,难怪这位大臣能出人头地!”于是太后就又赐了一件锦袍给官员家里。官员的两位母亲知道后,心中愧疚不已,一改过去的德行,从此真的礼让三分起来。
要平息两位母亲的纷争,最好的办法就是再有一件锦袍。这位官员借退还之名,行索求之实,改“争执不下”为“礼让不迭”,变家丑为母德,终使难题迎刃而解。
高明的文字游戏也被现代人运用得纯熟。著名画家俞仲林举办了一次个人画展,展出的那幅《牡丹图》被人买走了。过了两天,俞先生接到了一个陌生人打来的电话。对方在电话里说:“前些天我在您的画展上买了一幅画,能不能退掉?”俞先生问:“哪一幅?”对方答:“就是那幅《牡丹图》”接着他又说:“那幅图上有一朵牡丹花正好画在边沿上,似乎画得不怎么全,装裱过后看得见的更只有半朵了。人们都说这叫‘富贵不全’,不吉利。要么退货,要么减价,我总不能把‘富贵不全’挂在家里呀?”俞先生耐心地听完对方的叙述,然后故作惊讶地说:“我可没想到您叫它‘富贵不全’,我在动笔之前,是按着‘富贵无边’构思来作图的,您愿意退就退回来吧,我会把钱款悉数奉还。”对方一听:“原来是‘富贵无边’啊,不退了,不退了。”
牡丹图。东西还是同样的东西,改变的只是人们的看法。有时候千万别小看这说法上的改变,他改变了人们对于同一件事的不同看法,自然也会改变他人的认知与行为,使其跳出了自己的思维来看事情。
(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