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算是比较宅的一个人,但对于乘车出行倒还算喜欢,尤其是一个人出去。
坐公交的话,有位置最好,没位置也罢,不喜欢短程坐公交出行,会给人一种赶时间的感觉;较长一点的路比较喜欢。喜欢在公交车上观察一些人的举动,听一些人聊天交谈,对我来说好比看书,看书中一些人的生活,算是比较有意思的事了,倒没有印象深刻经历,但大多平凡的经历也让长途的出行不那么枯燥。
坐火车的话,大部分是和人同行,但也有不少次单独坐车。一个人不会在意乘车类型,12小时左右的行程相较于硬卧,更喜欢硬座,能看到更多的人,看到更多的生活。有两次印象较深的行程。
一次是去上海,硬座。坐车一般喜欢早早到候车室等,做任何事都会留有充足的时间,绝不至于匆匆忙忙赶路,我喜欢自在一点,看到红绿灯也不会赶一个绿灯,多等一个绿灯也很乐意。
那次也是较早到了候车室,时间有余,拿出kindle在看书,候车室有个女孩,忘记她在干嘛了,不过在我眼里算是比较突出,所以多注意了两眼。后来买了些水和零食,上了个厕所准备上车,看了下原来那个座位,人已不见。
在排队检票意外又发现她刚好在身前,也些许意外。检完票又不知道她去哪了,上车后发现她刚好在斜对面,或许这就是缘分吧。她上车也没多久,行李箱还没放上去,我本着助人为乐的态度帮她把行李箱放上去,中途也没多余的交流。
硬座的夜晚总是难熬,坐窗口的位置要稍微好些,恰好那次运气好,是窗口的座位。晚上依旧是用kindle看书,但光线不太好,也有车上环境的缘故,不能看的很投入。
我是个很擅打发时间的人,呆坐着什么都不干也能坐很久,在硬座上喜欢看窗外路灯,相较于公交车上夜晚路灯流转,火车上要慢些,看着窗外等从远方靠近,又从身边划过,光是这样,一晚上也能打发我好几个小时的时间。
但那一晚不一样,夜晚的窗户在室内开灯的情况下,有镜子的效果,她在斜对面,刚好能通过窗户看到她的身影,于是那一晚,她代替了路灯,帮我打发了相较于平常更多的时间,比看路灯来的美妙的多。对于这个场景,以我的文笔来描述,或许感受不到我的心情,川端康成在《雪国》一书中描绘的画面要美得多,但场景类似,总之,就是度过了一个相对美好的夜晚。
天亮车快到站时,帮忙拿下她的行李箱,也没多余的交流。临近终点站时,不少人已经下车,我对面的座位已经空了,她突然就坐了过来,开始和我聊些闲话,至于内容,我基本记不清了,只记得她去上海工作,再无别的印象了。
后来也没要微信之类的联系方式,算是一段邂逅了。
再是这一次,我回南昌,行李箱中主要装的是书,看了不少,等毕业再想办法送回家必是一件麻烦事,每次回去都会带上一些看过的书。书包中留有一本准备在车上看的书,春上村树的《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这本算是近期比较喜欢的一本书了,尤其喜欢后半段,冷酷仙境中男主从地下返回生活的一段内容。上车后看这一段内容,过道位置坐满了,我坐在我上铺对应的下铺空位上开始看起来。对面是个女生,在准备考研,在我看到一半的时候开始拿出政治题做了起来。
我看完那段内容后,开始主动和她交谈起来。发现不仅是校友,还同是江西人,闲聊途中,我座位上的女生也上车了,碰巧也是江西的,和我同级不同校,后续也加入我们的聊天,不知不觉就过去了挺久,车厢熄灯了还在聊,上车前缓存的电影也不需要看了,让长途的旅行充实许多。
不过依旧是没进一步交换联系方式之类的,我不擅长做这类事,也不准备做这类事。
旅途中聊天更多是为了让行程不再枯燥,倒没别的目的,有目的做某些事会让许多事都失去其原本的意义。
我的生活也这样,漫无目的,同时做些喜欢的事,自己乐在其中,这样就已经很美好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