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今年儿子中招的缘故吧!所以特别关注各地中招的方式。大概分为三种:
第一种:中招成绩出来后,按学生成绩从高到底依次录取。这像我记忆中的中招录取。因为我不记得考高中时报过志愿。个人感觉这很公平,够啥层次上啥层次的学校,原始却最公平,也不存在滑档和补录的问题。缺点是不能照顾到学生的意愿和特殊要求。
第二种:分数出来后报志愿。这像高考的模式。可以根据自己的分数去报自己心仪的学校,也不会出现高分低录的情况。缺点是可能由于志愿填报的集中和偏离,会出现有的学校报名人数过多,有的学校过少,会出现需要补录的情况。
第三种:中考前根据自己的成绩先报志愿。这像开盲盒,合乎当前的教育资源均衡的大背景。因为平时成绩和中招成绩毕竟不一样,有的超常发挥,有的发挥失常。这就导致有不少平时成绩不错的考生因为考场失利,去到了下一批次的学校,这样低批次学校就可以录到一些底子不错的生源。同样有些胆大的报个高志愿,中考又超常发挥,也可以去到一个高段位的学校。这样两两相抵,生源就会平衡一些,符合现在所谓的教育均衡原则。但对于学生来说,除了要有实力外,运气也占了不少成分。要不怎么说:七分考三分报呢?!个人认为这样的方式最鸡肋。毕竟高中不是义务教育,让同层次的孩子一起学习更有利于孩子的提升。
社会 分 层越来越严重,教育资源却要平均。真不知道这样的规则能坚持多久。
网友评论